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盲端膜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690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流体过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盲端膜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无盲端膜壳包括壳体、反渗透膜和端盖,所述壳体为一端敞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端盖密封装配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壳体另一端内壁的中部设有第一定位杆,所述端盖的中部向所述壳体内部延伸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杆相对应的空心的第二定位杆,所述壳体的一端侧壁上设有浓缩水出口,所述端盖背离所述壳体的一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的纯水出口,以及与所述第二定位杆连接并连通的原水入口,所述反渗透膜装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分别密封插入所述反渗透膜中部的纯水流道的两端。优点:结构设计合理,壳体内水流均匀冲刷,无死腔结构,过滤效果佳。

A kind of membrane shell without blind e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盲端膜壳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过滤
,特别涉及一种无盲端膜壳。
技术介绍
现有的膜壳都是上进下出,水流在膜壳内的流动是不均匀的膜壳内有死腔存在,具体地说,现有膜壳进水方式存在问题,加上两端太长空间太大,水流经过膜壳时不能均匀的通过造成出水口背面区域没有水流动。此外,现有的膜壳长度过长,上下都需要托架的支撑,支撑架本身也会有死腔的存在导致细菌的滋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盲端膜壳,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无盲端膜壳,包括壳体、反渗透膜和端盖,上述壳体为一端敞口的筒状结构,上述端盖密封装配于上述壳体的一端,上述壳体另一端内壁的中部设有第一定位杆,上述端盖的中部向上述壳体内部延伸设有与上述第一定位杆相对应的空心的第二定位杆,上述壳体的一端侧壁上设有浓缩水出口,上述端盖背离上述壳体的一端分别设有与上述壳体内部连通的纯水出口,以及与上述第二定位杆连接并连通的原水入口,上述反渗透膜装配于上述壳体内,上述第一定位杆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盲端膜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反渗透膜(2)和端盖(3),所述壳体(1)为一端敞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端盖(3)密封装配于所述壳体(1)的一端,所述壳体(1)另一端内壁的中部设有第一定位杆(11),所述端盖(3)的中部向所述壳体(1)内部延伸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杆(11)相对应的空心的第二定位杆(31),所述壳体(1)的一端侧壁上设有浓缩水出口(12),所述端盖(3)背离所述壳体(1)的一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壳体(1)内部连通的纯水出口(32),以及与所述第二定位杆(31)连接并连通的原水入口(33),所述反渗透膜(2)装配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第一定位杆(11)和第二定位杆(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盲端膜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反渗透膜(2)和端盖(3),所述壳体(1)为一端敞口的筒状结构,所述端盖(3)密封装配于所述壳体(1)的一端,所述壳体(1)另一端内壁的中部设有第一定位杆(11),所述端盖(3)的中部向所述壳体(1)内部延伸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杆(11)相对应的空心的第二定位杆(31),所述壳体(1)的一端侧壁上设有浓缩水出口(12),所述端盖(3)背离所述壳体(1)的一端分别设有与所述壳体(1)内部连通的纯水出口(32),以及与所述第二定位杆(31)连接并连通的原水入口(33),所述反渗透膜(2)装配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第一定位杆(11)和第二定位杆(31)分别密封插入所述反渗透膜(2)中部的纯水流道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盲端膜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圆筒结构,相应的所述端盖(3)为与所述壳体(1)的一端相匹配的圆盖,所述第一定位杆(11)和第二定位杆(31)均为与所述壳体(1)同轴设置的圆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盲端膜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端端部同轴设有圆环形的法兰(13),所述端盖(3)与该法兰(13)同轴贴合,所述端盖(3)的边缘通过多个呈圆周分布的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启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