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密零件的自动化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19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精密零件的自动化加工装置,包括第一传送组件、第二传送组件和第三传送组件,所述第一传送组件上并位于调整板后方安装有一限高板,所述限高板位于第一传送带上方,位于所述限高板后方的第一传送组件后端通过一第二滑槽与第二传送组件连接,用于将通过限高板的高度为H3零件送至第二传送组件,所述滑道的截面高度H4大于零件的长度L/2、截面宽度W2大于零件的宽度W且小于零件的高度H2,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一传送组件连接的前端为半圆形滑槽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经过本装置运送的全部零件均满足后续的加工需求,避免仅仅对零件进行筛选,筛除不符合要求的零件再重新进行处理的情况,大大提高了作业的效率。

Automatic machining device for high precision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精密零件的自动化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精密零件的自动化加工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在工件去毛刺加工中能够自动对微创手术夹头零件上下料的机械装置。
技术介绍
微创手术夹头零件对加工表面粗糙度和棱边质量要求很高,尤其是加工表面不允许有任何残余加工毛刺,但在机加工后不可避免的存在大量毛刺需要去除,由于工件需要单件加工并检验,因此需要根据去毛刺加工工艺设计一种满足单件去毛刺加工的自动化运料结构,来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精密零件的自动化加工装置,该高精密零件的自动化加工装置使得经过本装置运送的全部零件均满足后续的加工需求,避免仅仅对零件进行筛选,筛除不符合要求的零件再重新进行处理的情况,大大提高了作业的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密零件的自动化加工装置,用于微创手术夹头零件,所述零件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表面的两个凸条部和两个夹翼部,所述两个凸条部平行设置于基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个边缘处,所述两个夹翼部位于基板一端,并分别与两个凸条部连接;当零件的基板下表面与传送带接触时,此零件的高度为H2、凸条部高度为H1,零件的总长度为L、夹翼部长度为L1,零件的宽度为W;当零件的夹翼部顶面与传送带接触时,所述零件的高度为H3;所述运料装置包括第一传送组件、第二传送组件和第三传送组件,所述第一传送组件的第一传送带高度高于第二传送组件的第二传送带高度,所述第二传送组件的第二传送带高度高于第三传送组件的第三传送带高度;>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前端与料盒连接,用于将料盒中落下的零件向后方运送,所述第一传送组件中部设置有一调整板,此调整板沿第一传送带运动方向设置于第一传送带上方,并在垂直于第一传送带运动方向的方向上将第一传送带上方空间一分为二,位于所述调整板两侧的第一传送组件侧板上开有供零件穿过的通孔,所述调整板下方设置有与通孔对应的接料盒;所述第一传送组件上并位于调整板后方安装有一倾斜设置的限高板,此限高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送组件的两个侧板连接,所述限高板位于第一传送带上方,且此限高板与传送带之间的距离大于H3且小于H2,所述限高板的摩擦系数小于第一传送组件传送带的摩擦系数,位于限高板前端面处的第一传送带通过一第一滑槽与第二传送组件连接,用于将未通过限高板的高度为H2的零件送至第二传送组件,所述限高板靠近第一滑槽的一端向远离调整板的一侧倾斜;位于所述限高板后方的第一传送组件后端通过一第二滑槽与第二传送组件连接,用于将通过限高板的高度为H3零件送至第二传送组件,所述第二滑槽具有至少两个截面为矩形的滑道,所述滑道的截面高度H4大于零件的长度L/2、截面宽度W2大于零件的宽度W且小于零件的高度H2,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一传送组件连接的前端为半圆形滑槽部;所述第二传送组件通过第二传送带将来自第二滑槽、第一滑槽的零件向后方运送,所述第二传送组件上设置有一筛选板,此筛选板位于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与第二传送带连接处的后方,用于筛选来自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的零件,所述筛选板的一个端面与第二传送组件的一个侧板连接,筛选板的另一个端面与第二传送组件的另一个侧板之间的距离W3大于L1且小于1.2*L1,所述筛选板的下表面与第二传送带之间的距离H5大于H1且小于1.5*H1;所述第二传送组件末端的设置有一位于第二传送带上方的倾斜设置的挡板和一与第二传送带连接的第三滑槽,用于将通过筛选板的零件送至第三传送组件;位于筛选板下方的第二传送带通过一换向盘槽与所述第三传送组件连接,用于将未通过筛选板的零件送至第三传送组件,所述筛选板靠近换向盘槽的端面为向换向盘槽一侧倾斜的斜面,所述换向盘槽进一步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内仓和驱动内仓旋转的转轴,沿所述内仓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设置有若干隔板,此若干隔板将内仓分隔为若干大小相同的换向槽,所述壳体上下分别开有与内仓连通的入料口、出料口,所述入料口与第二传送带连接,所述出料口与第三传送组件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转轴与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2.上述方案中,所述调整板通过一水平安装板安装于第一传送组件上。3.上述方案中,所述换向槽的数目为16~24个。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高精密零件的自动化加工装置,其适用于高附加值零件的去毛刺单件自动化加工,尤其是适合单件加工并全检要求的工件,装置结构简单紧凑,能够实现工件位姿的筛选调整和传送,有助于微创手术夹头零件实现批量化、柔性化、自动化制造,改变传统依赖人工作业的上下料方式,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2、本专利技术高精密零件的自动化加工装置,其位于所述限高板后方的第一传送组件后端通过一第二滑槽与第二传送组件连接,用于将通过限高板的高度为H3零件送至第二传送组件,所述第二滑槽具有至少两个截面为矩形的滑道,所述滑道的截面高度H4大于零件的长度L/2、截面宽度W2大于零件的宽度W且小于零件的高度H2,所述第二滑槽与第一传送组件连接的前端为半圆形滑槽部,通过第二滑槽的设置,不仅仅实现了对零件的筛选,还对不符合要求的零件进行调整,使其符合后续的加工要求,而无需从头再进行筛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的,其位于筛选板下方的第二传送带通过一换向盘槽与所述第三传送组件连接,用于将未通过筛选板的零件送至第三传送组件,所述换向盘槽进一步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内仓和驱动内仓旋转的转轴,沿所述内仓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设置有若干隔板,此若干隔板将内仓分隔为若干大小相同的换向槽,所述壳体上下分别开有与内仓连通的入料口、出料口,所述入料口与第二传送带连接,所述出料口与第三传送组件连接,换向盘槽的设计,结构巧妙,可以将第二传送带上不满足要求的零件进行换向处理,使其满足后续的加工要求,而无需当做不合格零件从头进行筛选;更进一步的,通过第二滑槽与换向盘槽的组合设置,配合其他部件,实现了对本专利技术中所基于的特定零件的传送,并在传送的同时对零件进行筛选和调整,使得经过本专利技术装置运送的全部零件均满足后续的加工需求,避免仅仅对零件进行筛选,筛除不符合要求的零件再重新进行处理的情况,大大提高了作业的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的零件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基于的零件位姿状态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高精密零件的自动化加工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高精密零件的自动化加工装置中第一传送组件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高精密零件的自动化加工装置中半圆形滑槽部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专利技术高精密零件的自动化加工装置中第二传送组件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本专利技术高精密零件的自动化加工装置中第二传送组件局部结构侧视图;附图8为本专利技术高精密零件的自动化加工装置中换向盘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第一传送组件;2、第二传送组件;3、第三传送组件;4、第二滑槽;401、半圆形滑槽部;5、第一滑槽;6、换向盘;601、壳体;602、内仓;603、转轴;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密零件的自动化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微创手术夹头零件(10),所述零件(10)包括基板(101)、设置于基板(101)上表面的两个凸条部(102)和两个夹翼部(103),所述两个凸条部(102)平行设置于基板(101)长度方向上的两个边缘处,所述两个夹翼部(103)位于基板(101)一端,并分别与两个凸条部(102)连接;/n当零件(10)的基板(101)下表面与传送带接触时,此零件(10)的高度为H2、凸条部(102)高度为H1,零件(10)的总长度为L、夹翼部(103)长度为L1,零件(10)的宽度为W;/n当零件(10)的夹翼部(103)顶面与传送带接触时,所述零件(10)的高度为H3;/n所述运料装置包括第一传送组件(1)、第二传送组件(2)和第三传送组件(3),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的第一传送带(11)高度高于第二传送组件(2)的第二传送带(21)高度,所述第二传送组件(2)的第二传送带(21)高度高于第三传送组件(3)的第三传送带(31)高度;/n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前端与料盒连接,用于将料盒中落下的零件向后方运送,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中部设置有一调整板(12),此调整板(12)沿第一传送带(11)运动方向设置于第一传送带(11)上方,并在垂直于第一传送带(11)运动方向的方向上将第一传送带(11)上方空间一分为二,位于所述调整板(12)两侧的第一传送组件(1)侧板上开有供零件穿过的通孔,所述调整板(12)下方设置有与通孔对应的接料盒;/n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上并位于调整板(12)后方安装有一倾斜设置的限高板(13),此限高板(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送组件(1)的两个侧板连接,所述限高板(13)位于第一传送带(11)上方,且此限高板(13)与传送带之间的距离大于H3且小于H2,所述限高板(13)的摩擦系数小于第一传送组件(1)传送带的摩擦系数,位于限高板(13)前端面处的第一传送带(11)通过一第一滑槽(5)与第二传送组件(2)连接,用于将未通过限高板(13)的高度为H2的零件(10)送至第二传送组件(2),所述限高板(13)靠近第一滑槽(5)的一端向远离调整板(12)的一侧倾斜;/n位于所述限高板(13)后方的第一传送组件(1)后端通过一第二滑槽(4)与第二传送组件(2)连接,用于将通过限高板(13)的高度为H3零件(10)送至第二传送组件(2),所述第二滑槽(4)具有至少两个截面为矩形的滑道,所述滑道的截面高度H4大于零件(10)的长度L/2、截面宽度W2大于零件(10)的宽度W且小于零件(10)的高度H2,所述第二滑槽(4)与第一传送组件(1)连接的前端为半圆形滑槽部(401);/n所述第二传送组件(2)通过第二传送带(21)将来自第二滑槽(4)、第一滑槽(5)的零件(10)向后方运送,所述第二传送组件(2)上设置有一筛选板(22),此筛选板(22)位于第二滑槽(4)、第一滑槽(5)与第二传送带(21)连接处的后方,用于筛选来自第二滑槽(4)和第一滑槽(5)的零件(10),所述筛选板(22)的一个端面与第二传送组件(2)的一个侧板连接,筛选板(22)的另一个端面与第二传送组件(2)的另一个侧板之间的距离W3大于L1且小于1.2*L1,所述筛选板(22)的下表面与第二传送带(21)之间的距离H5大于H1且小于1.5*H1;/n所述第二传送组件(2)末端的设置有一位于第二传送带(21)上方的倾斜设置的挡板(23)和一与第二传送带(21)连接的第三滑槽(7),用于将通过筛选板(22)的零件(10)送至第三传送组件(3);/n位于筛选板(22)下方的第二传送带(21)通过一换向盘槽(6)与所述第三传送组件(3)连接,用于将未通过筛选板(22)的零件(10)送至第三传送组件(3),所述筛选板(22)靠近换向盘槽(6)的端面为向换向盘槽(6)一侧倾斜的斜面,所述换向盘槽(6)进一步包括壳体(601)、位于壳体(601)内的内仓(602)和驱动内仓(602)旋转的转轴(603),沿所述内仓(602)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设置有若干隔板(606),此若干隔板(606)将内仓(602)分隔为若干大小相同的换向槽(607),所述壳体(601)上下分别开有与内仓(602)连通的入料口(604)、出料口(605),所述入料口(604)与第二传送带(21)连接,所述出料口(605)与第三传送组件(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密零件的自动化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微创手术夹头零件(10),所述零件(10)包括基板(101)、设置于基板(101)上表面的两个凸条部(102)和两个夹翼部(103),所述两个凸条部(102)平行设置于基板(101)长度方向上的两个边缘处,所述两个夹翼部(103)位于基板(101)一端,并分别与两个凸条部(102)连接;
当零件(10)的基板(101)下表面与传送带接触时,此零件(10)的高度为H2、凸条部(102)高度为H1,零件(10)的总长度为L、夹翼部(103)长度为L1,零件(10)的宽度为W;
当零件(10)的夹翼部(103)顶面与传送带接触时,所述零件(10)的高度为H3;
所述运料装置包括第一传送组件(1)、第二传送组件(2)和第三传送组件(3),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的第一传送带(11)高度高于第二传送组件(2)的第二传送带(21)高度,所述第二传送组件(2)的第二传送带(21)高度高于第三传送组件(3)的第三传送带(31)高度;
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前端与料盒连接,用于将料盒中落下的零件向后方运送,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中部设置有一调整板(12),此调整板(12)沿第一传送带(11)运动方向设置于第一传送带(11)上方,并在垂直于第一传送带(11)运动方向的方向上将第一传送带(11)上方空间一分为二,位于所述调整板(12)两侧的第一传送组件(1)侧板上开有供零件穿过的通孔,所述调整板(12)下方设置有与通孔对应的接料盒;
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上并位于调整板(12)后方安装有一倾斜设置的限高板(13),此限高板(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送组件(1)的两个侧板连接,所述限高板(13)位于第一传送带(11)上方,且此限高板(13)与传送带之间的距离大于H3且小于H2,所述限高板(13)的摩擦系数小于第一传送组件(1)传送带的摩擦系数,位于限高板(13)前端面处的第一传送带(11)通过一第一滑槽(5)与第二传送组件(2)连接,用于将未通过限高板(13)的高度为H2的零件(10)送至第二传送组件(2),所述限高板(13)靠近第一滑槽(5)的一端向远离调整板(12)的一侧倾斜;
位于所述限高板(13)后方的第一传送组件(1)后端通过一第二滑槽(4)与第二传送组件(2)连接,用于将通过限高板(13)的高度为H3零件(10)送至第二传送组件(2),所述第二滑槽(4)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丹马云华杨煜文李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森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