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合物的注塑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8409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聚合物的注塑方法和系统,应用于聚合物在设置有多个浇口的模具中的注塑过程,该方法包括:在不同的时间点控制开启不同浇口以相同速度注入聚合物的熔体,直到多股熔体的前沿相遇形成熔接痕;对多个浇口进行保压操作,以使压力平衡点发生朝向几何中心的移动,进而促进熔体发生再次流动促使熔接痕处的聚合物纤维重新取向。本通过控制不同的浇口的打开时间点不同,以及其后通过保压操作,使得多个浇口的压力平衡点朝向几何中心的方向移动,以此促进熔体发生再次流动,在此过程中使得熔接痕处的聚合物熔体中的纤维发生重新取向进而发生穿插,相较已有方案,提升了熔接痕的强度。

A polymer inj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合物的注塑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合物注塑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合物的注塑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聚合物注塑过程中,当需要设计到多个浇口进行浇筑注塑的情况下,多个浇口的熔体相遇时会形成结合线(也即熔接痕)。而熔体在模具内部会形成喷泉流动,而熔体前沿的增强纤维与熔体前沿平行,因此两股纤维增强熔体汇合时,熔体前沿的增强纤维仍然保持着相互平行的状态,这样导致熔接痕的强度常常不到其他部位的一半,无法满足使用需要。由此,目前需要有一种方案以解决该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聚合物的注塑方法和系统,通过控制不同的浇口的打开时间点不同,以使多个浇口的压力平衡点并不处于多个浇口的几何中心,而后通过保压操作,使得多个浇口的压力平衡点朝向所述几何中心的方向移动,以此促进熔体发生再次流动,在此过程中使得熔接痕处的聚合物熔体中的纤维发生重新取向进而发生穿插,通过本方案,相对于目前已有的注塑方式,有效提升了熔接痕的强度。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以下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聚合物的注塑方法,应用于聚合物在设置有多个浇口的模具中的注塑过程,该方法包括:在不同的时间点控制开启不同浇口以相同速度注入聚合物的熔体,直到多股所述熔体的前沿相遇形成熔接痕,以使多个所述浇口当前的压力平衡点不处于多个所述浇口的几何中心;其中,多个所述浇口当前的压力平衡点位于所述熔接痕上;对多个所述浇口进行保压操作,以使所述压力平衡点发生朝向所述几何中心的移动,进而促进所述熔体发生再次流动促使熔接痕处的聚合物纤维重新取向。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对多个所述浇口进行保压操作,以使所述压力平衡点向所述几何中心发生移动,包括:对多个所述浇口进行相同压力的保压操作,以使所述压力平衡点移动到所述几何中心。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对多个所述浇口进行保压操作,以使所述压力平衡点向所述几何中心发生移动,包括:对近端浇口进行第一压力的保压操作,且同时对远端浇口进行第二压力的保压操作;其中,所述近端浇口为与所述几何中心的距离大于与所述熔接痕的距离的浇口;所述远端浇口为与所述几何中心的距离小于与所述熔接痕的距离的浇口;所述第一压力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二压力,以使所述压力平衡点移动到所述几何中心或越过所述几何中心的位置。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各所述不同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09秒。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各所述不同的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秒。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浇口的大小形状均相同。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各所述浇口的面积均大于或等于以相同速度注入聚合物时熔体的截面积。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浇口的开合是通过用于进行注塑的热流道制系统来控制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聚合物的注塑系统,包括,实现上述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提出的一种聚合物的注塑方法的设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聚合物的注塑方法和系统,其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在进行相同速度进行注塑操作时,通过控制不同的浇口的打开时间点不同,以使多个浇口的压力平衡点并不处于多个浇口的几何中心,而后通过保压操作,使得多个浇口的压力平衡点朝向所述几何中心的方向移动,以此促进所述熔体发生再次流动,在此过程中使得熔接痕处的聚合物熔体中的纤维发生重新取向进而发生穿插,通过本方案,相对于目前已有的注塑方式,有效提升了熔接痕的强度,且本方案的实现简单有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聚合物的注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本方法进行注塑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本方法进行注塑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本公开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公开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
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聚合物的注塑方法,应用于聚合物在设置有多个浇口的模具中的注塑过程,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在不同的时间点控制开启不同浇口以相同速度注入聚合物的熔体,直到多股所述熔体的前沿相遇形成熔接痕,以使多个所述浇口当前的压力平衡点不处于多个所述浇口的几何中心;其中,多个所述浇口当前的压力平衡点位于所述熔接痕上;步骤102、对多个所述浇口进行保压操作,以使所述压力平衡点发生朝向所述几何中心的移动,进而促进所述熔体发生再次流动促使熔接痕处的聚合物纤维重新取向。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以及3所示,其中的G1和G2是浇口;O是多个浇口的几何中心,K是结合线或熔接痕处;图2中是G1浇口后开,G2浇口先开;而图3中则是示意的G1浇口先开,G2浇口后开;当两处浇口的熔体刚接触时生成熔接痕,但是由于不同浇口的打开时间不同,而注塑时注入熔体的速度又相同,则会导致熔接痕并不位于几何中心O处,而熔接痕处也代表了此时多个所述浇口的压力平衡点;具体的请参见图2以及图3的左侧视图;在注入操作完成,会进一步的进行保压操作时,具体的保压操作的目的是促使所述压力平衡点发生朝向所述几何中心的移动,进而促进所述熔体发生再次流动促使熔接痕处的聚合物纤维重新取向,通过本方案的操作,熔接痕处的聚合物纤维会发生穿插,相较于目前已有方案中聚合物纤维在熔接痕处保持平行而造成的结构强度不够的缺陷,本方案可以有效提升熔接痕处结构强度。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102中的所述对多个所述浇口进行保压操作,以使所述压力平衡点向所述几何中心发生移动,包括:对多个所述浇口进行相同压力的保压操作,以使所述压力平衡点移动到所述几何中心。具体的,出于综合成本以及操作便捷性等方面的考虑,可以在保压操作时,对每个浇口施行的保压压力都相同的操作,以此,由于每个浇口的保压压力相同,会导致压力平衡点移动到了浇口的几何中心(也即图2与图3中的O线处),以此保证熔体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合物的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聚合物在设置有多个浇口的模具中的注塑过程,该方法包括:/n在不同的时间点控制开启不同浇口并以相同速度注入聚合物的熔体,直到多股所述熔体的前沿相遇形成熔接痕,以使多个所述浇口当前的压力平衡点不处于多个所述浇口的几何中心;其中,多个所述浇口当前的压力平衡点位于所述熔接痕上;/n对多个所述浇口进行保压操作,以使所述压力平衡点发生朝向所述几何中心的移动,进而促进所述熔体发生再次流动促使熔接痕处的聚合物纤维重新取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合物的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聚合物在设置有多个浇口的模具中的注塑过程,该方法包括:
在不同的时间点控制开启不同浇口并以相同速度注入聚合物的熔体,直到多股所述熔体的前沿相遇形成熔接痕,以使多个所述浇口当前的压力平衡点不处于多个所述浇口的几何中心;其中,多个所述浇口当前的压力平衡点位于所述熔接痕上;
对多个所述浇口进行保压操作,以使所述压力平衡点发生朝向所述几何中心的移动,进而促进所述熔体发生再次流动促使熔接痕处的聚合物纤维重新取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的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多个所述浇口进行保压操作,以使所述压力平衡点向所述几何中心发生移动,包括:
对多个所述浇口进行相同压力的保压操作,以使所述压力平衡点移动到所述几何中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合物的注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多个所述浇口进行保压操作,以使所述压力平衡点向所述几何中心发生移动,包括:
对近端浇口进行第一压力的保压操作,且同时对远端浇口进行第二压力的保压操作;其中,所述近端浇口为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瑜黄险波叶南飚周沃华颜杨王海兰
申请(专利权)人: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