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击破损的铅酸蓄电池的外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8276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撞击破损的铅酸蓄电池的外壳体结构,包括有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有防撞装置,所述防撞装置包括有多个气囊,多个所述气囊的一侧均设有第一缓冲板,四个所述第一缓冲板的一侧均等间距连接有多个第一缓冲弹簧,多个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缓冲板,四个所述第二缓冲板的一侧等间距通过螺栓连接有多个导轨,每个所述导轨内的两端均固定有滑杆,每个所述滑杆的一端均贯穿滑动连接有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一侧均焊接有连杆,每个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均通过轴承连接有固定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定,通过设有防撞装置和缓冲装置,可以提高铅酸蓄电池外壳体的抗撞击性能和减震性能。

The shell structure of a lead-acid battery damaged by coll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撞击破损的铅酸蓄电池的外壳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
,主要涉及一种防撞击破损的铅酸蓄电池的外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蓄电池其外保护壳材质通常以塑料为主,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碰撞导致外保护壳破损后,会使得内部的硫酸液泄漏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为解决该问题现有的蓄电池生产商在生产蓄电池时通常都会配套加装塑壳用以保护蓄电池,而传统的塑壳结构较为简单,主要分为以下两种:1、采用较为简单的仅带有防护功能的材料做壳体,起不到防撞击的作用,防护性差;2、通过在塑壳与蓄电池外壳体之间添加缓冲材料。以上两种外壳体结构都存在着防撞击强度不够,缓冲效果较差,仍然存在着会因为意外碰撞导致蓄电池破损,从而不仅会带来经济损失,而且还会泄漏电解液等有害物质污染环境的危险。因此我们需要研制一种防撞击破损的铅酸蓄电池的外壳体结构,为蓄电池带来较好的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防撞击破损的铅酸蓄电池的外壳体结构,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击破损的铅酸蓄电池的外壳体结构,包括有外壳体(1)和内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与内壳体(2)之间设有防撞装置(5),所述防撞装置(5)包括有多个气囊(51),多个所述气囊(51)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壁上,多个所述气囊(51)远离所述外壳体(1)内侧壁的一侧均设有第一缓冲板(52),四个所述第一缓冲板(52)均与每个所述气囊(51)相接触,四个所述第一缓冲板(52)远离多个所述气囊(51)的一侧均等间距连接有多个第一缓冲弹簧(53),多个所述第一缓冲弹簧(53)远离所述第一缓冲板(5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缓冲板(54),四个所述第二缓冲板(54)远离多个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击破损的铅酸蓄电池的外壳体结构,包括有外壳体(1)和内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与内壳体(2)之间设有防撞装置(5),所述防撞装置(5)包括有多个气囊(51),多个所述气囊(51)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壁上,多个所述气囊(51)远离所述外壳体(1)内侧壁的一侧均设有第一缓冲板(52),四个所述第一缓冲板(52)均与每个所述气囊(51)相接触,四个所述第一缓冲板(52)远离多个所述气囊(51)的一侧均等间距连接有多个第一缓冲弹簧(53),多个所述第一缓冲弹簧(53)远离所述第一缓冲板(5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缓冲板(54),四个所述第二缓冲板(54)远离多个所述第一缓冲弹簧(53)的一侧等间距通过螺栓连接有多个导轨(58),每个所述导轨(58)内的两端均固定有滑杆(59),每个所述滑杆(59)的一端均贯穿滑动连接有滑块(57),每个所述滑块(57)的一侧均焊接有连杆(56),每个所述连杆(56)远离所述滑块(57)的一端均通过轴承连接有固定座(55),每个所述固定座(55)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内壳体(2)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击破损的铅酸蓄电池的外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的内部两端等间距设有多个隔板(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撞击破损的铅酸蓄电池的外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两侧外壁上均等间距设有多个加强筋(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燚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永恒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