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484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不易产生膜表面白化而具有良好外观及视觉辨认性的、包含基于聚酰亚胺系高分子的透明树脂膜的层叠体。该层叠体包含透明树脂膜和贴合在透明树脂膜至少一个面的保护膜,透明树脂膜包含选自聚酰亚胺、聚酰胺及聚酰胺酰亚胺中的至少1种及1种以上溶剂,通过流延法用前述1种以上溶剂制造,前述1种以上溶剂中沸点最高的溶剂的沸点为120~300℃,透明树脂膜的残留溶剂量S(质量%)与保护膜的低分子成分量W(%)满足关系式(1),W为0.33以下,残留溶剂量S作为基于热重‑差热测定的从120℃至250℃的质量减少率算出,低分子成分量W定义为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以140℃的测定温度测得的图谱中的Log M为2.82至3.32的面积相对于总面积的比例。S×W≤4.7 (1)。

Stromatol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叠体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2月12日、专利技术名称为“层叠体”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1910111874.7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层叠体。
技术介绍
近年来,伴随着各种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器的薄型化、轻质化及柔性化等,作为代替以往使用的玻璃的材料,广泛利用了基于聚酰亚胺、聚酰胺等高分子的透明树脂膜。作为这样的透明树脂膜的制造方法之一,已知流延法(溶液流延法)。流延法中,通常将包含被溶解在溶剂中的聚酰亚胺等高分子的清漆涂布于支承基材上而进行制膜,将制成的膜从支承基材剥离后,通过干燥将溶剂除去,由此能连续地成型树脂膜。在经制膜而得到的透明树脂膜的表面上适当层叠可剥离的保护膜,从而实现对膜表面的保护(专利文献1~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0831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21412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8779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树脂膜中存在溶剂的情况下,保护膜中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层叠体,其是包含透明树脂膜和被贴合在所述透明树脂膜的至少一个面上的保护膜而成的层叠体,所述透明树脂膜包含1种以上的溶剂及选自由聚酰亚胺、聚酰胺及聚酰胺酰亚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而成,是通过流延法使用所述1种以上的溶剂制造的,其中,/n所述1种以上的溶剂中沸点最高的溶剂的沸点为120~300℃,/n所述透明树脂膜的残留溶剂量S(质量%)与所述保护膜的低分子成分量W(%)满足关系式(1),所述残留溶剂量S是作为通过热重-差热(TG-DTA)测定得到的从120℃至250℃的质量减少率而算出的,所述低分子成分量W定义为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以140℃的测定温度测得的图谱中的Log M为2.82至3.3...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14 JP 2018-024551;20180628 JP 2018-123274;201.层叠体,其是包含透明树脂膜和被贴合在所述透明树脂膜的至少一个面上的保护膜而成的层叠体,所述透明树脂膜包含1种以上的溶剂及选自由聚酰亚胺、聚酰胺及聚酰胺酰亚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而成,是通过流延法使用所述1种以上的溶剂制造的,其中,
所述1种以上的溶剂中沸点最高的溶剂的沸点为120~300℃,
所述透明树脂膜的残留溶剂量S(质量%)与所述保护膜的低分子成分量W(%)满足关系式(1),所述残留溶剂量S是作为通过热重-差热(TG-DTA)测定得到的从120℃至250℃的质量减少率而算出的,所述低分子成分量W定义为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以140℃的测定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泽真义大松一喜福井仁之岸田明子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