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智能打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950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伞具生产设备技术领域,雨伞智能打钉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机体内设有连接控制各部件的控制系统,所述机体上包括有供料装置、供料电机、第一送钉装置、插接装置和插接气缸,所述供料装置包括底板和盖体,下方设有所述第一送钉装置,所述第一送钉装置将铜钉送至所述插接装置上的第二送钉装置,所述插接装置上还设有工位孔,配合冲压杆等装置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雨伞智能打钉机,能够代替传统人工操作,有助于解决现有生产技术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Umbrella intelligent na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伞智能打钉机
本技术涉及伞具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雨伞智能打钉机。
技术介绍
伞笠,是雨伞伞骨尾部重要的部件之一,紧固在伞骨尾部用来封闭伞布与伞骨之间的连接口,防止雨水渗入伞内。目前市场上,常见伞笠的安装结构主要有销钉固定、螺纹连接、冲压紧固等方式,由于采用销钉固定的产品结构较为牢固,行业中很多都采用这种方式安装伞笠。而目前市场上此种方式的加工手段较为落后,需要人工压紧伞笠,然后在伞笠上打孔,再插入销钉敲紧固定。作业人员需要足够娴熟的技术才能工作,且劳动强度较大,生产效率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伞智能打钉机,代替传统人工操作,有助于解决现有生产技术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雨伞智能打钉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显示屏,控制面板下方设有用来控制启停的按钮,所述机体内设有连接控制各部件的控制系统,所述机体上设有用来放置铜钉的供料装置,所述供料装置包括底板和盖体,所述盖体外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一竖直设置的下针轨道;所述盖体靠近所述底板一侧圆周上设有盖体翻边,所述盖体翻边上均设有若干个装料槽,所述供料装置后侧设有供料电机,所述供料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底板和盖体的中心轴线处,与所述底板通过轴承连接,能够带动所述盖体转动,所述转轴一端连接有扭柄,所述扭柄与所述盖体之间设有紧固弹簧;所述供料装置下端设有第一送钉装置,所述第一送钉装置内设有与所述下针轨道对齐设置的堆针轨道,还设有与所述堆针轨道连通的第一移针轨道,所述第一移针轨道一侧设有送钉孔,另一侧还设有第一移针气缸,所述第一移针气缸的第一伸缩杆连接第一移针件,所述第一移针件可横向移动装设在所述第一移针轨道内;所述机体上还设有插接装置,所述插接装置设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固设于所述插接座上,所述插接件设有供伞笠插入的伞笠插孔,所述插接件内设有竖直设置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与所述伞笠插孔连通;所述插接件上方设有工位块,所述工位块上设有两个工位孔,所述工位块一侧设有移位气缸,所述移位气缸能够驱动所述工位块横向移动;所述工位块上方设有插接气缸,所述插接气缸底部的伸缩杆连接有冲压杆,所述冲压杆能够上下竖直移动穿过工位孔和插接孔;所述工位块后侧设有第二送钉装置,所述第二送钉装置通过输送管与所述第一送钉装置连接,通过气动控制能够将铜钉从所述第一送钉装置送至所述第二送钉装置内,所述第二送钉装置后侧设有第二送钉气缸和第二移针件,能够将铜钉从所述第二送钉装置送至工位孔内;所述插接装置上还设有感应装置。优选地,所述底板竖直固定在所述机体上,顶部设有下料斗;所述装料槽贯穿所述盖体翻边,所述盖体一侧与所述轴承的活动部相抵设置,另一侧设有盖体凹槽,所述盖体凹槽用来装设所述紧固弹簧,所述扭柄与所述转轴螺纹连接并压紧所述紧固弹簧。优选地,所述连接板分为相互拼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均为圆弧段结构,能够拼接成一个圆环结构套设在所述盖体外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在下端一侧的拼接处形成所述下针轨道。优选地,所述第二送钉装置内设有竖直设置的落针轨道,所述落针轨道上端通过所述输送管与所述送钉孔连接,所述落针轨道侧壁上设有抽气孔,所述抽气孔通过管道与外部真空泵连接;所述落针轨道底部连通第二移针轨道,所述第二移针轨道水平设置,所述第二移针轨道横截面为扁平结构,长边竖直设置,使得所述铜钉在所述第二移针轨道内能够保持竖直状态;所述第二移针件上设有第二移针推片,所述第二移针推片插入所述第二移针轨道设置,所述第二送钉气缸驱动所述第二移针件横向往复移动,带动所述第二移针推片在所述第二移针轨道内来回运动。优选地,所述插接座上设有移位槽,所述工位块可滑动设于所述移位槽上;所述工位孔包括竖直平行设置的第一工位孔和第二工位孔,所述第一工位孔和第二工位孔均贯穿所述工位块,所述移位气缸驱动所述工位块横向移动来调整所述第一工位孔和所述第二工位孔的位置,以达到与所述冲压杆和所述插接孔处于同一轴线上;所述第二工位孔后侧壁上设有供所述铜钉穿过的出针孔。优选地,所述感应装置为光电感应器,所述伞笠插孔内设有感应孔,所述感应装置通过伞笠插入所述伞笠插孔,在所述感应孔处检测光信号变化,并转化成电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优选地,所述机体一侧还设有稳压阀。有益效果与传统生产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雨伞智能打钉机代替人工操作,所述供料装置用来储放铜钉,所述盖体上的装料槽随所述盖体转动过程中能够高效进行分料送料,通过负压将铜钉从所述第一送钉装置输送到所述所述第二送钉装置内,并利用推片送入插接孔中,完成铜钉的自动送料,伞笠插入所述伞笠插孔中,所述感应装置自动检测,通过调整所述工位孔的位置使得所述冲压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工位孔和所述第二工位孔,达到先打孔再打铜钉两个步骤的自动衔接。本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力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对作业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减少了作业劳动强度,在提高生产的同时也改善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供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送钉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工位孔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送钉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1-机体;11-控制面板;12-按钮;2-供料装置;21-底板;211-底板翻边;212-下料斗;22-盖体;221-盖体翻边;222-装料槽;223-盖体凹槽;23-连接板;231-第一连接板;232-第二连接板;24-扭柄;25-紧固弹簧;26-下针轨道;3-供料电机;31-转轴;32-轴承;4-第一送钉装置;41-堆针轨道;42-第一移针轨道;43-送钉孔;44-第一移针气缸;441-第一伸缩杆;45-第一移针件;451-第一移针推片;5-插接装置;51-插接座;52-移位气缸;521-移位板;53-工位块;531-第一工位孔;532-第二工位孔;533-出针孔;54-插接件;541-伞笠插孔;542-插接孔;55-感应装置;551-感应孔;56-第二送钉装置;561-落针轨道;562-第二移针轨道;563-抽气口;57-第二送钉气缸;58-第二移针件;581-第二移针推片;59-移位槽;6-插接气缸;61-冲压杆;62-定位块;7-铜钉;8-输送管;9-稳压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参见图1至图5,雨伞智能打钉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上设有控制面板11,控制面板11上设有显示屏,用来显示设备参数和运行状态,控制面板11下方设有用来控制启停的按钮12,所述机体1内设有连接控制各部件的控制系统,所述机体1上设有用来放置铜钉7的供料装置2,所述供料装置2包括底板21和盖体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雨伞智能打钉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显示屏,控制面板下方设有用来控制启停的按钮,所述机体内设有连接控制各部件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设有用来放置铜钉的供料装置,所述供料装置包括底板和盖体,所述盖体外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一竖直设置的下针轨道;所述盖体靠近所述底板一侧圆周上设有盖体翻边,所述盖体翻边上均设有若干个装料槽,所述供料装置后侧设有供料电机,所述供料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底板和盖体的中心轴线处,与所述底板通过轴承连接,能够带动所述盖体转动,所述转轴一端连接有扭柄,所述扭柄与所述盖体之间设有紧固弹簧;/n所述供料装置下端设有第一送钉装置,所述第一送钉装置内设有与所述下针轨道对齐设置的堆针轨道,还设有与所述堆针轨道连通的第一移针轨道,所述第一移针轨道一侧设有送钉孔,另一侧还设有第一移针气缸,所述第一移针气缸的第一伸缩杆连接第一移针件,所述第一移针件可横向移动装设在所述第一移针轨道内;/n所述机体上还设有插接装置,所述插接装置设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固设于插接座上,所述插接件设有供伞笠插入的伞笠插孔,所述插接件内设有竖直设置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与所述伞笠插孔连通;所述插接件上方设有工位块,所述工位块上设有两个工位孔,所述工位块一侧设有移位气缸,所述移位气缸能够驱动所述工位块横向移动;所述工位块上方设有插接气缸,所述插接气缸底部的伸缩杆连接有冲压杆,所述冲压杆能够上下竖直移动穿过工位孔和插接孔;所述工位块后侧设有第二送钉装置,所述第二送钉装置通过输送管与所述第一送钉装置连接,通过气动控制能够将铜钉从所述第一送钉装置送至所述第二送钉装置内,所述第二送钉装置后侧设有第二送钉气缸和第二移针件,能够将铜钉从所述第二送钉装置送至工位孔内;所述插接装置上还设有感应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雨伞智能打钉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显示屏,控制面板下方设有用来控制启停的按钮,所述机体内设有连接控制各部件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上设有用来放置铜钉的供料装置,所述供料装置包括底板和盖体,所述盖体外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一竖直设置的下针轨道;所述盖体靠近所述底板一侧圆周上设有盖体翻边,所述盖体翻边上均设有若干个装料槽,所述供料装置后侧设有供料电机,所述供料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底板和盖体的中心轴线处,与所述底板通过轴承连接,能够带动所述盖体转动,所述转轴一端连接有扭柄,所述扭柄与所述盖体之间设有紧固弹簧;
所述供料装置下端设有第一送钉装置,所述第一送钉装置内设有与所述下针轨道对齐设置的堆针轨道,还设有与所述堆针轨道连通的第一移针轨道,所述第一移针轨道一侧设有送钉孔,另一侧还设有第一移针气缸,所述第一移针气缸的第一伸缩杆连接第一移针件,所述第一移针件可横向移动装设在所述第一移针轨道内;
所述机体上还设有插接装置,所述插接装置设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固设于插接座上,所述插接件设有供伞笠插入的伞笠插孔,所述插接件内设有竖直设置的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与所述伞笠插孔连通;所述插接件上方设有工位块,所述工位块上设有两个工位孔,所述工位块一侧设有移位气缸,所述移位气缸能够驱动所述工位块横向移动;所述工位块上方设有插接气缸,所述插接气缸底部的伸缩杆连接有冲压杆,所述冲压杆能够上下竖直移动穿过工位孔和插接孔;所述工位块后侧设有第二送钉装置,所述第二送钉装置通过输送管与所述第一送钉装置连接,通过气动控制能够将铜钉从所述第一送钉装置送至所述第二送钉装置内,所述第二送钉装置后侧设有第二送钉气缸和第二移针件,能够将铜钉从所述第二送钉装置送至工位孔内;所述插接装置上还设有感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伞智能打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竖直固定在所述机体上,顶部设有下料斗;所述装料槽贯穿所述盖体翻边,所述盖体一侧与所述轴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森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方森机械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