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识别主动PoE及被动PoE的PD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9412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识别主动PoE及被动PoE的PD电源电路,包括被动PoE电路、主动PoE电路和PoE识别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自动识别主动PoE及被动PoE供电。

A PD power supply circuit for automatic recognition of active Poe and passive Po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识别主动PoE及被动PoE的PD电源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PD电源电路,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识别主动PoE及被动PoE的PD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PD应用主要有两种架构:1.主动设计方法;2.被动设计方法;两者技术差异较大,主动PoE符合IEEE802.3af/at/bt标准,供电电压为36~57V;被动PoE是将电源从注入器注入,不遵循相应的标准。为降低成本,在工业等供电的环境下,只要低于36V的供电电压,主动PoEPD就不能使用。目前带PD供电的产品,不能同时兼容主动PoE和36V以下被动PoE两种供电方式,特别在24V工业供电的环境下要求不改变产品的情况下需要被动PoE供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识别主动PoE及被动PoE的PD电源电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识别主动PoE及被动PoE的PD电源电路,包括换相电路、被动PoE电路、主动PoE电路和PoE识别电路,所述被动PoE电路、主动PoE电路分别与所述PoE识别电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识别主动PoE及被动PoE的PD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动PoE电路、主动PoE电路和PoE识别电路,所述被动PoE电路、主动PoE电路分别与所述PoE识别电路连接,所述PoE识别电路主要由二极管D3、二极管D6、电阻R3、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2、三极管Q4、继电器RL1、电容C2组成,所述电阻R6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被动PoE电路的输出端、主动PoE电路的输出端、二极管D3的阴极分别接电压输出端,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阻R6、二极管D3的阳极之间,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所述电容C2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于所述电阻R5、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识别主动PoE及被动PoE的PD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动PoE电路、主动PoE电路和PoE识别电路,所述被动PoE电路、主动PoE电路分别与所述PoE识别电路连接,所述PoE识别电路主要由二极管D3、二极管D6、电阻R3、电阻R5、电阻R6、三极管Q2、三极管Q4、继电器RL1、电容C2组成,所述电阻R6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所述被动PoE电路的输出端、主动PoE电路的输出端、二极管D3的阴极分别接电压输出端,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阻R6、二极管D3的阳极之间,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接所述电容C2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于所述电阻R5、电容C2之间,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电阻R3后接工作电压VDD,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电阻R3之间,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继电器RL1连接,所述主动PoE电路包括主动PoEPD芯片U1和分级电阻R2,所述分级电阻R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动PoEPD芯片U1的CLASS引脚,所述分级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RL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识别主动PoE及被动P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勋陈经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吉祥腾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