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肌内注射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410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肌内注射训练装置。在该技术方案中,采用环形上盖和圆盘型下盖围成实验空间,将硅胶蒙皮和吸水海绵容纳于其中,分别模拟人体的皮肤和肌肉;环形上盖和圆盘型下盖通过铰接方式连接,并采用拉链结构实现二者的开闭,从而使装置的拆装更加方便。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吸水海绵设计为上下两部分结构,在二者之间内置了吸水棉布,从而可根据注射后吸水棉布上的含水量来评价注射位置的准确性;吸水棉布承载于一活动拉板上,活动拉板与卡槽插接,从而便于吸水棉布的取出及更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轻巧、拆装便利的优势,同时成本较低、穿戴方便,还能对注射动作的准确性起到一定的评价作用,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Wearable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trai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戴肌内注射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护理专业教学实训器材
,进一步设计对肌内注射训练装置的结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可穿戴肌内注射训练装置。可用于肌内注射实训教学或临床护理操作考核。
技术介绍
肌内注射是将一定量的药液注入肌肉组织内的方法,一般选择肌肉较厚,远离大神经、大血管的部位,主要是臀部的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大腿的股外侧肌、上臂的三角肌。肌内注射是临床中最常用的治疗及护理技术,也是护士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因此,护理专业的学生在掌握肌内注射的理论知识后,需要进行反复多次训练,以保证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加熟练的进行准确而有效的操作。在肌内注射实训教学中若采取真人注射训练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和身体刺伤、潜在感染等伤害,也不能进行反复多次训练。借助肌内注射模型/模块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肌内注射模型/模块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可穿戴模型/模块;另一类为不可穿戴模型/模块。可穿戴模型/模块有:①简易肌内注射模块,即单纯的仿真注射模块,主体由仿真皮肤、模拟肌肉层组成,外框为卡式结构,底部可配有尼龙搭扣粘帖带,用于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穿戴肌内注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型下盖(1),铰接部(2),环形上盖(3),拉链(4),拉头(5),螺钉(6),柔性带(7),纽扣(8),纽扣孔(9),吸水海绵(10),蒙皮(11),卡槽(12),活动拉板(13),拉环(14),吸水棉布(15),其中,环形上盖(3)通过铰接部(2)与圆盘型下盖(1)铰接,在环形上盖(3)的下端以及圆盘型下盖(1)的上端连接有相互配合的拉链(4),在所述拉链(4)上连接有拉头(5),柔性带(7)通过螺钉(6)固定连接在圆盘型下盖(1)的底端,在柔性带(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纽扣(8),在柔性带(7)的另一侧开设有若干纽扣孔(9),吸水海绵(10)放...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穿戴肌内注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型下盖(1),铰接部(2),环形上盖(3),拉链(4),拉头(5),螺钉(6),柔性带(7),纽扣(8),纽扣孔(9),吸水海绵(10),蒙皮(11),卡槽(12),活动拉板(13),拉环(14),吸水棉布(15),其中,环形上盖(3)通过铰接部(2)与圆盘型下盖(1)铰接,在环形上盖(3)的下端以及圆盘型下盖(1)的上端连接有相互配合的拉链(4),在所述拉链(4)上连接有拉头(5),柔性带(7)通过螺钉(6)固定连接在圆盘型下盖(1)的底端,在柔性带(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纽扣(8),在柔性带(7)的另一侧开设有若干纽扣孔(9),吸水海绵(10)放置在圆盘型下盖(1)中,在吸水海绵(10)的上端放置有蒙皮(11),环形上盖(3)扣压在所述蒙皮(11)的上端边缘处;所述吸水海绵(10)包括海绵上部(101)和海绵下部(102),在海绵上部(101)和海绵下部(102)之间放置有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锋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