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车用软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56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急车用软电缆,包括组合导体,由内至外依次包裹在组合导体外的绝缘屏蔽层、屏蔽加强层和护套,以及分别设置在电缆两端的快速插头;所述护套表面嵌设有与护套颜色不同的分相色带;所述护套厚度为2.5~3.5mm;所述分相色带宽度为8~15mm,厚度为0.5~1.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抗拉抗扭转性能、阻燃性能、耐磨性能和屏蔽性能均十分优异,电缆表面设有分相色带,能够快速方便有效地区分电缆,不易混淆,同时电缆两端还设有快速插头,能够在应急车需要时快速与应急车上的插头相接投入使用,十分方便可靠。

A kind of emergency vehicle flexible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车用软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尤其涉及一种应急车用软电缆。
技术介绍
用于电网抢修、野外作业、野外照明的应急充电车和应急发电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对电缆有诸如卷盘、颜色分相、阻燃等要求,现有电缆不能很好地满足应急车的要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使用方便,生产简单的应急车用软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性能好的应急车用软电缆。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急车用软电缆,包括组合导体,由内至外依次包裹在组合导体外的绝缘屏蔽层、屏蔽加强层和护套,以及分别设置在电缆两端的快速插头;所述护套表面嵌设有与护套颜色不同的分相色带;所述护套厚度为2.5~3.5mm;所述分相色带宽度为8~15mm,厚度为0.5~1.0mm。所述组合导体包括七股中股导线束;所述中股导线束包括钢芯以及绞合在钢芯外的6根小股导线束;所述小股导线束束绞节径比20~24,中股导线束绞合控制节径比16~18,组合导体绞合控制节径比14~16。所述绝缘屏蔽层包括内屏蔽层、绝缘层和外屏蔽层;采用三层共挤硫化工艺挤出。所述绝缘层厚度≥4.5mm,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内屏蔽层厚度0.6~0.8mm,外屏蔽层厚度0.6~1.0mm。屏蔽加强层由镀锡铜丝和芳纶丝混编而成;编织密度≥85%,芳纶丝采用300旦,编织角45~55°。所述护套采用氯丁和氯化聚乙烯混合橡胶,其中氯丁和氯化聚乙烯橡胶比例为1:1,并加入有炭黑,增强了抗老化、防静电、和耐磨性能。<br>所述快速插头包括公插头和母插头;所述公插头内设有插孔;所述母插头内设有插针;所述公插头和母插头内均设有与屏蔽加强层电连接的接地金属极;所述公插头和母插头尾部均设有固定电缆的螺母。用于生产本技术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绞合组合导体;S2:在组合导体外挤出绝缘屏蔽层;S3:在绝缘屏蔽层屏蔽外编织屏蔽加强层;S4:在屏蔽加强层外挤出护套;所述护套表面嵌设有分相色带;所述护套与分相色带采用双色挤出机共同挤出及硫化;S5:在电缆两端安装快速插头。所述S1中,将导线束丝成小股导线束,束绞节径比20~24;以1根钢芯+6根小股导线束的结构绞合成中股导线束,节径比16~18;所述中股导线束外绕包有半导电包带;以1+6的结构将七根中股导线束绞合成组合导体,节径比14~16。所述S2中,绝缘屏蔽层采用三层共挤硫化工艺生产。所述S3中,采用镀锡铜丝和芳纶丝混编工艺制作屏蔽加强层,总编织密度≥85%,芳纶丝密度300旦,采用24或32锭编织机,编织角45~55°。所述S4中,挤出温度70~80℃,护套与分相色带在挤出后共同硫化,蒸汽硫化压力8~10bar,硫化温度160~180℃,生产速率7~9m/min。所述S5中,安装快速插头的步骤为:将电缆两端分别剥离出3~5cm的组合导体和屏蔽加强层;将组合导体与插针和插孔电连接,将屏蔽加强层与接地金属极电连接。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分相色带厚度小,嵌入厚度合适的护套,对护套性能影响小,有利于抗拉抗扭转性能,延长电缆使用寿命,电缆表面设有分相色带,能够快速方便有效地区分电缆,不易混淆,同时电缆两端还设有快速插头,能够在应急车需要时快速与应急车上的插头相接投入使用,十分方便可靠。(2)本技术的导体采用小股导线束束绞、中股导线束复绞、组合导体再复绞的结构绞合而成而且中股导线束的中心还设有钢芯,加强了组合导体的抗拉抗扭转性能,增加了圆整度,减少了电缆外径,小股导线束外绕包有半导电包带,使复绞更容易,紧密度更好,复绞效果好。(3)本技术的快速插头尾部设有固定电缆的螺母,固定效果好,拆接方便,大大方便了电缆的使用和更换,同时将屏蔽加强层接地,能够加强电缆的屏蔽性能。(4)本技术的绝缘屏蔽层采用三层共挤硫化工艺,加强了绝缘屏蔽层的光滑度和紧密性,增强了电缆的抗拉抗扭转性能。(5)本技术的屏蔽加强层有镀锡铜丝和芳纶丝混编而成,增加了屏蔽加强层的物理强度和弹性,进一步增加了电缆的抗拉抗扭转性能。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电缆的横向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缆的纵向截面示意图。附图中标号为:组合导体1,钢芯1-1,小股导线束1-2;绝缘屏蔽层2,内屏蔽层2-1,绝缘层2-2,外屏蔽层2-3;屏蔽加强层3;护套4,分相色带4-1;快速插头5,公插头5-1,母插头5-2,插孔5-3,插针5-4。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应急车用软电缆,包括组合导体1,由内至外依次包裹在组合导体1外的绝缘屏蔽层2、屏蔽加强层3和护套4,以及分别设置在电缆两端的快速插头5。护套4表面嵌设有与护套颜色不同的分相色带4-1。组合导体1包括七股中股导线束。中股导线束包括钢芯1-1以及绞合在钢芯1-1外的6根小股导线束1-2。小股导线束1-2束绞节径比20~24,中股导线束绞合控制节径比16~18,组合导体1绞合控制节径比14~16。电缆的节径比合适,导体结构稳定性高,不易松散,适合在卷绕场合使用。为了加强电缆性能,绝缘屏蔽层2包括内屏蔽层2-1、绝缘层2-2和外屏蔽层2-3。采用三层共挤硫化工艺挤出,能够提高内屏蔽层2-1、绝缘层2-2和外屏蔽层2-3的光滑性和紧密度,增强电缆抗拉、屏蔽性能。为了进一步提升电缆性能,绝缘层2-2厚度≥4.5mm,采用三元乙丙橡胶,抗拉性能和阻电性能优异,低温下依然能保证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内屏蔽层2-1厚度0.6~0.8mm,外屏蔽层2-3厚度0.6~1.0mm。绝缘层2-2厚度满足电缆的耐压要求,内屏蔽层2-1和外屏蔽层2-3均衡电场,耐压试验可达到39kV/5min。为了进一步提升电缆的屏蔽性能,屏蔽加强层3由镀锡铜丝和芳纶丝混编而成。编织密度≥85%,芳纶丝采用300旦,编织角45~55°。为了进一步提升电缆的抗拉抗扭转、阻电阻燃和耐磨性能,护套4厚度2.5~3.5mm,采用氯丁和氯化聚乙烯混合橡胶,其中氯丁和氯化聚乙烯橡胶比例为1:1,并加入有炭黑,增强了抗老化、防静电、和耐磨性能。分相色带4-1宽度为8~15mm,厚度为0.5~1.0mm。氯丁橡胶机械性、耐低温,弹性,耐油等性能优异,但生产时容易焦烧;氯化聚乙烯橡胶,价格便宜,耐侯性、耐臭氧、耐化学药品性及加工性能优异,通过复合材料能综合两种材料的性能,解决加工性能的问题,降低材料成本。为了加强电缆的使用便利性,方便在应急车用环境下快速安装使用,设有快速插头5,快速插头5包括公插头5-1和母插头5-2。公插头5-1内设有插孔5-3。母插头5-2内设有插针5-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急车用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导体(1),由内至外依次包裹在组合导体(1)外的绝缘屏蔽层(2)、屏蔽加强层(3)和护套(4),以及分别设置在电缆两端的快速插头(5);所述护套(4)表面嵌设有分相色带(4-1);所述护套(4)厚度为2.5~3.5mm;所述分相色带(4-1)宽度为8~15mm,厚度为0.5~1.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车用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导体(1),由内至外依次包裹在组合导体(1)外的绝缘屏蔽层(2)、屏蔽加强层(3)和护套(4),以及分别设置在电缆两端的快速插头(5);所述护套(4)表面嵌设有分相色带(4-1);所述护套(4)厚度为2.5~3.5mm;所述分相色带(4-1)宽度为8~15mm,厚度为0.5~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车用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插头(5)包括公插头(5-1)和母插头(5-2);所述公插头(5-1)内设有插孔(5-3);所述母插头(5-2)内设有插针(5-4);所述公插头(5-1)和母插头(5-2)尾部均设有固定电缆的螺母(5-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急车用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插头(5-1)和母插头(5-2)内均设有与屏蔽加强层(3)电连接的接地金属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涛陈静胡清平陈兴武谢志滨张宇鸥王东元刘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远东电缆有限公司新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远东复合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