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去除油道侧交孔口披锋的专用工具,其主要包括手柄、铜套筒、铁丝、扣件、铰刀;所述铜套筒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导槽,铜套筒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铁丝嵌套在铜套筒内,铁丝的另一端与所述铰刀连接;所述扣件包括导套、环箍、弹簧片;所述导套活动嵌套在铜套筒上,导套上设置有与铜套筒的导槽相适应的开口槽;所述弹簧片设置在导套的开口槽之中,弹簧片的一端固定在导套侧壁上,另一端沿开口槽嵌入到导套内;所述环箍活动嵌套在导套外壁上;所述扣件用于将铁丝滑动固定在铜套筒之中。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有效地根除干净侧交孔内翻披锋,保证气缸体油道清洁度,降低生产成。
A special tool for removing the sharp edge of the side cross port of the oil pass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除油道侧交孔口披锋的专用工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去除油道侧交孔口披锋的专用工具。
技术介绍
在发动机气缸体中,主轴承孔的斜油道孔与凸轮轴孔处于侧交状态,在凸轮轴孔精镗后,此侧交孔披锋容易被被挤压内翻,最终造成电解失效。不能根除干净侧交孔内翻披锋,则代表着气缸体油道清洁度清理不合格,造成的返工成本损失较大。再者,油道侧交孔口的披锋,清理比较困难,使用毛刷清理时,发生左右翻边,清理效果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专用清理工具来针对性解决侧交孔口披锋清理困难的问题。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去除油道侧交孔口披锋的专用工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去除油道侧交孔口披锋的专用工具,其包括手柄、铜套筒、铁丝、铰刀;所述铜套筒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导槽,铜套筒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铁丝嵌套在铜套筒内,铁丝的另一端与所述铰刀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扣件,所述扣件包括导套、环箍、弹簧片;所述导套活动嵌套在铜套筒上,导套上设置有与铜套筒的导槽相适应的开口槽;所述弹簧片设置在导套的开口槽之中,弹簧片的一端固定在导套侧壁上,另一端沿开口槽嵌入到导套内;所述环箍活动嵌套在导套外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导槽沿径向方向贯通铜套筒的圆周侧壁。进一步地,铜套筒与手柄呈T形连接。进一步地,环箍的环形中部设置有一个压紧块,所述压紧块上设置有一个楔角;环箍嵌套在导套上之后,所述压紧块卡在铜套筒的导槽之中。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片呈Z形。进一步地,所述手柄采用圆柱形金属管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采用手柄、铜套筒、铁丝、铰刀的连接设计,结构简单,制作的材料只需要铜、铁和小铰刀即可,且容易加工。(2)本技术去除油道侧交孔口披锋的专用工具体型较小,可以清理较小的孔,铁丝头部的铰刀能够有效去除孔内的披锋,保证机体的精度要求,且不会在机体上留下残渣。(3)本技术的扣件,有效利用弹簧片、导套、环箍的作用,将铁丝压紧在铜套筒之中;所述扣件还可以在铜套筒的导槽上来回移动,控制着铁丝伸出铜套筒的长度。(4)压紧块卡在铜套筒的导槽之中,作为一个滑块的作用使扣件在导槽上滑动;其次有效压紧弹簧片,压紧块上的楔角引导着弹簧片嵌入压紧块与铁丝之间的间隙,使弹簧片也能紧压铁丝;最终地,所述压紧块卡在开口槽和导槽之中,实现扣件在铜套筒上的周向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去除油道侧交孔口披锋的专用工具结构示意图A;图2是去除油道侧交孔口披锋的专用工具结构示意图B;图3是去除油道侧交孔口披锋的专用工具结构示意图C;图4是本技术专用工具的局部视图I;图5是本技术专用工具的局部视图II;图6是本技术专用工具的扣件结构示意图A;图7是本技术专用工具的扣件结构示意图B。附图标记:1.手柄;2.铜套筒;3.铁丝;4.铰刀;5.导套;6.环箍;7.弹簧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上”、“下”方向皆以相应附图的位置为基准。这些用来限制方向的词语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不代表对本技术具体技术方案的限制。除非特别说明,附图标记中相同的标号所代表的为同一种结构。如附图1、2、3所示,本技术一种去除油道侧交孔口披锋的专用工具,其包括手柄1、铜套筒2、铁丝3、铰刀4;所述铜套筒2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导槽,所述导槽沿径向方向贯通铜套筒2的圆周侧壁;如图2,铜套筒2的导槽右部封闭,实现限位作用,铜套筒2一端与所述手柄1呈T形连接;手柄1采用圆柱形金属管件,此金属管件为不锈钢管,有效减轻工具的重量;所述铁丝3嵌套在铜套筒2内,铁丝3的另一端与所述铰刀4通过焊接方式连接,铜套筒2套在铁丝3外,铜比较软可以保护机体在清理披锋时不被铁丝3刮伤。此专用工具采用手柄1、铜套筒2、铁丝3、铰刀4的连接设计,结构简单,制作的材料只需要铜、铁和小铰刀即可,且容易加工;工具整体体型较小,可以清理较小的孔,铁丝3头部的铰刀4能够有效去除孔内的披锋,保证机体的精度要求,且不会在机体上留下残渣。此专用工具还包括扣件,如图4、图5所示,图4和图5分别为扣件压紧铁丝3和松开铁丝3时的两种状态局部放大视图,所述扣件包括导套5、环箍6、弹簧片7;所述导套5活动嵌套在铜套筒2上。如图6、7所示导套5上设置有与铜套筒2上的导槽相适应的开口槽;所述弹簧片7呈Z形,设置在导套5的开口槽之中,弹簧片7的一端固定在导套5侧壁上,另一端沿开口槽嵌入到导套5内;所述环箍6活动嵌套在导套5外壁上。扣件有效利用导套5、环箍6、弹簧片7的作用,将铁丝3压紧在铜套筒2之中;所述扣件还可以在铜套筒2的导槽上来回移动,控制着铁丝3伸出铜套筒2的长度。如图5、7所示,所述环箍6的环形中部设置有一个压紧块,所述压紧块上设置有一个楔角;环箍6嵌套在导套5上之后,所述压紧块卡在铜套筒2的导槽之中,作为一个滑块的作用使扣件在导槽上滑动,其次有效压紧弹簧片,压紧块上的楔角引导着弹簧片7嵌入压紧块与铁丝3之间的间隙,使弹簧片7也能紧压铁丝3;最终地,所述压紧块卡在开口槽和导槽之中,实现扣件在铜套筒2上的周向固定。扣件使用时,如图4、5所示,导套5与环箍6松开,弹簧片7则返回常态(图5),此时,将铁丝3套入到铜套筒2之中,铁丝3与压紧块之间存在一定间隙,然后滑动导套5,同时带动弹簧片7运动,而环箍6被限位在导槽右端,在压紧块楔角的导向作用下,弹簧片嵌入到铁丝3与压紧块之间的间隙中,达到压紧铁丝的目的。铁丝3被压紧后如图4所示,铁丝3、导套5、环箍6、弹簧片7之间相对固定,扣件整体在导槽上滑动时,铁丝3也跟着一起移动。工具使用时,员工手握住手柄1,将有铰刀4的那一头放进油道孔侧交口位置,快速转动并来回往复3到5次,然后取出,并检查效果。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除油道侧交孔口披锋的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铜套筒、铁丝、铰刀;所述铜套筒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铁丝嵌套在铜套筒内,铁丝的另一端与所述铰刀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除油道侧交孔口披锋的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铜套筒、铁丝、铰刀;所述铜套筒一端与所述手柄连接;所述铁丝嵌套在铜套筒内,铁丝的另一端与所述铰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油道侧交孔口披锋的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扣件,所述扣件包括导套、环箍、弹簧片;所述导套活动嵌套在铜套筒上;所述弹簧片设置在导套的开口槽之中,弹簧片的一端固定在导套侧壁上,另一端沿开口槽嵌入到导套内;所述环箍活动嵌套在导套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油道侧交孔口披锋的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筒上沿轴向方向设置有导槽;所述导槽沿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一庆,彭洁梅,严明,王鹏,彭雄业,陈家访,刘锦,林盛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