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倾侧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71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倾侧开关,包括柱状外壳、第一堵头以及第二堵头,三者形成容置腔,容置腔内设置有电解质溶液、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沿柱状外壳的轴向相互隔开设置,第一导电环的外侧壁以及第二导电环的外侧壁均与柱状外壳的内侧壁贴合设置,在柱状外壳竖直设置且第一堵头位于顶端第二堵头位于底端的状态下,电解质溶液的液面位于第一导电环的下端面和第二导电环的上端面之间,液体倾侧开关还包括第一引出电极和第二引出电极。该液体倾侧开关使用安全性好,另外,由于是利用液体实现两导电环的导通,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闪断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提高液体倾侧开关的运输安全性和可靠性。

A liquid tilt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倾侧开关
本技术涉及重力开关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液体倾侧开关。
技术介绍
重力开关广泛应用于生活各处,例如电扇颠倒保护开关、台灯用开关、洗衣机振动传感开关等等。重力开关是控制电路通断的一种开关,市面上重力开关主要为水银开关与滚珠开关两种,价格低廉质量好。但是水银开关虽被应用各处,但由于本身材质问题,其安全污染问题不可避免,滚珠开关则会有闪断现象,无法保证电路接通效率与稳定工作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液体倾侧开关。为达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液体倾侧开关,包括两端敞开设置的柱状外壳、将所述柱状外壳的一端封堵的第一堵头以及将所述柱状外壳的另一端封堵的第二堵头,所述柱状外壳、所述第一堵头和所述第二堵头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电解质溶液、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所述第一导电环和所述第二导电环沿所述柱状外壳的轴向相互隔开设置,且所述第一导电环相较于所述第二导电环更靠近所述第一堵头设置,所述第一导电环的外侧壁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环的外侧壁均与所述柱状外壳的内侧壁贴合设置,所述电解质溶液的液位设置为,在所述柱状外壳竖直设置且所述第一堵头位于顶端所述第二堵头位于底端的状态下,所述电解质溶液的液面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环的下端面和所述第二导电环的上端面之间,所述液体倾侧开关还包括第一引出电极和第二引出电极,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环电连接,另一端露于所述液体倾侧开关的外部,所述第二引出电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环电连接,另一端露于所述液体倾侧开关的外部。优选地,所述第一堵头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穿过的第一过孔;和/或,所述第二堵头上设置有供第二引出电极穿过的第二过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环由铜箔胶带粘接于所述柱状外壳的内壁形成,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的一端与形成所述第一导电环的铜箔胶带拧接在一起;和/或,所述第二导电环由铜箔胶带粘接于所述柱状外壳的内壁形成,所述第二引出电极的一端与形成所述第二导电环的铜箔胶带拧接在一起。优选地,形成所述第一导电环的铜箔胶带的端头与所述第一引出电极拧接在一起,或者,铜箔胶带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粘接于所述柱状外壳的内壁以形成所述第一导电环,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引出电极拧接在一起并与所述第一引出电极一起穿入所述第一过孔;形成所述第二导电环的铜箔胶带的端头与所述第二引出电极拧接在一起,或者,铜箔胶带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粘接于所述柱状外壳的内壁以形成所述第二导电环,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引出电极拧接在一起并与所述第二引出电极一起穿入所述第二过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环的靠近所述第一堵头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堵头相贴合;和/或,所述第二导电环的靠近所述第二堵头的一端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堵头相贴合。优选地,所述第一堵头包括第一插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插入部相连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插入部插入所述柱状外壳,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柱状外壳的端面抵靠;所述第二堵头包括第二插入部以及与所述第二插入部相连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插入部插入所述柱状外壳,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柱状外壳的端面抵靠。优选地,所述第一堵头与所述第二堵头相对所述柱状外壳的中心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导电环和所述第二导电环相对所述柱状外壳的中心面对称设置,所述柱状外壳的中心面为经过所述柱状外壳的轴向中心并与所述柱状外壳的轴线垂直的面。优选地,所述第一堵头和/或第二堵头为弹性材料件,并与所述柱状外壳为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柱状外壳为亚克力管。优选地,所述第一堵头与所述柱状外壳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堵头与所述柱状外壳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液体倾侧开关在柱状外壳、第一堵头和第二堵头形成的容置腔内设置电解质溶液、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并且在竖直状态下,电解质溶液的液面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环的下端面和所述第二导电环的上端面之间,如此,在竖直状态下,第一导电环与第二导电环不导通,相当于液体倾侧开关断开,当液体倾侧开关倾斜至一定角度时,电解质溶液会将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导通,相当于液体倾侧开关接通。这种结构的液体倾侧开关使用安全性好,另外,由于是利用液体实现两导电环的导通,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闪断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开关的使用可靠性,另一方面即使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振动,也只会引起电解质溶液的少量飞溅,而不会导致第一导电环与第二导电环的误接通,从而进一步提高液体倾侧开关的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示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液体倾侧开关的纵剖视图。图中,1、柱状外壳;2、第一堵头;21、第一插入部;22、第一限位部;3、第二堵头;31、第二插入部;32、第二限位部;4、第一导电环;5、第二导电环;6、电解质溶液;7、第一引出电极;8、第二引出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技术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为了避免混淆本技术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并没有详细叙述。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体倾侧开关,如图1所示,其包括两端敞开设置的柱状外壳1、将柱状外壳1的一端封堵的第一堵头2以及将柱状外壳1的另一端封堵的第二堵头3,如此,柱状外壳1、第一堵头2和第二堵头3共同围成一密闭的容置腔,在容置腔内设置有电解质溶液6、第一导电环4和第二导电环5。其中,第一导电环4和第二导电环5沿柱状外壳1的轴向相互隔开设置,优选地,第一导电环4、第二导电环5与柱状外壳1的轴线重合,第一导电环4相较于第二导电环5更靠近第一堵头2设置,即沿柱状外壳1的轴向,第一堵头2、第一导电环4、第二导电环5、第二堵头3依次排列设置且第一导电环4与第二导电环5之间具有间隔。第一导电环4的外侧壁以及第二导电环5的外侧壁均与柱状外壳1的内侧壁贴合设置,电解质溶液6的液位设置为,在柱状外壳1竖直设置且第一堵头2位于顶端第二堵头3位于底端的状态下(参考图1所示的状态),电解质溶液6的液面位于第一导电环4的下端面和第二导电环5的上端面之间,如此,在竖直状态下,第一导电环4与第二导电环5不导通,相当于液体倾侧开关断开,当液体倾侧开关倾斜至一定角度时,电解质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倾侧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敞开设置的柱状外壳、将所述柱状外壳的一端封堵的第一堵头以及将所述柱状外壳的另一端封堵的第二堵头,所述柱状外壳、所述第一堵头和所述第二堵头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电解质溶液、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所述第一导电环和所述第二导电环沿所述柱状外壳的轴向相互隔开设置,且所述第一导电环相较于所述第二导电环更靠近所述第一堵头设置,所述第一导电环的外侧壁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环的外侧壁均与所述柱状外壳的内侧壁贴合设置,所述电解质溶液的液位设置为,在所述柱状外壳竖直设置且所述第一堵头位于顶端、所述第二堵头位于底端的状态下,所述电解质溶液的液面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环的下端面和所述第二导电环的上端面之间,所述液体倾侧开关还包括第一引出电极和第二引出电极,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环电连接,另一端露于所述液体倾侧开关的外部,所述第二引出电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环电连接,另一端露于所述液体倾侧开关的外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倾侧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敞开设置的柱状外壳、将所述柱状外壳的一端封堵的第一堵头以及将所述柱状外壳的另一端封堵的第二堵头,所述柱状外壳、所述第一堵头和所述第二堵头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电解质溶液、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所述第一导电环和所述第二导电环沿所述柱状外壳的轴向相互隔开设置,且所述第一导电环相较于所述第二导电环更靠近所述第一堵头设置,所述第一导电环的外侧壁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环的外侧壁均与所述柱状外壳的内侧壁贴合设置,所述电解质溶液的液位设置为,在所述柱状外壳竖直设置且所述第一堵头位于顶端、所述第二堵头位于底端的状态下,所述电解质溶液的液面位于所述第一导电环的下端面和所述第二导电环的上端面之间,所述液体倾侧开关还包括第一引出电极和第二引出电极,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环电连接,另一端露于所述液体倾侧开关的外部,所述第二引出电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环电连接,另一端露于所述液体倾侧开关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倾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堵头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穿过的第一过孔;和/或,
所述第二堵头上设置有供第二引出电极穿过的第二过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倾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环由铜箔胶带粘接于所述柱状外壳的内壁形成,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的一端与形成所述第一导电环的铜箔胶带拧接在一起;和/或,
所述第二导电环由铜箔胶带粘接于所述柱状外壳的内壁形成,所述第二引出电极的一端与形成所述第二导电环的铜箔胶带拧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倾侧开关,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导电环的铜箔胶带的端头与所述第一引出电极拧接在一起,或者,铜箔胶带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粘接于所述柱状外壳的内壁以形成所述第一导电环,另一部分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乐李旭张骞月张潇雨孙可欣李智张美丽李瑾璞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