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讯模块智能检测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876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讯模块生产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讯模块智能检测生产线,包括机架、输送辊、固定架、检测器、气缸、活动板、推板、收集箱、滑套、导向杆、承托板、滚珠丝杆、滚珠螺母、双头驱动马达和传动齿轮组,所述机架内壁的前后两侧分别与输送辊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机架顶部的右侧与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检测器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上,气缸的固定端与机架背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转运挑出的目的,整个动作处于全自动化操作方式,因此替代了以往人工操作的方式,从而减少了工位的增设,同时提高了对于产品的检测效率,实现了无人化、高效的全自动化生产,极大的节省了人力资源和时间。

A communication module intelligent detection production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讯模块智能检测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模块生产线
,尤其涉及一种通讯模块智能检测生产线。
技术介绍
工业通讯模块,是指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中,专为电机传递不同讯号的连接器,包含转换RS-232、RS-422/485信号等通讯网络,以使系统架构中的驱动、控制与致动组件的串行讯息兼容。在通讯模块的生产线中,整个生产组装工序采用流水线方式,而在生产的最后需要对通讯模块进行功能检测,以此保证通讯模块的正产使用以及品质,然而在对通讯模块检测后出现的不良品处理方式,则由人工挑出送去再次质检,以此保证产品的良好品质,但是在检测出不良品后往往还是由人工挑出,因此需要在检测器旁增设人工工位,同时需要人工进行参与,因此整个检测工位处于半自动化方式进行,难以满足于现代化生产需求,并且整个方式工作效率低,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讯模块智能检测生产线,达到了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转运挑出的目的,整个动作处于全自动化操作方式,因此替代了以往人工操作的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讯模块智能检测生产线,包括机架(1)、输送辊(2)、固定架(3)、检测器(4)、气缸(5)、活动板(6)、推板(7)、收集箱(8)、滑套(9)、导向杆(10)、承托板(12)、滚珠丝杆(14)、滚珠螺母(15)、双头驱动马达(16)和传动齿轮组(1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内壁的前后两侧分别与输送辊(2)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机架(1)顶部的右侧与固定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器(4)固定安装在固定架(3)上,所述气缸(5)的固定端与机架(1)背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气缸(5)的自由端延伸至机架(1)的内部,所述气缸(5)的自由端与活动板(6)后方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讯模块智能检测生产线,包括机架(1)、输送辊(2)、固定架(3)、检测器(4)、气缸(5)、活动板(6)、推板(7)、收集箱(8)、滑套(9)、导向杆(10)、承托板(12)、滚珠丝杆(14)、滚珠螺母(15)、双头驱动马达(16)和传动齿轮组(1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内壁的前后两侧分别与输送辊(2)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机架(1)顶部的右侧与固定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器(4)固定安装在固定架(3)上,所述气缸(5)的固定端与机架(1)背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气缸(5)的自由端延伸至机架(1)的内部,所述气缸(5)的自由端与活动板(6)后方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6)的顶部位于输送辊(2)底部的下方,所述活动板(6)的顶部与推板(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板(7)位于两个输送辊(2)之间的间距中,所述机架(1)前方的中间位置与收集箱(8)的后方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模块智能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所述输送辊(2)的一端与驱动马达传动连接,所述输送辊(2)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讯模块智能检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6)的两侧均与滑套(9)固定连接,所述滑套(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世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翰物流系统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