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世杰专利>正文

一种可反向注塑避免气纹产生的模具挤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9969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精密铸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反向注塑避免气纹产生的模具挤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侧壁处开设有卡口,卡口处贯穿有通道管,通道管的内端延伸至外壳的内部,外壳的内部贯穿有软壳,软壳的侧壁内贯穿有支撑架,支撑架处贯穿有固定扣,固定扣的侧壁处贯穿有拉伸弹簧,所述通道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软管。将原料先覆盖住软壳的底部,再由内至外贯穿软壳的内部,避免了传统从上至下浇灌时产生的死角部位的气泡难以被清理的问题,原料在软壳的内部向外挤出,原料上升时挤压支撑架,原料的密度增加,将支撑架挤压出至顶部,原料的轴心处的空隙逐渐缩小,避免气泡进入至其中产生气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反向注塑避免气纹产生的模具挤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密铸件
,具体为一种可反向注塑避免气纹产生的模具挤压装置。
技术介绍
精密铸造在制作时,其主模型的外形与最终制品的近视,通过模具将其主模型的大致外观制作出来,再对已成型的主模型进行细致打磨,利用砂轮等锋利且磨削面应力小的砂轮对铸造品的细小夹角处进行磨削。浇铸所需的原料从挤压管内挤出,挤压管的出口处正对着模具的上口处,可将原料进行挤入至模具内部,原料最先出来的那部分会首先进入模具的内部底侧与其贴合,由于原料具有一定的浓度,因此在刚滴下时会首先聚集在模具的底部轴心处,随着模具内部堆积的原料越来越多,气体来不及挤压出去,就已经延伸至模具的内壁处,就会使在模具内部和原料之间夹杂着的气体无法挤出,来不及挤出的气体被推移至模具内壁处,会易使成型之后的模具侧壁处产生气纹。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铸件生产过程中避免气纹产生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反向注塑避免气纹产生的模具挤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滑动圈,滑动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反向注塑避免气纹产生的模具挤压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滑动圈(2),滑动圈(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3),所述外壳(1)的顶部侧壁处开设有卡口(4),卡口(4)处贯穿有通道管(5),通道管(5)的内端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外壳(1)的内部贯穿有软壳(9),软壳(9)的侧壁内贯穿有支撑架(6),支撑架(6)处贯穿有固定扣(7),固定扣(7)的侧壁处贯穿有拉伸弹簧(8),所述支撑架(6)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板(10),所述通道管(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软管(12),软管(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柱(13),活动柱(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活动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反向注塑避免气纹产生的模具挤压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滑动圈(2),滑动圈(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3),所述外壳(1)的顶部侧壁处开设有卡口(4),卡口(4)处贯穿有通道管(5),通道管(5)的内端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外壳(1)的内部贯穿有软壳(9),软壳(9)的侧壁内贯穿有支撑架(6),支撑架(6)处贯穿有固定扣(7),固定扣(7)的侧壁处贯穿有拉伸弹簧(8),所述支撑架(6)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支撑板(10),所述通道管(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软管(12),软管(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柱(13),活动柱(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活动板(14),活动板(14)的侧壁活动安装于滑动圈(2)的内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反向注塑避免气纹产生的模具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管(5)的内端位于软壳(9)与外壳(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反向注塑避免气纹产生的模具挤压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张世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