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全时空棉纺织物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8480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全时空棉纺织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棉纤维40‑55份、玻璃纤维10‑20份、竹纤维20‑25份、苎麻纤维15‑25份、超细纤维25‑30份;该纺织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面料A制备、面料B制备、面料C制备、混合、坯布上浆以及染色,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布料上浆装置,包括浆液槽,设置在浆液槽内的过滤机构,设置在浆液槽上端口的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上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时空棉纺织物,不仅质地柔软,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舒适性以及透气性,还具有防霉、抑菌的功效,消除冷湿感,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的上将装置,可以间距控制布料浆膜厚度和浆液浸透深度来控制上浆率,同时还能提高浆液的利用率外,还能对布料上的线头残渣等进行清理。

An efficient full-time cotton fabric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全时空棉纺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高效全时空棉纺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棉纺织品是纺织纤维经过加工织造而成的产品。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大多数的纺织布都是不防水的,像有些皮革衣服,只适合冬天穿,不适合别的季节穿,并且存在柔软性、弹性都很差,防水、防风不强的缺陷。近年来,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人们在户外活动时间的增加,休闲服与运动服相互渗透和融为一体的趋势也日益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这类服装的面料,既要求有良好的舒适性,又要求在尽情活动时,一旦出现汗流浃背情况,服装不会粘贴皮肤而产生冷湿感。棉织物因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性,常为此类服装面料首选,但其散发水分速度慢,纤维大量吸湿后横向溶胀,而使纱线之间的空隙闭合,汗水和湿气无法向外扩散,织物随之潮湿闷热,容易黏贴于皮肤上,从而给人体造成一种冷湿感。而普通的聚酯纤维由于本身的疏水特性,吸湿透气性差,极易产生闷热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全时空棉纺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n棉纤维40-55份、玻璃纤维10-20份、竹纤维20-25份、苎麻纤维15-25份、超细纤维25-30份;/n所述高效全时空棉纺织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面料A制备:将玻璃纤维和超细纤维分别纺成玻璃纤维纱线和超细纤维纱线,将玻璃纤维纱线和超细纤维纱线织造成面料,的面料A;/n步骤二、面料B制备:将棉纤维纺制成棉纱线,将多股棉纱线织造成面料,得面料B;/n步骤三、面料C制备:将竹纤维和苎麻纤维分别纺成竹纤维纱线和苎麻纤维纱线,将竹纤维纱线和苎麻纤维纱线织造成面料,的面料C;/n步骤四、混合:将面料A作为内层,面料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全时空棉纺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棉纤维40-55份、玻璃纤维10-20份、竹纤维20-25份、苎麻纤维15-25份、超细纤维25-30份;
所述高效全时空棉纺织物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面料A制备:将玻璃纤维和超细纤维分别纺成玻璃纤维纱线和超细纤维纱线,将玻璃纤维纱线和超细纤维纱线织造成面料,的面料A;
步骤二、面料B制备:将棉纤维纺制成棉纱线,将多股棉纱线织造成面料,得面料B;
步骤三、面料C制备:将竹纤维和苎麻纤维分别纺成竹纤维纱线和苎麻纤维纱线,将竹纤维纱线和苎麻纤维纱线织造成面料,的面料C;
步骤四、混合:将面料A作为内层,面料B作为中间层,面料C作为外层,粘合粘贴在一起,制成坯布;
步骤五、坯布上浆:采用的浆料配方为:变性淀粉67kg、蜡片7kg、2-萘酚1.3kg、动物油3kg、聚乙烯醇67.5kg,上浆过程中,保证上浆率为11%±0.5%,回潮率为7%±0.5%,伸长率小于1%,然后对上浆后的坯布进行烘干和卷绕处理;
步骤六、染色:将上浆后的坯布进行染色,得到染色布;
上述制备方法的步骤五中采用一种布料上浆装置,其结构为:包括浆液槽(1),设置在浆液槽(1)内的过滤机构,设置在浆液槽(1)上端口的机架(2)以及设置在机架(2)上的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固定在浆液槽(1)底端面上的电机一以及位于浆液槽(1)内的过滤盒体(3),且电机一的输出轴延伸到浆液槽(1)内并与过滤盒体(3)底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上浆装置包括纵向排列的至少两组左右对称固定在机架(2)上的上浆辊(4)以及用于固定每个上浆辊(4)的一对调节杆(5),从上到下每一组上浆辊(4)的间隙逐渐减小,所述上浆辊(4)是由包裹在中心轴上的圆柱状海绵芯(4a)以及包覆在圆柱状海绵芯(4a)外表面的带孔无机硅胶壳(4b)组成,且位于同一侧上浆辊(4)中心轴的一端通过密封轴承一连接有连接支管(6),所述密封轴承一外壁与调节杆(5)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支管(6)与上浆辊(4)内腔中的圆柱状海绵芯(4a)接触,且与每个上浆辊(4)连接的连接支管(6)的另一端汇成一支连接总管,且连接总管与用于向上浆辊(4)内输送浆液的压力泵(7)连接,位于同一侧上浆辊(4)中心轴的另一端延伸到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仕培尤良春徐海青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奇迹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