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疲劳驾驶的可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30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疲劳驾驶的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感应检测装置,感应检测装置包括心率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有提醒装置,还包括有为感应检测装置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单元;壳体两端活动分别连接有第一手带和第二手带,第一手带和第二手带自由端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通过第一手带插入卡扣套壳内,螺栓与凹槽卡接,并在卡扣套壳内设置多个凸起,使凸起与第一手带内壁接触,防止第一手带和第二手带的连接松动;通过心率传感器测得驾驶员的心率,控制器根据心率数值快速判断驾驶员的身体状况,从而防止疲劳驾驶。

A wearable device to prevent fatigue dri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疲劳驾驶的可穿戴设备
本技术属于可穿戴设备
,涉及一种防止疲劳驾驶的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在日常的交通中,汽车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虽然汽车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但是,汽车普及所带来的安全驾驶问题也成为了人们不得忽视的问题。当司机疲劳驾驶,他的观察、识别和车辆控制能力都会显著下降,严重威胁自身的安全和其他人的生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在靠主观思想和意识判断开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随着安全事故频频多发,安全理念已备受人们关注。现有防止司机疲劳驾驶的仪器包括多种,比如道路标定,预测轨迹线路,判断驾驶路径是否与预测轨迹相吻合优点,要实现上述目的检测仪器比较复杂,成本较高,无法直观快速的判断驾驶员的身体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疲劳驾驶的可穿戴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直观快速的判断驾驶员的身体状况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疲劳驾驶的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感应检测装置,感应检测装置包括心率传感器,心率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有提醒装置,还包括有为感应检测装置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单元;壳体两端活动分别连接有第一手带和第二手带,第一手带和第二手带自由端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第一手带自由端外壁上依次开设有多个凹槽;连接件包括卡扣套壳,卡扣套壳与第二手带连接,卡扣套壳内设置有与凹槽相适配的螺栓。卡扣套壳内还设置有多个用于防滑的凸起,凸起与第一手带内壁接触。第二手带自由端连接有开设有通孔,第一手带末端设置有与通孔相适配的卡扣。壳体两端固定有连接槽和连接转轴,连接转轴穿过连接槽,连接转轴水平穿过连接槽的两侧壁,第一手带和第二手带分别伸入连接槽内与连接转轴连接。控制器为STM32L151C8型单片机,单片机的引脚44经电阻R17接地,单片机的引脚7经电容C21接地,单片机的引脚1经电阻R18接电压VCC-3V3,单片机的引脚24、引脚36、引脚48及引脚9均接电压VCC-3V3,单片机的引脚9和接地端之间连接有电解电容C26和电容C27,单片机的引脚8、引脚23、引脚35及引脚47均接地,单片机的引脚20经电阻R16接地,单片机的引脚3经电容C19接地,单片机的引脚4经电容C20接地,单片机的引脚3和引脚4之间连接有晶振XT,晶振XT另一个引脚接地,单片机的引脚39与电源单元相连。提醒装置为蜂鸣器和NPN型三极管,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经电阻R2和控制器的I/O相连,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接电压VCC,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和蜂鸣器正极相连,蜂鸣器负极接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防止疲劳驾驶的可穿戴设备,通过第一手带插入卡扣套壳内,螺栓与凹槽卡接,并在卡扣套壳内设置多个凸起,使凸起与第一手带内壁接触,防止第一手带和第二手带的连接松动;通过心率传感器测得驾驶员的心率,控制器根据心率数值快速判断驾驶员的身体状况,从而防止疲劳驾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止疲劳驾驶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防止疲劳驾驶的可穿戴设备内感应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防止疲劳驾驶的可穿戴设备内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防止疲劳驾驶的可穿戴设备内提醒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图中,1.壳体,2.心率传感器,3.控制器,4.第一手带,5.第二手带,6.凹槽,7.卡扣套壳,8.螺栓,9.通孔,10.卡扣,11.连接槽,12.连接转轴,13.凸起,14.蜂鸣器,15.NPN型三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防止疲劳驾驶的可穿戴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如图2所示,壳体1内设置有感应检测装置,感应检测装置包括心率传感器2,心率传感器2连接有控制器3,控制器3连接有提醒装置,还包括有为感应检测装置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单元;壳体1两端活动分别连接有第一手带4和第二手带5,第一手带4和第二手带5自由端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第一手带4自由端外壁上依次开设有多个凹槽6;连接件包括卡扣套壳7,卡扣套壳7与第二手带5连接,卡扣套壳7内设置有与凹槽6相适配的螺栓8。第一手带4插入卡扣套壳7内,螺栓8与凹槽6卡接,从而将第一手带4和第二手带5连接。卡扣套壳7内还设置有多个用于防滑的凸起13,凸起13与第一手带4内壁接触,能防止第一手带4和第二手带5相对滑动。第二手带5自由端连接有开设有通孔9,第一手带4末端设置有与通孔9相适配的卡扣10,更进一步防止第一手带4和第二手带的连接5松动。壳体1两端固定有连接槽11和连接转轴12,连接转轴12穿过连接槽11,连接转轴12水平穿过连接槽11的两侧壁,第一手带4和第二手带5分别伸入连接槽11内与连接转轴12连接。如图3所示,控制器3为STM32L151C8型单片机,单片机的引脚44经电阻R17接地,单片机的引脚7经电容C21接地,单片机的引脚1经电阻R18接电压VCC-3V3,单片机的引脚24、引脚36、引脚48及引脚9均接电压VCC-3V3,单片机的引脚9和接地端之间连接有电解电容C26和电容C27,单片机的引脚8、引脚23、引脚35及引脚47均接地,单片机的引脚20经电阻R16接地,单片机的引脚3经电容C19接地,单片机的引脚4经电容C20接地,单片机的引脚3和引脚4之间连接有晶振XT,晶振XT另一个引脚接地,单片机的引脚39与电源单元相连。当心率传感器2测得的心率大于或者小于预设心率数值时,控制器3通过I/O端打开蜂鸣器14提醒驾驶人员休息。心率传感器2的型号为MAX30101。如图4所示,提醒装置为蜂鸣器14和NPN型三极管15,NPN型三极管15的基极经电阻R2和控制器3的I/O相连,NPN型三极管15的集电极接电压VCC,NPN型三极管15的发射极和蜂鸣器14正极相连,蜂鸣器14负极接地。本技术一种防止疲劳驾驶的可穿戴设备的使用方法如下:通过第一手带4和第二手带5将本装置穿戴于驾驶员手腕;当心率传感器2测得驾驶员心率大于或者小于预设心率数值时,控制器3通过I/O端打开蜂鸣器14提醒驾驶人员休息。通过以上方式,本技术的防止疲劳驾驶的可穿戴设备,通过第一手带插入卡扣套壳内,螺栓与凹槽卡接,并在卡扣套壳内设置多个凸起,使凸起与第一手带内壁接触,防止第一手带和第二手带的连接松动;通过心率传感器测得驾驶员的心率,控制器根据心率数值快速判断驾驶员的身体状况,从而防止疲劳驾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疲劳驾驶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感应检测装置,所述感应检测装置包括心率传感器(2),所述心率传感器(2)连接有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连接有提醒装置,还包括有为感应检测装置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单元;所述壳体(1)两端活动分别连接有第一手带(4)和第二手带(5),所述第一手带(4)和第二手带(5)自由端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疲劳驾驶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感应检测装置,所述感应检测装置包括心率传感器(2),所述心率传感器(2)连接有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连接有提醒装置,还包括有为感应检测装置提供工作电压的电源单元;所述壳体(1)两端活动分别连接有第一手带(4)和第二手带(5),所述第一手带(4)和第二手带(5)自由端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疲劳驾驶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带(4)自由端外壁上依次开设有多个凹槽(6);所述连接件包括卡扣套壳(7),所述卡扣套壳(7)与第二手带(5)连接,所述卡扣套壳(7)内设置有与凹槽(6)相适配的螺栓(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止疲劳驾驶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套壳(7)内还设置有多个用于防滑的凸起(13),所述凸起(13)与第一手带(4)内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疲劳驾驶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手带(5)自由端连接有开设有通孔(9),所述第一手带(4)末端设置有与通孔(9)相适配的卡扣(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疲劳驾驶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两端固定有连接槽(11)和连接转轴(1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健刘灵哲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