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五面复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490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材五面复合设备,包括沿着板材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一次复合装置、跟踪切割装置、转向输送机、四角定位裁切装置以及二次复合装置。一次复合装置将饰面材料贴合在板材表面并压合到板材的两个侧面,跟踪切割装置在裁切板材料尾的饰面材料将板材与生产线后方的板材,转向输送机将板材从纵向输送转换为横向输送,四角定位裁切装置定位切除板材两侧超出板材长度的多余的饰面材料,二次复合装置将板材端部的饰面材料辊压到板材端面上。二次复合装置包括机架、传送辊、设置于机架进料端两侧的二次加热装置及端部辊压装置,二次加热装置分别朝向板材两端部加热饰面材料,端部辊压装置将板材两端的饰面材料与板材端面辊压贴合。

A kind of composite equipment with five sides for sheet met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材五面复合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板材生产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板材五面复合设备。
技术介绍
建筑或家具用板材如木板、石膏板的加工过程通常会对板材进行贴膜加工,以提高板材的性能使板材防潮、防水、防火,阻燃、耐高温、提高抗形变能力等,还可以使板材更加美观。但是板材的贴膜生产的过程较为繁琐复杂难以实现完全自动化生产,很多操作需要人工辅助完成,这意味着贴膜过程难以连续生产需要多次停止生产线进行人工干预,导致生产周期长、成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而且板材与饰面材料复合过程可能会出现位置偏差,导致贴膜效果不佳,饰面材料在板材表面形成褶皱影响板材质量,饰面材料与板材压合过程施力难以控制可能会损伤板材表面使板材成为废板。而且,现在的板材贴膜加工均是将饰面材料贴在板材的装饰面以及两侧侧面,但是这种贴膜方式生产出的板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相邻板材接缝处不够美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板材五面复合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板材五面复合设备,包括沿着板材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一次复合装置、跟踪切割装置、转向输送机、四角定位裁切装置以及二次复合装置;一次复合装置将饰面材料贴合在板材表面并压合到板材的两个侧面,跟踪切割装置在裁切板材料尾的饰面材料将板材与生产线后方的板材分开并在板材料尾预留出预定长度,转向输送机将板材从纵向输送转换为横向输送后将板材送入四角定位裁切装置,四角定位裁切装置定位切除板材两侧超出板材长度的多余的饰面材料后,二次复合装置将板材端部的饰面材料辊压到板材端面上;其中,二次复合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的传送辊、分别设置于机架进料端两侧的二组二次加热装置以及设置于机架两侧的端部辊压装置,二次加热装置分别朝向板材两端部加热饰面材料,端部辊压装置将板材两端的饰面材料与板材端面辊压贴合。可选择地,端部辊压装置包括分别设置于机架两侧的两组辊压轮组,每组辊压轮组包括沿着板材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2~5个顶端折边辊压轮、10~25个端面辊压轮、2~5个底端折边辊压轮以及5~10个底面辊压轮,顶端折边辊压轮与水平面成第一预定角度倾斜,板材经过顶端折边辊压轮,板材两侧的饰面材料向下压折至板材端面,端面辊压轮沿着板材输送方向在板材端面上依次从上到下顺序排列将饰面材料辊压贴合在板材端面上,底端折边辊压轮与水平面成第二预定角度倾斜将板材两端超出板材厚度的饰面材料折压至板材底面,底面辊压轮沿着板材输送方向依次顺序从板材底面外侧向内排列将折压至底面的饰面材料辊压贴合在板材底面上,其中,第一预定角度为30°~60°,第二预定角度为30°~60°。可选择地,沿着板材输送方向顶端折边辊压轮与板材上表面的夹角自30°~60°递增,沿着板材输送方向底端折边辊压轮与板材下表面的夹角自60°~30°递减。可选择地,一次复合装置包括:前传送履带、后传送履带、设置于前传送履带和后传送履带的中间交接处的压合装置、设置于压合装置上方的开卷送膜装置以及邻近开卷送膜装置设置以将热熔胶涂敷在饰面材料表面的刮胶装置,后传送履带两侧设置有两组侧面辊压轮组,每组侧面辊压轮组包括沿着板材输送方向设置的上辊压轮、上折边辊压轮、侧面辊压轮、下折边辊压轮以及下辊压轮;上折边辊压轮与板材上表面呈第三夹角倾斜设置,下折边辊压轮与板材下表面呈第四夹角倾斜设置;板材进入前输送履带,来自开卷送膜装置的涂覆有热熔胶的饰面材料贴到板材上表面与板材共同进入压合装置,压合装置将饰面材料压合到板材上表面,板材进入后传送履带,经由侧面辊压轮组将板材侧面的饰面材料辊压到板材侧面并将长度超过板材厚度的饰面材料折压到板材底面,完成一次复合。可选择地,第三预定角度为30°~60°,第四预定角度为30°~60°,沿着板材输送方向上折边辊压轮与板材上表面的夹角自30°~60°递增,沿着板材输送方向下折边辊压轮与板材下表面的夹角自60°~30°递减。可选择地,后传送履带的进料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次切膜机构以及与一次切膜机构信号连接的一次切膜光电检测开关;一次切膜机构包括切割定位滚轮、设置于切割定位滚轮上方朝向切割定位滚轮设置的刀片以及与刀片驱动连接的翻转气缸;后传送履带上的一次切膜机构根据板材宽度设置,板材进入后传送履带,板材的侧面贴着切割定位滚轮向前传送;一次切膜光电检测开关与一次切膜机构的驱动气缸信号连接,一次切膜光电检测开关用于检测板材信号并将板材信号发送给翻转气缸,翻转气缸接收不到板材信号向下转动,刀片切割板材料尾与下一块板材料头相连的饰面材料,将饰面材料切割成与板材等宽;翻转气缸接收到板材信号向上转动,刀片抬起。可选择地,跟踪切割装置包括输送机以及设置于输送机上的跟踪切断机;跟踪切断机包括导轨、升降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的裁切气缸、与裁切气缸连接的刀片以及与导轨连接的驱动气缸,导轨与输送机的输送方向呈预定角度横跨输送机设置于输送机上方,升降机构设置在导轨中,裁切气缸驱动升降机构上下升降进而调节刀片距离输送机的高度,驱动气缸设置于导轨一端与导轨驱动连接以驱动导轨滑动进而带动升降机构在导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移动。可选择地,转向输送机包括传送机架、平行设置于传送机架上的若干输送辊、转向光电检测开关、升降平台、以及转向输送机构,转向输送机构包括支撑底座、支架以及设置于支架上的若干输送皮带,升降平台设置于机架下方,支撑底座设置于升降平台上,支架设置于支撑底座上、支架顶端上安装有若干组输送皮带,输送皮带与输送辊平行并与驱动电机连接;转向光电检测开关设置于机架一侧与转向输送机构信号连接,转向光电检测开关检测到板材进入转向输送机控制输送辊定位停止,输送辊停止后每根输送皮带位于相邻的两根输送辊之间,转向光电检测开关向转向输送机构发送转向信号,升降平台上升使得输送皮带从输送辊之间的间隙升起并托起输送辊上的板材,驱动电机驱动输送皮带传动,输送皮带的传送方向与输送辊的传送方向垂直,输送皮带将板材输送至四角裁切装置。可选择地,四角定位裁切装置,包括定位输送机、分别设置于定位输送机的四个顶角的四角切膜机构、设置于定位输送机上的光电检测开关以及电控单元,电控单元分别与定位输送机、四角切膜机构、光电检测开关信号连接;四角切膜机构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定位块一、定位块二以及裁切刀片,定位块一包括端面定位面,定位块二包括侧面定位面以及裁切定位面,定位块一的端面定位面与定位块二的侧面定位面垂直、与定位块二的裁切定位面在同一平面上,裁切刀片贴靠定位块二的裁切定位面设置,裁切刀片与裁切气缸连接在裁切气缸的驱动下沿着裁切定位面向前或向后移动;光电检测开关检测到板材进入定位输送机向电控单元发送检测信号,电控单元向定位输送机发送停止指令同时向四角切膜机构发送裁切指令,定位输送机定位停止后,四角切膜机构的定位块一的端面定位面抵靠在板材端面,定位块二的侧面定位面抵靠在板材侧面,裁切气缸驱动裁切刀片沿着定位块二的裁切定位面向前行走裁切板材侧面多余的饰面材料以及被折压到板材底面的多余的饰面材料,裁切刀片触碰到定位块一后裁切完成。可选择地,每组二次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材五面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板材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一次复合装置(100)、跟踪切割装置(200)、转向输送机(03)、四角定位裁切装置(400)以及二次复合装置(500);所述一次复合装置(100)将饰面材料贴合在板材表面并压合到板材的两个侧面,所述跟踪切割装置(200)在裁切板材料尾的饰面材料将板材与生产线后方的板材分开并在板材料尾预留出预定长度,所述转向输送机(03)将板材从纵向输送转换为横向输送后将板材送入所述四角定位裁切装置(400),所述四角定位裁切装置(400)定位切除板材两侧超出板材长度的多余的饰面材料后,所述二次复合装置(500)将板材端部的饰面材料辊压到板材端面上;/n其中,所述二次复合装置(500)包括机架(510)、设置于所述机架(510)上的传送辊(520)、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510)进料端两侧的二组二次加热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510)两侧的端部辊压装置(540),所述二次加热装置分别朝向板材两端部加热饰面材料,所述端部辊压装置(540)将板材两端的饰面材料与板材端面辊压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五面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板材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一次复合装置(100)、跟踪切割装置(200)、转向输送机(03)、四角定位裁切装置(400)以及二次复合装置(500);所述一次复合装置(100)将饰面材料贴合在板材表面并压合到板材的两个侧面,所述跟踪切割装置(200)在裁切板材料尾的饰面材料将板材与生产线后方的板材分开并在板材料尾预留出预定长度,所述转向输送机(03)将板材从纵向输送转换为横向输送后将板材送入所述四角定位裁切装置(400),所述四角定位裁切装置(400)定位切除板材两侧超出板材长度的多余的饰面材料后,所述二次复合装置(500)将板材端部的饰面材料辊压到板材端面上;
其中,所述二次复合装置(500)包括机架(510)、设置于所述机架(510)上的传送辊(520)、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510)进料端两侧的二组二次加热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机架(510)两侧的端部辊压装置(540),所述二次加热装置分别朝向板材两端部加热饰面材料,所述端部辊压装置(540)将板材两端的饰面材料与板材端面辊压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材五面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辊压装置(540)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510)两侧的两组辊压轮组,每组所述辊压轮组包括沿着板材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2~5个顶端折边辊压轮(541)、10~25个端面辊压轮(542)、2~5个底端折边辊压轮(543)以及5~10个底面辊压轮(544),所述顶端折边辊压轮(541)与水平面成第一预定角度倾斜,板材经过所述顶端折边辊(541)压轮,板材两侧的饰面材料向下压折至板材端面,所述端面辊压轮(542)沿着板材输送方向在板材端面上依次从上到下顺序排列将饰面材料辊压贴合在板材端面上,所述底端折边辊压轮(543)与水平面成第二预定角度倾斜将板材两端超出板材厚度的饰面材料折压至板材底面,所述底面辊压轮(544)沿着板材输送方向依次顺序从板材底面外侧向内排列将折压至底面的饰面材料辊压贴合在板材底面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材五面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角度为30°~60°,所述第二预定角度为30°~60°,沿着板材输送方向所述顶端折边辊压轮(541)与所述板材上表面的的夹角自30°~60°递增,沿着板材输送方向所述底端折边辊压轮(543)与所述板材下表面的夹角自60°~30°递减。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板材五面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复合装置(100)包括:前传送履带(110)、后传送履带(150)、设置于所述前传送履带(110)和所述后传送履带(150)的中间交接处的压合装置(120)、设置于所述压合装置(120)上方的开卷送膜装置(130)以及邻近所述开卷送膜装置(130)设置以将热熔胶涂敷在饰面材料表面的刮胶装置(140),所述后传送履带(150)两侧设置有两组侧面辊压轮组(160),每组所述侧面辊压轮组(160)包括沿着板材输送方向设置的上辊压轮(161)、上折边辊压轮(162)、侧面辊压轮(163)、下折边辊压轮(164)以及下辊压轮(165);所述上折边辊压轮(162)与板材上表面呈第三夹角倾斜设置,所述下折边辊压轮(164)与板材下表面呈第四夹角倾斜设置;板材进入所述前输送履带(110),来自所述开卷送膜装置(130)的涂覆有热熔胶的饰面材料贴到板材上表面与板材共同进入压合装置(120),所述压合装置(120)将饰面材料压合到板材上表面,板材进入后传送履带(150),经由侧面辊压轮组(160)将板材侧面的饰面材料辊压到板材侧面并将长度超过板材厚度的饰面材料折压到板材底面,完成一次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材五面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定角度为30°~60°,所述第四预定角度为30°~60°,沿着板材输送方向所述上折边辊压轮(162)与所述板材上表面的夹角自30°~60°递增,沿着板材输送方向所述下折边辊压轮(164)与所述板材下表面的夹角自60°~30°递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材五面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传送履带(150)的进料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次切膜机构(600)以及与所述一次切膜机构(600)信号连接的一次切膜光电检测开关(700);所述一次切膜机构(600)包括切割定位滚轮(660)、设置于所述切割定位滚轮(660)上方朝向所述切割定位滚轮(660)设置的刀片(670)以及与所述刀片(670)驱动连接的翻转气缸(680);所述后传送履带(150)上的所述一次切膜机构(600)根据板材宽度设置,板材进入所述后传送履带(150),板材的侧面贴着所述切割定位滚轮(680)向前传送;
所述一次切膜光电检测开关(700)与所述一次切膜机构(600)的驱动气缸(680)信号连接,所述一次切膜光电检测开关(700)用于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兵杨正波董占波白纪新王洪波赵云峰汪艳林孙国旗方祥文谢辉奕陈法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中建材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