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支化无磷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76920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超支化无磷阻垢剂,其特征在于,由聚乙烯胺、天冬氨酸及其类似物、乙二胺四乙酸及其类似物、三元羧酸、交联剂、无机碱、石墨烯分散液、水制造而成:其中,聚乙烯胺、天冬氨酸及其类似物、乙二胺四乙酸及其类似物的质量比为1~2:4~5:1;水的质量为聚乙烯胺、天冬氨酸及其类似物、乙二胺四乙酸及其类似物的质量之和的1~1.5倍;交联剂的用量为水的重量的0.5‑0.8%;石墨烯分散液的用量为1.5‑2g/L水;三元羧酸的用量为水的重量的0.5‑0.8%;无机碱的用量为0.6~0.8mol/L水。该无磷阻垢剂产品能够对碳酸盐、硫酸盐、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效果好,绿色环保。

A hyperbranched phosphorus free scale inhibitor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支化无磷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型阻垢缓蚀剂,具体地,涉及一种超支化无磷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水资源和环保事业的越来越重视,较多的企业采用膜系统进行中水回用以实现减少排放。为了减少和防止膜系统结垢,需要利用阻垢剂产品来对系统进行阻垢。然而,由于回用中水的水质比常规地表水或地下水要差得多,因此,这类水质对特别是一些垃圾渗滤液及印染废水的回用,预处理进膜之前的水体一般经过生化处理,微生物含量高,经生化处理后水的大分子有机物含量仍>50mg/L,且膜进水硬度高、硫酸根高、金属氧化物含量高等特点。一旦存在以上污染物,反渗透膜就极易污堵,且污堵后难以清洗,且污堵后难以清洗,这就造成有的系统1~2个月就需要清洗一次,而有系统甚至半个月就得进行清洗,严重影响膜的使用寿命。目前,国内外阻垢剂主要是膦酸类缓蚀阻垢剂,其主要特点是缓蚀效果好、价格低等。然而却容易形成磷酸盐水垢和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最终促进微生物生长繁殖。同时有机膦类缓蚀剂还对铜和铜合金有一定的侵蚀性。因此随着对环保的日益重视,上述缓蚀阻垢剂不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将逐渐被无磷环保型缓蚀阻垢剂替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采用无磷水处理配方,且效果极佳的阻垢缓蚀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超支化无磷阻垢剂,其特征在于,由聚乙烯胺(优选8000-12000分子量的聚乙烯胺)、天冬氨酸及其类似物、乙二胺四乙酸及其类似物、三元羧酸、交联剂、无机碱、石墨烯分散液、水制造而成:其中,上述聚乙烯胺、天冬氨酸及其类似物、乙二胺四乙酸及其类似物的质量比为1~2:4~5:1;上述水的质量为聚乙烯胺、天冬氨酸及其类似物、乙二胺四乙酸及其类似物的质量之和的1~1.5倍;上述交联剂的用量为水的重量的0.5-0.8%;上述石墨烯分散液的用量为1.5-2g/L水;上述三元羧酸的用量为水的重量的0.5-0.8%;上述无机碱的用量为0.6~0.8mol/L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支化无磷阻垢剂,其特征还在于:上述天冬氨酸及其类似物选自天冬氨酸、天冬氨酸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化合物。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支化无磷阻垢剂,其特征还在于:上述乙二胺四乙酸及其类似物选自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四乙酸的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支化无磷阻垢剂,其特征还在于:上述三元羧酸选自枸橼酸、氨三乙酸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支化无磷阻垢剂,其特征还在于:上述交联剂为丙烯酸羟乙酯、三乙醇胺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支化无磷阻垢剂,其特征还在于:上述无机碱选自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支化无磷阻垢剂,其特征还在于:上述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方法为:常温常压下,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加入还原剂、分散剂,经还原反应形成的石墨烯分散液;上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还原剂:分散剂的质量比为3-30:1:1;其中,优选的,上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的氧化石墨烯:还原剂:分散剂的质量比为3:1:1;上述石墨烯分散液的固含量为0.1-1%,总氧含量在1%~9%。上述还原剂选用亚硫酸氢钠或焦亚硫酸钠;上述分散剂选用聚丙烯酸钠类分散剂;该还原反应的时间为0.5-5小时。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如上方法获得石墨烯分散液的作用在于,由于还原剂的添加使得石墨烯分散液还能起到保护膜的效果。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支化无磷阻垢剂,其特征还在于:上述石墨烯分散液的厚度为0.55~3.74μm,微片大小为0.5-3μm。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支化无磷阻垢剂,其特征还在于:在反应釜中,控制温度为40~50℃,加入水、石墨烯分散液、交联剂、无机碱,低速搅拌10-30min后,随后依次加入聚乙烯胺、天冬氨酸及其类似物、乙二胺四乙酸及其类似物、三元羧酸到反应釜中混合均匀,即得到超支化无磷阻垢剂;其中,上述聚乙烯亚胺、天冬氨酸及其类似物、乙二胺四乙酸及其类似物三者的总滴加时间控制在2~3小时。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支化无磷阻垢剂,其特征还在于:上述无磷阻垢剂的加药量控制在1~5ppm。本专利技术的作用和效果:该阻垢剂加药量控制在1~5ppm即可有效抑制碳酸盐、硫酸盐、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中任意一种或多种物质对膜系统的污堵,并且产品稳定性好,绿色无磷环保。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在反应釜中,控制温度为40~50℃,加入水、石墨烯分散液、交联剂(三乙醇胺)、无机碱,低速搅拌10-30min后,随后在2-3小时内依次滴加聚乙烯胺(分子量10000)、天冬氨酸、乙二胺四乙酸、三元羧酸(枸橼酸)到反应釜中混合均匀,即得到超支化无磷阻垢剂。该聚乙烯胺、天冬氨酸及其类似物、乙二胺四乙酸及其类似物的质量比为1:4:1;该水的质量为聚乙烯胺、天冬氨酸及其类似物、乙二胺四乙酸及其类似物的质量之和的1倍;该交联剂的用量为水的重量的0.5%;该石墨烯分散液的用量为2g/L水;该三元羧酸的用量为水的重量的0.8%;该无机碱的用量为0.8mol/L水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在常温常压下,于市售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优选采用改进化学Hummer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含氧量为15-30%之间,pH值为5~7之间,浓度为2-6mg/ml)中,加入还原剂、分散剂,经还原反应形成的石墨烯分散液(反应终点通过产物总氧量测定为准);上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还原剂:分散剂的质量比为3:1:1;上述还原剂选用亚硫酸氢钠;上述分散剂选用聚丙烯酸钠。上述石墨烯分散液的固含量为0.4-0.5%之间,总氧含量在3%~5%之间;上石墨烯分散液的厚度为约为1.54μm,微片大小约为0.8μm。使用方法为:加药量在1-5ppm。试验方法1:(A)试验对象:处理同样水质的膜系统;(B)取本实施例的超支化无磷阻垢剂,加药量1ppm(B1),2ppm(B2),5ppm(B3);(C)取市售的无磷阻垢剂,加药量1ppm(C1),2ppm(C2),5ppm(C3);通过同样的处理方式和时间(1个月)后,通过B组与C组,对垢的生长率从小到大的平行对比结果如下:B3<B2<B1<<C3<C2<C1试验方法2:试验对象:本实施例的超支化无磷阻垢剂;1、针对碳酸钙阻垢效果:(1)取3组干净100ml容量瓶加入三分之一去离子水;(2)分别向3组容量瓶中加入1.2ml(600ppm碳酸钙)氯化钙溶液依次类推1.6ml(800ppm碳酸钙),2ml(1000ppm碳酸钙),3ml(1500ppm碳酸钙)……);(3)分别向3组容量瓶中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支化无磷阻垢剂,其特征在于,由聚乙烯胺、天冬氨酸及其类似物、乙二胺四乙酸及其类似物、三元羧酸、交联剂、无机碱、石墨烯分散液、水制造而成:/n其中,所述聚乙烯胺、天冬氨酸及其类似物、乙二胺四乙酸及其类似物的质量比为1~2:4~5:1;/n所述水的质量为聚乙烯胺、天冬氨酸及其类似物、乙二胺四乙酸及其类似物的质量之和的1~1.5倍;/n所述交联剂的用量为水的重量的0.5-0.8%;/n所述石墨烯分散液的用量为1.5-2g/L水;/n所述三元羧酸的用量为水的重量的0.5-0.8%;/n所述无机碱的用量为0.6~0.8mol/L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支化无磷阻垢剂,其特征在于,由聚乙烯胺、天冬氨酸及其类似物、乙二胺四乙酸及其类似物、三元羧酸、交联剂、无机碱、石墨烯分散液、水制造而成:
其中,所述聚乙烯胺、天冬氨酸及其类似物、乙二胺四乙酸及其类似物的质量比为1~2:4~5:1;
所述水的质量为聚乙烯胺、天冬氨酸及其类似物、乙二胺四乙酸及其类似物的质量之和的1~1.5倍;
所述交联剂的用量为水的重量的0.5-0.8%;
所述石墨烯分散液的用量为1.5-2g/L水;
所述三元羧酸的用量为水的重量的0.5-0.8%;
所述无机碱的用量为0.6~0.8mol/L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支化无磷阻垢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冬氨酸及其类似物选自天冬氨酸、天冬氨酸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支化无磷阻垢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乙二胺四乙酸及其类似物选自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四乙酸的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支化无磷阻垢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元羧酸选自枸橼酸、氨三乙酸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支化无磷阻垢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联剂为丙烯酸羟乙酯、三乙醇胺中的任意一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志先张金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丰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