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中明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低压重力浇筑的复合升液硬模的金属铸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998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低压重力浇筑的复合升液硬模的金属铸造模具,其结构包括:滤液刮槽、液压连杆架、滑垫板、上分型盖块、浇筑升液槽筒、下分型座块、脱模衬板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运用浇筑升液槽筒与下分型座块相配合,形成低压重力抽吸效果,使顶部浮动的液位可以在单瓣压液缸内贴壁沉降反冲,方便上下分型面合模的气压风冷内部薄度,且低压升液反冲形成一个活塞压力内热作用,保障内流道金属液的液态稳定性,避免结块堵塞浇道立杆架,提升整体低压重力沉降的连通升压效果,让脱模衬板槽在浇道底部连通形成一个平衡气压的指标稳定操作,保障金属铸造的成型物件脱模完成度,也养护顶针杆与司筒推座的性能,配合反冲气流形成柔性包裹脱模效果。

A kind of metal casting mould based on low pressure gravity pou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低压重力浇筑的复合升液硬模的金属铸造模具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低压重力浇筑的复合升液硬模的金属铸造模具,属于模具领域。
技术介绍
金属铸造模具是对金属浇筑成型的加工设备,方便在模具槽内塑型且精准压合,保障批量生产时开合模具输出连供效果,也提升模具对高硬度金属加工的便捷操作,目前技术公用的待优化的缺点有:金属铸造的强度极高,需要对金属液快速冷却前进行塑型压模操作,但往往上下合模过程中会由于挤压缝内空气造成风冷压力,而对金属液顶层面预先冷却,导致低温液流深度配合高位风冷加厚了铸造尺寸量,从而对成品内槽置物储液造成容积数值的偏差,致使成型的金属件内槽膨大厚重,降低成型金属物件的使用效率,也对后期顶针司筒脱模造成厚度压推的干扰,这样会造成厚重高硬度金属面对针体的压折形变,损耗模具内架部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低压重力浇筑的复合升液硬模的金属铸造模具,以解决金属铸造的强度极高,需要对金属液快速冷却前进行塑型压模操作,但往往上下合模过程中会由于挤压缝内空气造成风冷压力,而对金属液顶层面预先冷却,导致低温液流深度配合高位风冷加厚了铸造尺寸量,从而对成品内槽置物储液造成容积数值的偏差,致使成型的金属件内槽膨大厚重,降低成型金属物件的使用效率,也对后期顶针司筒脱模造成厚度压推的干扰,这样会造成厚重高硬度金属面对针体的压折形变,损耗模具内架部件质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低压重力浇筑的复合升液硬模的金属铸造模具,其结构包括:滤液刮槽、液压连杆架、滑垫板、上分型盖块、浇筑升液槽筒、下分型座块、脱模衬板槽,所述浇筑升液槽筒插嵌在上分型盖块与下分型座块的左侧并且相互垂直,所述上分型盖块通过脱模衬板槽与下分型座块机械连接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滑垫板紧贴于上分型盖块的前侧,所述滤液刮槽与液压连杆架机械连接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滤液刮槽安装于上分型盖块的右侧,所述浇筑升液槽筒设有深径槽筒、单瓣压液缸、浇道立杆架、反冲弧轨槽、升液活塞管、弹簧筒、顶针杆、司筒推座,所述单瓣压液缸安装于深径槽筒的右上角,所述深径槽筒与司筒推座活动连接,所述弹簧筒通过顶针杆与司筒推座机械连接并且轴心共线,所述升液活塞管插嵌在弹簧筒的底部下并且相互贯通,所述升液活塞管与浇道立杆架分别安设在反冲弧轨槽的左右上角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深径槽筒插嵌在上分型盖块与下分型座块的左侧并且相互垂直。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瓣压液缸由回旋活塞架、单瓣阀口、压液槽缸组成,所述回旋活塞架安装于单瓣阀口的右侧并且轴心共线,所述单瓣阀口焊接在压液槽缸的内部并且相互贯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旋活塞架由折角架杆、弓字内杆、配重架块、框槽活塞块组成,所述折角架杆插嵌在弓字内杆的顶部上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弓字内杆与配重架块扣合在一起,所述框槽活塞块嵌套于折角架杆的底部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浇道立杆架由立杆通管、浇道轮阀口、斜架窄道组成,所述浇道轮阀口与斜架窄道焊接成一体并且相互贯通,所述浇道轮阀口嵌套于立杆通管的左侧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浇道轮阀口由轴套辊杆、旋桨叶板、轮槽体、梯形截流板组成,所述轮槽体与轴套辊杆嵌套成一体并且轴心共线,所述梯形截流板与旋桨叶板均安装于轮槽体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冲弧轨槽由内弧槽道、球压磨板架、反冲弯槽组成,所述内弧槽道紧贴于反冲弯槽的顶面上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所述球压磨板架与反冲弯槽活动连接,所述内弧槽道与反冲弯槽轴心共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压磨板架由加强筋板、磨砂弧板、滚珠月牙槽、球壳体组成,所述加强筋板安装于磨砂弧板的内部并且处于同一弧面上,所述磨砂弧板与滚珠月牙槽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滚珠月牙槽与球壳体为一体结构并且轴心共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液活塞管由提取管、回旋活塞架、柱塞块组成,所述提取管与回旋活塞架机械连接轴心共线,所述柱塞块紧贴于提取管的左下角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旋活塞架由弯杆撑架板、中通轴杆、活塞框块、拉丝阻尼块组成,所述弯杆撑架板与中通轴杆焊接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竖直面上,所述中通轴杆垂直贯穿活塞框块的内部并且轴心共线,所述拉丝阻尼块与活塞框块扣合在一起并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重架块为左右带凹槽厚块中间轴带相扣的配重架结构,方便左右锁止均匀平衡配重再配合上下气旋流体翻转形成压液输入浇筑操作效果,增大摩擦内热避免金属液凝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梯形截流板为边侧带波纹带的梯形板块结构,方便上下交叉翻动梯形板扰流斜面波纹引入浇道窄管口,连通整体铸造的模具槽面,提高流体薄面覆盖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筋板为上端两侧带圆片中间带短杆的加强筋架结构,方便上下对撑的同时,形成弧槽板块的分节均匀受力面划分效果,保障弧面摩擦压力的热传递高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弯杆撑架板为折角板槽内带加强筋弯杆插接抗扭断的撑架板结构,且高低位左上角和右下角倾斜架设,形成偏转活塞时的阻力增强效果,方便提取升液时的低压重力反冲操作。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低压重力浇筑的复合升液硬模的金属铸造模具,工作人员通过将金属液导入滤液刮槽推压液压连杆架、滑垫板使导流给上分型盖块边侧的浇筑升液槽筒中,通过下分型座块与脱模衬板槽锁扣深径槽筒连通浇道立杆架形成低位铸造模槽升液塑型操作效果,让金属液通过单瓣压液缸的回旋活塞架推压流体进入单瓣阀口与压液槽缸内,然后由于折角架杆插接弓字内杆与框槽活塞块,使配重架块张力承重压液往复回旋运动时,将金属液下排给反冲弧轨槽的内弧槽道与反冲弯槽内,通过球压磨板架的加强筋板带动磨砂弧板配合滚珠月牙槽与球壳体滚动摩擦内热,持续保障金属液的抗凝固性,使金属液溢返后的流体通过升液活塞管的提取管流入回旋活塞架中,通过弯杆撑架板带动中通轴杆插接活塞框块与拉丝阻尼块偏转回旋,使活塞的升降往复运动提升液位,保障溢返液压力形成上提的气动性,给弹簧筒与顶针杆加注脱模时的推升力给司筒推座,方便配合整体分型面达到脱模效果,且运用低压重力浇筑的复合升液硬模铸造,使金属浇筑模具的抗损耗率降低,柔性脱模保障物料完整度增强。本专利技术操作后可达到的优点有:运用浇筑升液槽筒与下分型座块相配合,通过下分型座块在深径槽筒底部浇筑时通过反冲弧轨槽与升液活塞管复合升液形成低压重力抽吸效果,使顶部浮动的液位可以在单瓣压液缸内贴壁沉降反冲,方便上下分型面合模的气压风冷内部薄度,且低压升液反冲形成一个活塞压力内热作用,保障内流道金属液的液态稳定性,避免结块堵塞浇道立杆架,提升整体低压重力沉降的连通升压效果,让脱模衬板槽在浇道底部连通形成一个平衡气压的指标稳定操作,保障金属铸造的成型物件脱模完成度,也养护顶针杆与司筒推座的性能,配合反冲气流形成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低压重力浇筑的复合升液硬模的金属铸造模具,其结构包括:滤液刮槽(1)、液压连杆架(2)、滑垫板(3)、上分型盖块(4)、浇筑升液槽筒(5)、下分型座块(6)、脱模衬板槽(7),其特征在于:/n所述浇筑升液槽筒(5)插嵌在上分型盖块(4)与下分型座块(6)的左侧,所述上分型盖块(4)通过脱模衬板槽(7)与下分型座块(6)机械连接,所述滑垫板(3)紧贴于上分型盖块(4)的前侧,所述滤液刮槽(1)与液压连杆架(2)机械连接,所述滤液刮槽(1)安装于上分型盖块(4)的右侧;/n所述浇筑升液槽筒(5)设有深径槽筒(5A)、单瓣压液缸(5B)、浇道立杆架(5C)、反冲弧轨槽(5D)、升液活塞管(5E)、弹簧筒(5F)、顶针杆(5G)、司筒推座(5H);/n所述单瓣压液缸(5B)安装于深径槽筒(5A)的右上角,所述深径槽筒(5A)与司筒推座(5H)活动连接,所述弹簧筒(5F)通过顶针杆(5G)与司筒推座(5H)机械连接,所述升液活塞管(5E)插嵌在弹簧筒(5F)的底部下,所述升液活塞管(5E)与浇道立杆架(5C)分别安设在反冲弧轨槽(5D)的左右上角,所述深径槽筒(5A)插嵌在上分型盖块(4)与下分型座块(6)的左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低压重力浇筑的复合升液硬模的金属铸造模具,其结构包括:滤液刮槽(1)、液压连杆架(2)、滑垫板(3)、上分型盖块(4)、浇筑升液槽筒(5)、下分型座块(6)、脱模衬板槽(7),其特征在于:
所述浇筑升液槽筒(5)插嵌在上分型盖块(4)与下分型座块(6)的左侧,所述上分型盖块(4)通过脱模衬板槽(7)与下分型座块(6)机械连接,所述滑垫板(3)紧贴于上分型盖块(4)的前侧,所述滤液刮槽(1)与液压连杆架(2)机械连接,所述滤液刮槽(1)安装于上分型盖块(4)的右侧;
所述浇筑升液槽筒(5)设有深径槽筒(5A)、单瓣压液缸(5B)、浇道立杆架(5C)、反冲弧轨槽(5D)、升液活塞管(5E)、弹簧筒(5F)、顶针杆(5G)、司筒推座(5H);
所述单瓣压液缸(5B)安装于深径槽筒(5A)的右上角,所述深径槽筒(5A)与司筒推座(5H)活动连接,所述弹簧筒(5F)通过顶针杆(5G)与司筒推座(5H)机械连接,所述升液活塞管(5E)插嵌在弹簧筒(5F)的底部下,所述升液活塞管(5E)与浇道立杆架(5C)分别安设在反冲弧轨槽(5D)的左右上角,所述深径槽筒(5A)插嵌在上分型盖块(4)与下分型座块(6)的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低压重力浇筑的复合升液硬模的金属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瓣压液缸(5B)由回旋活塞架(5B1)、单瓣阀口(5B2)、压液槽缸(5B3)组成,所述回旋活塞架(5B1)安装于单瓣阀口(5B2)的右侧,所述单瓣阀口(5B2)焊接在压液槽缸(5B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低压重力浇筑的复合升液硬模的金属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旋活塞架(5B1)由折角架杆(5B11)、弓字内杆(5B12)、配重架块(5B13)、框槽活塞块(5B14)组成,所述折角架杆(5B11)插嵌在弓字内杆(5B12)的顶部上,所述弓字内杆(5B12)与配重架块(5B13)扣合在一起,所述框槽活塞块(5B14)嵌套于折角架杆(5B11)的底部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低压重力浇筑的复合升液硬模的金属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道立杆架(5C)由立杆通管(5C1)、浇道轮阀口(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中明
申请(专利权)人:彭中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