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压集成竹夹速生木组合柱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83559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28
一种侧压集成竹夹速生木组合柱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制备侧压集成竹:将竹材原材料加工成预设规格的矩形长条竹片;将所述长条竹片做防腐防火处理;将所有所述长条竹片干燥、接长和涂胶,使其按厚度方向重叠组坯并加压胶合形成所述侧压集成竹;制备速生木内芯:将速生林锯解、干燥、浸渍和碳化,制得预设规格的速生木层板;将所述速生木层板干燥;对所述速生木层板胶合面施胶,将施胶后的层板叠合加压,以形成所述速生木内芯;对所述速生木内芯刨光和包裹保护;制备组合柱:将所述侧压集成竹置于所述速生木内芯的四个侧面,并将结合面施胶和加压,以形成所述组合柱。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资源,使竹资源与速生木资源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充分应用。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side pressure integrated bamboo with fast-growing wood composite colum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压集成竹夹速生木组合柱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竹木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侧压集成竹夹速生木组合柱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有丰富的竹材资源和速生林木资源,但利用率非常低,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合理利用。我国的竹林资源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原生竹材由于没有经过深加工,其防腐、防火、抗霉变等性能较差,当其作为建筑构件时由于尺寸不规则,构件连接不方便,不能用于现代建筑工程。经过现代加工工艺处理的竹材克服了天然原竹的不足,如侧压集成竹,被广泛应用于装修、家具制造、汽车底板等领域,在建筑工程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但其价格高于木材而缺乏经济竞争力。我国的速生经济林储备量大(如速生杨、速生桉、泓森槐、水杉等),速生林因为成材周期短、生长快而质地较差,如木质不紧、强度偏低、耐久性差等,因而速生林目前主要用于包装板、造纸、胶合板制造,工程中使用的木材(工程材)主要靠进口。如何充分利用我国的现有竹资源和速生木资源,减少对工程材进口的依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侧压集成竹夹速生木组合柱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制备侧压集成竹:将竹材原材料加工成预设规格的矩形长条竹片;将所述长条竹片做防腐防火处理;将所有所述长条竹片干燥、接长和涂胶,使其按厚度方向重叠组坯并加压胶合形成所述侧压集成竹;制备速生木内芯:将速生林锯解、干燥、浸渍和碳化,制得预设规格的速生木层板;将所述速生木层板干燥;对所述速生木层板胶合面施胶,将施胶后的层板叠合加压,以形成所述速生木内芯;对所述速生木内芯刨光和包裹保护;制备组合柱:将所述侧压集成竹置于所述速生木内芯的四个侧面,并将结合面施胶和加压,以形成所述组合柱。优选地,所述竹材原材料的竹龄为4-7年。优选地,所述竹材原材料包括楠竹和毛竹。优选地,当热压成形时,所有所述长条竹片之间采用酚醛树脂进行胶合;当常温加压时,所有所述长条竹片之间采用间苯二酚树脂或异氰酸醋树脂进行胶合。优选地,所述速生木层板胶合面所施胶包括酚类胶、氨基塑料缩聚胶或单成分聚氨酯胶。优选地,所述速生木层板胶合面所施胶厚度为0.1mm—0.2mm。优选地,对施胶后的所述层板叠合加压的压力大于等于0.4MPa。优选地,所述侧压集成竹和所述速生木内芯结合面所施胶包括酚类胶、氨基塑料缩聚胶或单成分聚氨酯胶。优选地,所述侧压集成竹和所述速生木内芯结合面所施胶厚度为0.1mm—0.3mm。优选地,对施胶后的所述侧压集成竹和所述速生木内芯结合面加压的压力大于等于0.6MPa。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侧压集成竹夹速生木组合柱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有效效果:(1)充分利用资源,使竹资源与速生木资源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2)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将强度高、耐久防火等性能好的侧压集成竹位于柱截面受力较大的四个侧面,将强度偏低、性能较差的速生木位于柱受力及性能要求较低的截面中心位置;(3)加工简单,经济性好,比全截面采用侧压集成竹柱的价格低得多,也比全截面采用进口木材便宜;(4)减少木材进口,实现以竹代木的目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侧压集成竹夹速生木组合柱制备方法制得的侧压集成竹夹速生木组合柱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如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侧压集成竹夹速生木组合柱制备方法制得的侧压集成竹夹速生木组合柱,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制备侧压集成竹2:将竹材原材料加工成预设规格的矩形长条竹片;将所述长条竹片做防腐防火处理;将所有所述长条竹片干燥、接长和涂胶,使其按厚度方向重叠组坯并加压胶合形成所述侧压集成竹2;制备速生木内芯1:将速生林锯解、干燥、浸渍和碳化,制得预设规格的速生木层板;将所述速生木层板干燥;对所述速生木层板胶合面施胶,将施胶后的层板叠合加压,以形成所述速生木内芯1;对所述速生木内芯1刨光和包裹保护;制备组合柱:将所述侧压集成竹2置于所述速生木内芯1的四个侧面,并将结合面施胶和加压,以形成所述组合柱。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竹材原材料的竹龄为4-7年,优选楠竹和毛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规格的矩形长条竹片厚度为5mm、宽度为20mm和长度为1200mm。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所述长条竹片所做的防腐防火处理包括高温蒸煮、高压浸渍、高温碳化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按照所需选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热压成形时,所有所述长条竹片之间采用酚醛树脂进行胶合;当常温加压时,所有所述长条竹片之间采用间苯二酚树脂或异氰酸醋树脂进行胶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速生木层板胶合面所施胶包括酚类胶、氨基塑料缩聚胶或单成分聚氨酯胶,所述速生木层板胶合面所施胶厚度为0.1mm—0.2mm,对施胶后的所述层板叠合加压的压力大于等于0.4MPa。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侧压集成竹2和所述速生木内芯1结合面所施胶包括酚类胶、氨基塑料缩聚胶或单成分聚氨酯胶,所述侧压集成竹2和所述速生木内芯1结合面所施胶厚度为0.1mm—0.3mm,对施胶后的所述侧压集成竹2和所述速生木内芯1结合面加压的压力大于等于0.6MPa。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侧压集成竹夹速生木组合柱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有效效果:(1)充分利用资源,使竹资源与速生木资源在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2)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将强度高、耐久防火等性能好的侧压集成竹位于柱截面受力较大的四个侧面,将强度偏低、性能较差的速生木位于柱受力及性能要求较低的截面中心位置;(3)加工简单,经济性好,比全截面采用侧压集成竹柱的价格低得多,也比全截面采用进口木材便宜;(4)减少木材进口,实现以竹代木的目标。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压集成竹夹速生木组合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n制备侧压集成竹:将竹材原材料加工成预设规格的矩形长条竹片;/n将所述长条竹片做防腐防火处理;/n将所有所述长条竹片干燥、接长和涂胶,使其按厚度方向重叠组坯并加压胶合形成所述侧压集成竹;/n制备速生木内芯:将速生林锯解、干燥、浸渍和碳化,制得预设规格的速生木层板;/n将所述速生木层板干燥;/n对所述速生木层板胶合面施胶,将施胶后的层板叠合加压,以形成所述速生木内芯;/n对所述速生木内芯刨光和包裹保护;/n制备组合柱:将所述侧压集成竹置于所述速生木内芯的四个侧面,并将结合面施胶和加压,以形成所述组合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压集成竹夹速生木组合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制备侧压集成竹:将竹材原材料加工成预设规格的矩形长条竹片;
将所述长条竹片做防腐防火处理;
将所有所述长条竹片干燥、接长和涂胶,使其按厚度方向重叠组坯并加压胶合形成所述侧压集成竹;
制备速生木内芯:将速生林锯解、干燥、浸渍和碳化,制得预设规格的速生木层板;
将所述速生木层板干燥;
对所述速生木层板胶合面施胶,将施胶后的层板叠合加压,以形成所述速生木内芯;
对所述速生木内芯刨光和包裹保护;
制备组合柱:将所述侧压集成竹置于所述速生木内芯的四个侧面,并将结合面施胶和加压,以形成所述组合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压集成竹夹速生木组合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材原材料的竹龄为4-7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压集成竹夹速生木组合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材原材料包括楠竹和毛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压集成竹夹速生木组合柱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热压成形时,所有所述长条竹片之间采用酚醛树脂进行胶合;当常温加压时,所有所述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杨玲子欧阳凤鸣杨毕生马思源周志锦谭雪松王颖陈辉黄端阳谢干湘张纯胡晓阳盛贤为杨奇志吴小格夏生生肖秋明袁深根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市建筑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