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反射率和遮蔽性的反射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86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光学器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提高反射率和遮蔽性的反射片,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遮蔽层、银反基底层、颗粒涂层和棱镜层,遮蔽层的底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两个以上的散射凹槽孔,棱镜层包括均匀间隔分布的三角棱镜和凹透镜,能够较好地提高反射效果和遮蔽效果。

A kind of reflector for improving reflectivity and obscu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反射率和遮蔽性的反射片
本技术属于光学器件
,涉及一种提高反射率和遮蔽性的反射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反射片多存在无法兼顾反射率和遮蔽性的问题,导致反射率较差或遮蔽性较差,公告号CN10110982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具指向性的光扩散反射片,具有一透明基片;一具指向性反射层,形成于透明基片的一表面上;以及一遮蔽反射层,形成于具指向性反射层上,其虽然能够通过遮蔽反射层提高反射性和遮蔽性,但是其却存在单纯依靠遮蔽反射层来实现双重功能,导致反射效果和遮蔽效果受限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反射率和遮蔽性的反射片,较好地提高反射效果和遮蔽效果。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反射率和遮蔽性的反射片,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遮蔽层、银反基底层、颗粒涂层和棱镜层,遮蔽层的底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两个以上的散射凹槽孔,棱镜层包括均匀间隔分布的三角棱镜和凹透镜。在以上方案中优选的是,散射凹槽孔为圆形凹槽孔。还可以优选的是,散射凹槽孔的孔面为球面的一部分。还可以优选的是,三角棱镜的底面为方形,侧面为正三角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提高反射率和遮蔽性的反射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无法兼顾反射效果和遮蔽效果,及反射效果或遮蔽效果较差的问题,能够较好地提高反射效果和遮蔽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提高反射率和遮蔽性的反射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提高反射率和遮蔽性的反射片的遮蔽层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提高反射率和遮蔽性的反射片的棱镜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遮蔽层,101为散射凹槽孔,2为银反基底层,3为颗粒涂层,4为棱镜层,401为三角棱镜,402为凹透镜。图3中箭头方向为光线传播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一种提高反射率和遮蔽性的反射片,参见图1,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遮蔽层1、银反基底层2、颗粒涂层3和棱镜层4,参见图2,遮蔽层1的底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两个以上的散射凹槽孔101,参见图3,棱镜层4包括均匀间隔分布的三角棱镜401和凹透镜402。本实施例的提高反射率和遮蔽性的反射片,遮蔽层1的底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两个以上的散射凹槽孔101,能够提高遮蔽性能,棱镜层4包括均匀间隔分布的三角棱镜401和凹透镜402,能够更好地提高亮度。实施例2一种提高反射率和遮蔽性的反射片,与实施例1相似,所不同的是,散射凹槽孔101为圆形凹槽孔。散射凹槽孔101的孔面为球面的一部分。三角棱镜401的底面为方形,侧面为正三角形。还可以具体地,遮蔽层1、银反基底层2、颗粒涂层3和棱镜层4均为矩形结构,且优选为方形,且优选为尺寸相等,可以依次通过光学胶层连接。颗粒涂层3上分布有均匀间隔的多个颗粒结构。颗粒结构可以为圆球形。遮蔽层1可以为涂覆膜层结构。凹透镜402可以为圆形凹透镜,也可以优选为能够填充三角棱镜401之间空间的矩形凹透镜,此时,凹透镜402的边角处优选为设置有倒角。凹透镜402的上表面为向下凹陷的凹面,其下表面优选为与颗粒涂层3顶面连接的平面。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
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反射率和遮蔽性的反射片,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遮蔽层(1)、银反基底层(2)、颗粒涂层(3)和棱镜层(4),其特征在于,遮蔽层(1)的底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两个以上的散射凹槽孔(101),棱镜层(4)包括均匀间隔分布的三角棱镜(401)和凹透镜(4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反射率和遮蔽性的反射片,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连接的遮蔽层(1)、银反基底层(2)、颗粒涂层(3)和棱镜层(4),其特征在于,遮蔽层(1)的底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两个以上的散射凹槽孔(101),棱镜层(4)包括均匀间隔分布的三角棱镜(401)和凹透镜(4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反射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恩辉王昌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卓英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