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氧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853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氧极板,氧极板设有空气流道,空气流道的进气端设有氢入口、空气入口和冷却液入口,空气流道的出气端设有氢出口、空气出口和冷却液出口,氢入口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氢出口的横截面面积,空气入口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空气出口的横截面面积。一方面,有利于增加流速,便于加快排出反应后产生的水;第二方面,避免空气出口流速过快,提高空气与氢气的转化效率;第三方面,避免了空气出口处氢气和空气压差过大的问题,提高电堆寿命。

A fuel cell oxygen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料电池氧极板
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氧极板。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反应装置,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零排放、无机械噪声等优点,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备受青睐。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采用固体聚合物膜作为电解质,具有结构简单、工作温度低等优点,作为移动电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韩国现代汽车公司等国际知名的汽车公司已经开发出以PEMFC为动力的量产化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或FCV)。每个PEMFC单电池由两个极板(一个氢极板和一个氧气板)以及夹在两个极板之间的膜电极组成。PEMFC的氢极板上设置有燃料流道,该燃料流道是燃料流动和传输的场所,燃料经由其而传输至阳极催化剂。PEMFC的氧极板上设置有氧化剂流道,该氧化剂流道是氧化剂(氧气或空气)流动和传输的场所,氧化剂经由其而到达阴极催化剂。借助于所述燃料流道和氧化剂流道,燃料和氧化剂可以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燃料电池内从而使燃料电池可以连续地输出电能。现有技术中在燃料电池产业化导入阶段中,转化效率尚待进一步提高,使用寿命延长、降低成本等成为诸多迫切急需解决的问题。燃料电池的研发、生产集聚多学科、多领域的尖端技术,任何在转化效率、使用寿命和降低成本方面的改进,都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有助于提高燃料电池转化效率、工作稳定性和电堆寿命的一种燃料电池氧极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氧极板,氧极板设有空气流道,所述空气流道的进气端设有氢入口、空气入口和冷却液入口,所述空气流道的出气端设有氢出口、空气出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氢入口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氢出口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空气入口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空气出口的横截面面积。可选的,所述空气流道包括反应区以及设置于反应区两端的进气分配区和出气分配区,所述进气分配区和出气分配区设有空气导流脊,所述空气导流脊由反应区分别向进气分配区的进气端中部和出气分配区的出气端中部延伸。可选的,所述反应区设有若干反应脊平行布置形成的若干沟槽。可选的,所述氧极板开设有巡检口。可选的,所述氧极板开设有定位孔。可选的,所述空气入口设置于氢入口和冷却液入口之间,所述空气出口设置于氢出口和冷却液之间。可选的,所述氧极板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沿所述空气流道、氢入口、空气入口和冷却液入口周边布置。实施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氧极板通过开设氢入口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氢出口的横截面面积,从而使氢气在氢出口的流量降低,有利于增加流速,便于加快排出反应后产生的水;第二方面,空气入口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空气出口的横截面面积,由于空气侧进出口压差较大,空气出口压力减小体积增大,因此,通过增大空气出口面积避免空气流速过快;第三方面,氧极板的空气入口和氢入口均设置在同侧,避免了空气出口处氢气和空气压差过大的问题,提高电堆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纵向局部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氧极板,2、空气流道,3、氢入口,4、空气入口,5、冷却液入口,6、氢出口,7、空气出口,8、冷却液出口,9、进气分配区,10、反应区,11、出气分配区,12、反应脊,13、空气导流脊,14、巡检口,15、定位孔,16、密封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考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氧极板1,氧极板1设有空气流道2,空气流道2的进气端设有氢入口3、空气入口4和冷却液入口5,空气流道2的出气端设有氢出口6、空气出口7和冷却液出口8,氢入口3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氢出口6的横截面面积,空气入口4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空气出口7的横截面面积。本技术的氧极板1通过开设氢入口3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氢出口6的横截面面积,从而使氢气在氢出口6的流量降低,有利于增加流速,便于加快排出反应后产生的水;第二方面,空气入口4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空气出口7的横截面面积,由于空气侧进出口压差较大,空气出口7压力减小体积增大,因此,通过增大空气出口7面积避免空气流速过快;第三方面,氢极板的空气入口4和氢入口3均设置在同侧,避免了空气出口7处氢气和空气压差过大的问题,提高电堆寿命。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空气流道2包括反应区10以及设置于反应区10两端的进气分配区9和出气分配区11,进气分配区9和出气分配区11设有空气导流脊13,空气导流脊13由反应区10分别向进气分配区9的进气端中部和出气分配区11的出气端中部延伸,使空气均匀进入反应区10,并使反应区10产生的生成物向同一方向聚集排出,提高反应的效率。参考图1和图2,其中,反应区10设有若干反应脊12平行布置形成的若干沟槽,加强进入反应区10后空气的导流作用,同时起到均匀分配空气的作用。参考图3,进一步的,进气分配区9和出气分配区11的深度大于反应区10的深度0.03-0.07mm,具体的,进气分配区9和出气分配区11的深度大于反应区10的深度0.05mm,即使进气分配区9和出气分配区11的深度与反应区10的深度差值H=0.05mm,氢气和空气在进入和离开反应区10后,在进气分配区9和出气分配区11有一定量的空气缓存,有利于电堆的低温启动。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氧极板1开设有巡检口14,便于进行氧极板1的电学性能测试。进一步的,氧极板1开设有定位孔15,便于氧极板1对位安装,提高安装的质量。另外,空气入口4设置于氢入口3和冷却液入口5之间,空气出口7设置于氢出口6和冷却液之间,优化空气侧流体分布,从而使燃料电池反应产生的电流分布更均匀。在本实施例中,氧极板1开设有密封槽16,密封槽16沿空气流道2、氢入口3、空气入口4和冷却液入口5周边布置,使氢气和空气与冷却液之间利用密封槽16进行隔离,保证燃料电池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综上,本技术的氧极板1通过开设氢入口3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氢出口6的横截面面积,从而使氢气在氢出口6的流量降低,有利于增加流速,便于加快排出反应后产生的水;第二方面,空气入口4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空气出口7的横截面面积,由于空气侧进出口压差较大,空气出口7压力减小体积增大,因此,通过增大空气出口7面积避免空气流速过快;第三方面,氢极板的空气入口4和氢入口3均设置在同侧,避免了空气出口7处氢气和空气压差过大的问题,提高电堆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氧极板,其特征在于,氧极板设有空气流道,所述空气流道的进气端设有氢入口、空气入口和冷却液入口,所述空气流道的出气端设有氢出口、空气出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氢入口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氢出口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空气入口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空气出口的横截面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氧极板,其特征在于,氧极板设有空气流道,所述空气流道的进气端设有氢入口、空气入口和冷却液入口,所述空气流道的出气端设有氢出口、空气出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氢入口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氢出口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空气入口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空气出口的横截面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氧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流道包括反应区以及设置于反应区两端的进气分配区和出气分配区,所述进气分配区和出气分配区设有空气导流脊,所述空气导流脊由反应区分别向进气分配区的进气端中部和出气分配区的出气端中部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铎霖黄振旭崔士涛孙驻江王继明熊承盛辛猛燕希强陈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