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盘插入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167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U盘插入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包括:供电单元、电感L2、隔离单元、升压单元、开关单元、USB插座和与USB插座连接的U盘数据处理器;供电单元连接升压单元的输入端,升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隔离单元的第一端,供电单元还经电感L2连接隔离电路的第一端;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隔离单元的第二端,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USB插座的第一管脚,开关单元的第三端连接升压单元的使能端。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降低能耗,延长电池使用时间。

A U disk insertion detection circuit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盘插入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U盘检测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U盘插入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一般的考勤门禁设备等电子设备一般都会有USB接口,使用者可以通过U盘上传和下载数据,数据包括用户的照片、指纹、考勤数据、门禁数据等。现有的考勤门禁设备由于应用的广泛,不再像传统的考勤设备一样,需要固定在一个稳定的场地,会有移动的模式存在。而如果有是移动考勤机,就不能直接接外部供电,一般都需要内置电池来给设备供电。目前的主流的锂电池为3.7--4.2V。而U盘的正常工作电压为5V。为了能够正常给U盘供电,往往需要锂电池的输出电压做升压处理,使其升到5V,才能给U盘提供正常的动作电压。另一方面锂电池的成本会随着容量的加大会提高。为了节省整机成本,一般都是配置容量不大的电池。这种情况下,如果一直给升压单元工作,会一直损耗电池的电量,造成电池一下子消耗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U盘插入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U盘插入检测电路,包括:供电单元、电感L2、隔离单元、升压单元、开关单元、USB插座和与所述USB插座连接的U盘数据处理器;所述供电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升压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U盘数据处理器,所述升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隔离单元的第一端,所述供电单元还经所述电感L2连接所述隔离电路的第一端;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隔离单元的第二端,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USB插座的第一管脚,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升压单元的使能端。优选地,所述开关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开关管。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开关管包括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USB插座的第一管脚;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所述隔离电路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升压单元的使能端;和/或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USB插座的第一管脚;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所述隔离电路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升压单元的使能端。优选地,所述开关单元还包括电阻R43和电容C5;所述三极管Q4和/或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经所述电阻R43接地,所述三极管Q4和/或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还经所述电容C5接地。优选地,所述隔离电路包括二极管D6,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感L2,所述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优选地,所述升压单元包括升压芯片U2,电阻R40和电阻R41,所述升压芯片U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供电单元,所述升压芯片U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隔离单元的第一端,所述升压芯片U2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三端,所述电阻R40和所述电阻R41串联连接后一端连接所述隔离单元的第二端、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40和所述电阻R41的串联节点连接所述升压芯片U2的第四端。优选地,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电池组BAT1,所述电池组BAT1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感L2,所述电池组BAT1的负极接地。优选地,所述U盘数据处理器包括处理器芯片U8,所述处理器芯片U8的型号为STM32F050。本技术还构造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面任意一项所述的U盘插入检测电路。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移动考勤机。。实施本技术的一种U盘插入检测电路及电子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降低能耗,延长电池使用时间。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U盘插入检测电路的逻辑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U盘插入检测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U盘插入检测电路另一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一种U盘插入检测电路第一实施例中,包括:供电单元10、电感L2、隔离单元20、升压单元30、开关单元40、USB插座50和与USB插座50连接的U盘数据处理器60;供电单元10分别连接升压单元30的输入端和U盘数据处理器60,升压单元30的输出端连接隔离单元20的第一端,供电单元10还经电感L2连接隔离电路的第一端;开关单元40的第一端连接隔离单元20的第二端,开关单元40的第二端连接USB插座50的第一管脚,开关单元40的第三端连接升压单元30的使能端;USB插座50的第四管脚接地,USB插座50的第二管脚和第三管脚分别连接U盘数据处理器60。具体的,U盘通过USB插座50接入电路,在U盘插入USB插座50接入电路之前,开关单元40与USB插座50连接的第二端为高阻状态,开端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三端被关断,升压单元30的使能端的电平为低电平,升压单元30为不工作状态,此时供电单元10通过隔离单元20输出电压不被升压为U盘工作电压。当U盘通过USB插座50接入电路时,USB插座50管脚连接,其由于U盘内部电路形成回路,开关单元40第一端电压高于第二端电压,使开关单元40导通,即开关单元40的第一端和第三端导通,升压单元30的使能端电平为高电平,升压单元30开始工作,升压单元30的输入端连接供电单元10,其输出端连接隔离单元20,使得在隔离单元20的第二端输出5V电压,该5V电压通过USB插座50给U盘供电,使U盘正常工作。可选的,开关单元40包括至少一个开关管。具体的,开关单元40可以采用一个或者多个开关管,通过开关管实现开关作用。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至少一个开关管包括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USB插座50的第一管脚;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别连接隔离电路的第二端,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升压单元30的使能端;和/或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USB插座50的第一管脚;三极管Q5的发射极分别连接隔离电路的第二端,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升压单元30的使能端。具体的,开关管可以包括两个三极管,分别为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其中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均为NPN型三极管,在U盘插入USB插座50时,由于其发射极电压高于基极,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就导通了,其集电极输出电压也为高电平,使升压单元30工作,升压单元30输出的5V电压经导通的发射极和基极,通过USB插座50给U盘供电。可以理解,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可以只有任意一个,也可以两个同时存在。可选的,开关单元40还包括电阻R43和电容C5;三极管Q4和/或三极管Q5的集电极经电阻R43接地,三极管Q4和/或三极管Q5的基极还经电容C5接地。具体的,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的发射极经电阻R43接地,在U盘未插入时,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均不导通,其发射极电平经电阻R43拉低,升压单元30使能端为低电平。可选的,隔离电路包括二极管D6,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电感L2,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开关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盘插入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单元、电感L2、隔离单元、升压单元、开关单元、USB插座和与所述USB插座连接的U盘数据处理器;/n所述供电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升压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U盘数据处理器,所述升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隔离单元的第一端,所述供电单元还经所述电感L2连接所述隔离单元的第一端;/n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隔离单元的第二端,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USB插座的第一管脚,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升压单元的使能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盘插入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单元、电感L2、隔离单元、升压单元、开关单元、USB插座和与所述USB插座连接的U盘数据处理器;
所述供电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升压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U盘数据处理器,所述升压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隔离单元的第一端,所述供电单元还经所述电感L2连接所述隔离单元的第一端;
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隔离单元的第二端,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二端连接所述USB插座的第一管脚,所述开关单元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升压单元的使能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盘插入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开关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盘插入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开关管包括三极管Q4和三极管Q5;
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USB插座的第一管脚;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所述隔离电路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升压单元的使能端;和/或
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USB插座的第一管脚;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分别连接所述隔离电路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升压单元的使能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盘插入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还包括电阻R43和电容C5;所述三极管Q4和/或所述三极管Q5的集电极经所述电阻R43接地,所述三极管Q4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控智慧广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