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往复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往复锯。
技术介绍
往复锯作为一种切割工具,是通过连接在往复锯上的锯片往复运动以切割工件的。由于往复锯输出的是一种往复运动,其内部必然存在原动机、传动机构等结构。此外,由于往复锯输出往复运动时,其一般会存在较大震动,所以在一些往复锯中还会设置减震结构。可以理解,在上述结构都被安装在往复锯的壳体内部时,会占据较大的空间,从而导致往复锯的整机尺寸较大,从而造成用户操作不便。如何实现往复锯整机尺寸缩小,用户长期使用更加舒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壳体内容纳空间且用户使用方便的往复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往复锯,包括:壳体,形成有容纳空间和可供用户握持的第一握持部;电机,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并包括沿第一直线方向延伸的电机轴;第一传动轮,设置在容纳空间内并连接至电机;输出轴,在电机的驱动下沿前后方向往复运动;第一传动轮被沿第二直线方向延伸的支撑轴固定在容纳空间内,并能在电机的驱动下围绕第二直线转动;电机轴沿第一直线方向上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定义一个垂直于第一直线且经过第一端的第一端面的第一平面;定义一个垂直于第一直线且经过第二端的第二端面的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平行于第二平面,电机轴位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所示支撑轴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进一步地,电机轴与支撑轴平行,支撑轴位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0mm且小于等于10mm。r>进一步地,支撑轴一端连接至第一传动轮,另一端转动连接至齿轮箱。进一步地,往复锯还包括固定连接至第一传动轮的第二传动轮。进一步地,第二传动轮包括:偏心块,形成有连接至第一传动轮的连接部;传动销,沿第三方向延伸并形成于或连接至第二传动轮远离偏心块的一面。进一步地,第一传动轮形成有配合偏心块的配合部和连接连接部的连接孔;当第二传动轮连接至第一传动轮时,偏心块嵌入配合部中;连接部连接至连接孔中。进一步地,往复锯还包括沿第四直线方向延伸的平衡块;第四直线与输出轴基本平行。进一步地,第一握持部基本沿第五直线方向延伸,第五直线与第四直线形成的锐角的夹角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35°。进一步地,壳体还形成有可供用户握持的第二握持部,第二握持部基本沿第六直线方向延伸,第六直线与第四直线形成的锐角的夹角大于等于55°且小于等于75°。进一步地,还包括电路板,电路板分割至少部分容纳空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电机轴与支撑轴平行布置,并在垂直于输出轴方向的平面内的投影部分重合,从而充分的利用了壳体内的空间,并能减小用于形成容纳空间的壳体的体积,从而减小整机尺寸。附图说明图1是往复锯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的往复锯去除部分壳体的立体图;图3是图1中的往复锯的后视图;图4是图1中的往复锯的剖面图;图5是图1中的往复锯的内部结构立体图;图6是图5中的往复锯的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7是图6中的往复锯的内部结构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2所示的往复锯100包括:原动机12,壳体11,传动装置13,动力输出部14和电源装置15。其中,壳体11形成有容纳空间,用于安装原动机12等部件。原动机12具体可以是电机,用于给往复锯100提供动力。传动装置13用于将电机的动力传递至动力输出部14,从而驱动往复锯100往的输出轴141往复运动以切割工具。可以理解,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连接至往复锯100的工作附件(图中未示出),往复锯100可以连接不同的工作附件以对不同的物体进行切割。往复锯100还包括给电机提供能源的电源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源组件具体为连接至往复锯100的电池包。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连接至往复锯100的交流电连接线。壳体11还形成有一个可供用于握持的第一握持部111,第一握持部111上连接有可供用于操作的控制按钮,用于通过控制按钮控制往复锯100的工作状态。如图2所示,为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定义了上侧,下侧,左侧,右侧,下侧和后侧。壳体11在前后方向延伸形成有第一容纳空间112和第二容纳空间113。其中,第一容纳空间112用于安装电机、传动装置13等动力元件,第二容纳空间113用于安装操作件、电子元件、电路板等元件。更具体的,围绕形成第二容纳空间113的壳体11形成可供用户握持的第一握持部111。第一握持部111的后侧还形成或连接有连接电源装置15的连接端。整个往复锯100基本沿前后方向排布。事实上,第一握持部111位于连接端与第一容纳空间112之间。为了安装电机、传动装置13等体积较大的元件,壳体11的形成的第一容纳空间112较大,并在图示上下方向延伸,从而增加了整机的尺寸,并在用户使用时影响视线,从而妨碍用户操作。可以理解,第一容纳空间112大于第二容纳空间113,且第一容纳空间112和第二容纳空间113连通或部分封闭。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往复锯100的壳体11还包括一个关于左右方向对称的对称平面104。壳体11关于对称平面104形成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1。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1通过固定件连接后形成上述第一容纳空间112和第二容纳空间11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容纳空间112与第二容纳空间113的连通处被电路板16至少部分分割。壳体11上还形成有进风口114和出风口115。往复锯100工作时,电机转动能产生连通壳体11内外的散热风。散热风自进风口114进入至壳体11内部,在分别流经电路板16、电机后从出风口115处流出。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板16与电机并同时位于一个开放的空间内,电路板16将第一容纳空间112与第二容纳空间113的连通处分割开来,实际上增加了散热风的行程。在此过程中,散热风充分流经电路板16上的电子元件161,在将电子元件161上的热量带出后,进入电机中,并将电机中的热量带出,从出风口115快速流出。事实上,电路板16在分割壳体11内部空间的同时,还将电路板16上的电子元件161与电机分离开来,避免电子元件161的热量的与电机的热量相互干扰,从而使得往复锯100能够更加稳定的工作。如图2至图4所示,为减小第一容纳空间112的大小,避免壳体11为形成用于容纳电机、传动装置13等元件的第一容纳空间112而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过度延伸,在垂直于电机轴121方向,电机的电机轴121与传动装置13的支撑轴131设置有部分重合的区域。事实上,电机轴121沿第一直线方向101上包括第一端121a和第二端121b,定义一个垂直于第一直线101且经过第一端121a的第一端面121c的第一平面108;定义一个垂直于第一直线101且经过第二端121b的第二端面121d的第二平面109,第一平面108平行于第二平面109,电机轴121位于第一平面108和第二平面109之间;所示支撑轴131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平面108和第二平面109之间。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往复锯,包括:/n壳体,形成有容纳空间和可供用户握持的第一握持部;/n电机,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并包括沿第一直线方向延伸的电机轴;/n第一传动轮,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并连接至所述电机;/n输出轴,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沿前后方向往复运动;/n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传动轮被沿第二直线方向延伸的支撑轴固定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并能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围绕第二直线转动;/n所述电机轴沿第一直线方向上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定义一个垂直于所述第一直线且经过所述第一端的第一端面的第一平面;定义一个垂直于所述第一直线且经过所述第二端的第二端面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平面,所述电机轴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所示支撑轴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12 CN 20181151488851.一种往复锯,包括:
壳体,形成有容纳空间和可供用户握持的第一握持部;
电机,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并包括沿第一直线方向延伸的电机轴;
第一传动轮,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并连接至所述电机;
输出轴,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沿前后方向往复运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传动轮被沿第二直线方向延伸的支撑轴固定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并能在所述电机的驱动下围绕第二直线转动;
所述电机轴沿第一直线方向上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定义一个垂直于所述第一直线且经过所述第一端的第一端面的第一平面;定义一个垂直于所述第一直线且经过所述第二端的第二端面的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二平面,所述电机轴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所示支撑轴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轴与所述支撑轴平行或相交,所述支撑轴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0mm且小于等于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往复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轴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传动轮,另一端转动连接至齿轮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往复锯,其特征在于,
所述往复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吹拔正敏,周洋,高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