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回路冷凝器,其冷凝区由若干依次排列的冷凝单元构成,每个冷凝单元具有用以流入和流出制冷工质的进口和出口各一个,其构成一个独立的制冷工质循环回路。所述多回路冷凝器的各冷凝单元能够根据需要以相邻间隔的顺序通过其进、出口接入空调机不同制冷单元的制冷回路,因而能适用于具有多个制冷单元的空调机,达到各制冷单元冷量分配均衡、提高热交换效率、实现透明融霜的有益效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空调设备的多回路冷 凝器。技术背景冷凝器是空调机的主要部件之一,制冷工质与冷却介质在它的冷凝区 内进行热交换。冷凝器的冷凝区由众多的盘管和散热片组成,许多散热片 相互间隔且互不接触地设置于冷凝区内,所述盘管往复迂回地横向穿越散 热片,形成一个单一的曲折盘绕的管路,盘管与散热片构成紧密连接的热 传导整体。流经盘管内的制冷工质(如氟里昂)和流经散热片之间的冷却 介质(如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往空调用的冷水机组均采用由一个压縮机、 板式换热器、冷凝器、水泵和节流阀组成的独个单元的单一制冷回路,其 压縮机的马达功率有限,适用的温控面积较小。随着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家庭住宅面积逐渐扩大,所使用的空调系 统的制冷量也就必须随之不断增大,即空调设备的功率必须提高。然而目 前采用单台压縮机构成的具有单一制冷单元的家用空调机,由于受到民用 电网、单台设备功率等因素约束,其无法采用超大制冷量的压縮机,即使 采用了大制冷量的压縮机,其大功率马达的频繁起动会对民用电网产生巨 大冲击并增加耗电。因而用两台或多台压縮机构成多制冷单元空调机的设 想被提了出来,这样可以用若干小功率马达来替代单台大功率马达。在这 样的空调机中如果将目前单一制冷单元的冷凝器简单地组合在一起使用,则必将形成各制冷单元冷量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因而必须开发适用于多制冷单元空调机的冷凝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冷凝器的不足,提供一种 适用于多制冷单元空调机的多回路冷凝器,其能够保证运行时同一空调机 中各制冷单元的冷量分配均衡。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回路冷凝器,包括有冷凝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区由若干 依次排列的冷凝单元构成,每个冷凝单元具有用以流入和流出制冷工质的 进口和出口各一个,其构成一个独立的制冷工质循环回路。本技术所述多回路冷凝器的各冷凝单元以相邻间隔的顺序通过 其进、出口接入不同单元的制冷回路,该冷凝单元由相互间隔的一组散热 片和横向穿越该散热片的一盘管所组成,该盘管的首端连接于该冷凝单元 的进口 ,其尾端连接于该冷凝单元的出口 ,其往复迂回地穿越所述散热片。与现有冷凝器不同,本技术所述多回路冷凝器设置有多个依次排 列的冷凝单元,每个冷凝单元就是一个独立的制冷工质循环回路,因而各 相邻的冷凝单元能够根据需要间隔轮序地接入多制冷单元空调机的不同 单元的制冷回路,换言之,该空调机不同制冷单元的制冷回路所接入的各 冷凝单元在所述多回路冷凝器的冷凝区上是间隔排列的,因此这就使得各 不同制冷单元在冷凝区上的热量交换达到均匀,从而达到各制冷单元冷量 分配均衡的效果。如果只启动单个制冷单元运行,其制冷回路所接入的数 个冷凝单元在冷凝区中是间隔地平均分布的,因此它的热交换也是均匀的,所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单个制冷单元运行时的冷量,从而大幅度提高 单制冷单元运行时的能效比。此外,由于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所以霜冻被 制止在萌芽状态,从而大大縮短了融霜过程以真正实现透明融霜。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和图2所示的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示多回路冷凝器包括 有冷凝区01,该冷凝区01由若干冷凝单元1构成,这些冷凝单元1在冷 凝区01中连续地依次排列,每个冷凝单元1都构成一个独立的制冷工质 循环回路。每个冷凝单元1由一组散热片13和一盘管14所组成;该散热 片13均匀地设置于冷凝区01内,其彼此相隔一定间距且互不接触以充分 接触冷却介质,如空气;该盘管14往复迂回地横向穿越所有散热片13, 形成一条曲折盘绕的管路;盘管14与散热片13紧密连接形成一个热传导 整体。所述冷凝单元1具有一个进口 11和一个出口 12,所述盘管14的 首端连接于该进口ll,其尾端连接于该出口12;制冷工质,如氟里昂自 进口ll流入后,经过盘管14从出口 12流出,从而完成与冷却介质的热 交换。整个冷凝区Ol在近两端处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架02上,用以与空 调机的机架连接固定。作为一个独立的制冷工质循环回路,各冷凝单元1能够根据需要按照 相邻间隔的轮流顺序,通过其进出口 11和12接入空调机不同制冷单元的制冷回路。例如,当空调机为双单元时,顺序为奇数的冷凝单元1的各进口 ll和出口 12分别与第一制冷单元回路中的压縮机和板式换热器相连, 顺序为偶数的冷凝单元l的各进口 ll和出口 12分别与第二制冷单元回路 中的压縮机和板式换热器相连;当空调机为三单元时,则第l、 4、 7…… (l+3n,n为包含0的自然数)冷凝单元1接入第一制冷单元的制冷回路, 第2、 5、 8……(2+3n)冷凝单元1接入第二制冷单元的制冷回路,第3、 6、 9……(3n)冷凝单元1接入第三制冷单元的制冷回路;多制冷单元的 接入方法依此类推,这样就使不同制冷单元的制冷回路所接入的各冷凝单 元1在所述冷凝区01上是按轮流顺序间隔排列的,或者说,相邻的两个 冷凝单元1接入了不同单元的制冷回路,由此达到了不同制冷单元的冷凝 单元1在冷凝区01上是均匀分布的效果。依照上述方法,所述多回路冷 凝器可在多制冷单元空调机的冷水机组上安装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多回路冷凝器应用于具有多制冷单元的空 调机时,不同单元制冷回路所接入的各冷凝单元1在冷凝区01上实现了 间隔排列、均匀分布,从而达到了各制冷单元热量交换均匀、冷量分配均 衡的有益效果,同时有利于冷凝器提高热交换效率和空调机实现透明融 霜。权利要求1. 一种多回路冷凝器,包括有冷凝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区由若干依次排列的冷凝单元构成,每个冷凝单元具有用以流入和流出制冷工质的进口和出口各一个,其构成一个独立的制冷工质循环回路。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回路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冷 凝单元以相邻间隔的顺序通过其进、出口接入不同单元的制冷回路。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回路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冷凝单元由相互间隔的一组散热片和横向穿越该散热片的一盘管所组 成,该盘管的首端连接于该冷凝单元的进口,其尾端连接于该冷凝单元 的出口。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回路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 往复迂回地穿越所述散热片。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回路冷凝器,其冷凝区由若干依次排列的冷凝单元构成,每个冷凝单元具有用以流入和流出制冷工质的进口和出口各一个,其构成一个独立的制冷工质循环回路。所述多回路冷凝器的各冷凝单元能够根据需要以相邻间隔的顺序通过其进、出口接入空调机不同制冷单元的制冷回路,因而能适用于具有多个制冷单元的空调机,达到各制冷单元冷量分配均衡、提高热交换效率、实现透明融霜的有益效果。文档编号F25B39/04GK201083456SQ20072007305公开日2008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30日专利技术者邵乃宇 申请人:上海新豪申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回路冷凝器,包括有冷凝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区由若干依次排列的冷凝单元构成,每个冷凝单元具有用以流入和流出制冷工质的进口和出口各一个,其构成一个独立的制冷工质循环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乃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豪申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