抗菌人造石及其制备方法、建筑材料技术

技术编号:24591208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菌人造石及其制备方法、建筑材料,所述抗菌人造石包括A组分与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的原料:不饱和聚酯树脂、氢氧化铝、甲基丙烯酸甲酯、硅烷偶联剂、无机银系抗菌剂、色浆、促进剂、固化剂;所述B组分是色板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备的抗菌人造石具有优异的抗菌效果,通过采用无机银系抗菌剂制备的抗菌人造石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和稳定性,无毒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抗菌人造石的制备方法,采用无机银系抗菌剂并通过合理工艺条件可以保证抗菌剂完全分散均匀,从而确保在微观层面没有抗菌盲点,解决了现有人造石无法在持续保持良好抗菌效果的同时对人体无任何毒性的问题。

Antibacterial artificial ston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building materi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菌人造石及其制备方法、建筑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抗菌人造石及其制备方法、建筑材料。
技术介绍
人造石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其成分主要是树脂、铝粉、颜料和固化剂,在建筑装饰行业中有着广泛应用。通常,人造石分为树脂型人造石材、复合型人造石材、水泥型人造石材、烧结型人造石材。人造石类型不同,其成分也不尽相同。其中,树脂型人造石材是以不饱和聚脂树脂为胶结剂制备的人造石,产品光泽好、易于成型、颜色鲜艳丰富、可加工性强、装饰效果好,相比于不锈钢、陶瓷等传统建材,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目前市面上的人造石(尤其是树脂型人造石材)大部分没有抗菌效果,在医疗卫生台面、无菌台面等方面应用受限。部分厂家通过在人造石中添加有机抗菌剂或无机抗菌剂来增加抗菌效果。但是,一般的无机抗菌剂加入到树脂中会导致材料出现混浊现象,另一方面,有机抗菌剂虽然抗菌作用强,但对人和动物有一定毒性,对环境器具或衣服等有一定的污染,抗菌效果也只能维持较短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人造石及其制备方法、建筑材料,以解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人造石,包括A组分以及适量的B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不饱和聚酯树脂28-32份、氢氧化铝60-7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0.6-2.5份、硅烷偶联剂0. 1-0.2份、无机银系抗菌剂0.3-0.6份、色浆0.05-0.2份、促进剂0.1-0.3份、固化剂0.2-0.6份;所述B组分是色板颗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人造石,包括A组分以及适量的B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不饱和聚酯树脂28-32份、氢氧化铝60-7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0.6-2.5份、硅烷偶联剂0.1-0.2份、无机银系抗菌剂0.3-0.6份、色浆0.05-0.2份、促进剂0.1-0.3份、固化剂0.2-0.6份;所述B组分是色板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人造石,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板颗粒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色浆0-1份、不饱和聚酯树脂28-32份、氢氧化铝67-72份、硅烷偶联剂0.1-0.2份、无机银系抗菌剂0.3-0.6份、促进剂0.1-0.2份、固化剂0.4-0.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人造石,其特征在于,所述促进剂选自异辛酸钴或环烷酸钴;所述固化剂选自过氧化甲乙酮或过氧化环己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人造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人造石,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板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比例称量色浆、硅烷偶联剂及促进剂依次加入到不饱和聚酯树脂中,搅拌后按照比例加入氢氧化铝混合均匀,然后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雨严发祥陈小凤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戈兰迪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