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间歇性吸收式多能源制冷装置。众所周知,由于氟利昂会使保护地求免受太阳紫外线强列辐射的产品的决定,并已生效。限制使用氟利昂制冷剂,严重影响到我国电冰箱及有关制冷工业。目前,中国专利CN8520048625、CN862003547、CN8602077559、CN87205924、CN872013926等,该专利产品虽起到了制冷效果,但还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和局限性,所以到目前为止,均得不到广泛的开发和应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各种余、直热的热源,作为该装置的制冷动力,根据不同的供热方式及余热,配套不同几何形状、规格容积的移动式冷藏车、固定式冷藏箱、柜及单双眼灶具冰箱等,还可利用各种柴汽油运输机的余热配置随机使用的冷藏室。本技术的余、直热系列制冷装置,是由发生器、冷凝储液器、蒸发器盘管等装配焊接而成。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余、直热系列制冷装置结构原理图;图2为发生器结构原理图;图3为冷凝器结构原理图;图4为蒸发器盘管结构原理图;图5为冷凝器盘管结构原理图;图6为双眼灶余热冰箱结构原理图;图7为移动式冷藏车结构原理图;图8为移动式冷藏车侧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余、直热系列制冷装置,它包括发生器、冷凝储液器、蒸发器盘管,其特征在于:发生器4的出口处与冷凝器盘管7的入口处焊接,在焊接处装有单向阀3,冷凝器盘管7的出口处与冷凝储液器10焊接,冷凝储液器10内装输液管9,输液管9的出口处与蒸发储液器11焊接,蒸发器盘管14的下方焊接供液管12,供液管12的出口处与蒸发器盘管14的进口处焊接为一体,蒸发器盘管14的出口处与蒸发储液器11内的U型管19焊接,发生器中部装有排烟孔,下部装有辅助燃烧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近亦,王丽云,李生昱,
申请(专利权)人:王近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