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合橡胶工艺中的密炼废气的减风增浓系统,包括:消石灰喷射装置、脉冲袋式除尘器和干式三级过滤器;沸石转轮吸附装置,与前置过滤装置相连,沸石转轮吸附装置设有吸附区、冷却区和脱附区,废气经过吸附区通过转轮进行吸附浓缩达标后由排放风机通过排气筒排放大气;蓄热室燃烧炉,各蓄热室的进气管路通过脱附风机与脱附区相连,出气管路与排气筒相连,清吹管路的另一端连接在脱附风机与蓄热室之间的进气管路上,燃烧室通过换热器与脱附区与排气筒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保证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延长吸附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整套系统的可利用性。
A system of reducing air and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for waste gas from internal mixing in rubber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橡胶工艺中的密炼废气的减风增浓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橡胶工艺中的废气处理,具体涉及到一种适合橡胶工艺中的密炼废气的减风增浓系统。
技术介绍
轮胎行业生产大致分为炼胶工艺和轮胎生产工艺,主要有炼胶、胎圈制造、帘布复胶压延、轮胎成型、轮胎硫化等过程。生产过程一般要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其中炼胶、压延、挤出等前工序的加热范围为40~160℃,低挥发点物质在此温度范围内即释出;硫化加热范围为100~200℃,在此条件下,胶料中的挥发物大量释放,形成烟气。轮胎行业生产过程产生废气主要为含有粉尘、硫化物以及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有机废气并伴有恶臭。轮胎行业废气具有大风量、低浓度、含有焦油及粉尘的特征,目前常用的废气处理工艺有:低温等离子处理技术、光氧化处理技术、洗涤技术、臭氧氧化技术或其中几种组合工艺。但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现有治理工艺已不能满足废气治理需求,存在有处理效率低(通常在30%~50%),不能达标排放的情况,尤其是密炼车间废气。密炼车间废气源浓度可达到50~100mg/m3,采用上述处理技术时,出口远超出排放标准要求(非甲烷总烃10mg/m3)的限值。因此,根据目前应用较为成熟广泛的处理技术且达标排放需要,轮胎行业密炼废气适合采用焚烧工艺进行净化处理。但考虑到密炼废气风量大、浓度低,直接进行焚烧时能耗过高,加大企业生产压力,故建议对密炼废气进行减风增浓后再进行焚烧,一方面可减少焚烧设备的负荷,节约设备投资,另一方面可提高废气浓度,降低焚烧系统燃料用量,降低系统运行能耗。但由于密炼废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焦油,采用普通的过滤浓缩工艺很容易造成吸附材料堵塞,提高系统运行成本,影响设备运行,降低使用寿命。综上,现有技术缺点归纳如下:1)传统的等离子、光化学、洗涤工艺存在处理效率低,不能达标排放的问题;2)现有的“过滤+浓缩+焚烧”工艺,存在吸附材料容易堵塞、系统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轮胎行业密炼车间实际工况条件,密炼废气具有大风量、低浓度、废气中含有焦油和粉尘的特点。在处理密炼废气时采用常规的等离子、光化学、洗涤工艺已不能满足相关排放标准要求,需采用焚烧工艺进行净化处理。根据轮胎行业密炼车间实际工况条件,在处理该部分大风量、低浓度的VOCs污染物时存在焚烧设备规格大、投资成本高、运行成本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研发出一种对轮胎行业低浓度、大风量密炼废气中的VOCs进行减风增浓,对增浓后经脱附的高浓度、小风量VOCs废气采用蓄热式焚烧法进行氧化分解的工艺路线,可达到降低系统运行成本、节约设备占地面积、降低投资成本、提高去除效率的目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适合橡胶工艺中的密炼废气的减风增浓系统,包括:前置过滤装置,所述前置过滤装置与密炼废气排出端相连,所述前置过滤装置由在进气方向上依次连接的消石灰喷射装置、脉冲袋式除尘器和干式三级过滤器组成,用于除去废气中的焦油、粉尘;沸石转轮吸附装置,与前置过滤装置相连,所述沸石转轮吸附装置设有吸附区、冷却区和脱附区,废气经过吸附区通过转轮进行吸附浓缩达标后由排放风机通过排气筒排放大气;应急吸附装置,所述应急吸附装置一端通过应急排放管路与前置过滤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排放风机相连;蓄热室燃烧炉,蓄热室燃烧炉设有多个蓄热室,且多个蓄热室顶部设有燃烧室,各蓄热室设有进气管路、出气管路、清吹管路,进气管路通过脱附风机与脱附区相连,出气管路与排气筒相连,清吹管路的另一端连接在脱附风机与蓄热室之间的进气管路上,所述燃烧室配置有换热管路,所述换热管路上配置有换热器且该换热器与脱附区与排气筒相连,且所述冷却区通过管路与所述换热器相连。进一步的,经所述前置过滤装置处理后的废气中颗粒物小于1mg/m3。进一步的,应急排放管路上设置有一应急排放阀门。进一步的,脱附风机和蓄热室燃烧炉之间的进气管路上设置有一阻火器,且在脱附风机和阻火器之间的进气管路设置有新风阀。进一步的,燃烧室与换热器之间的换热管路上设置有紧急卸温阀。进一步的,燃烧室配置有助燃风机。进一步的,冷却区和脱附区配置有新风管路,且应急排放管路与该新风管路相连。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优点在于:1)有效保证吸附材料的吸附性能,延长吸附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整套系统的可利用性;2)有效降低废气风量,增加废气浓度,节约废气处理系统运行成本;3)可以保证密炼废气经处理后达标排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适合橡胶工艺中的密炼废气的减风增浓系统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理解本专利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步骤以及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合橡胶工艺中的密炼废气的减风增浓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前置过滤装置10,所述前置过滤装置10与密炼废气排出端相连,所述前置过滤装置10由在进气方向上依次连接的消石灰喷射装置11、脉冲袋式除尘器12和干式三级过滤器13组成,用于除去废气中的焦油、粉尘;沸石转轮吸附装置20,与前置过滤装置10相连,所述沸石转轮吸附装置20设有吸附区21、冷却区22和脱附区23,废气经过吸附区21通过转轮进行吸附浓缩达标后由排放风机60通过排气筒30排放大气;应急吸附装置70,所述应急吸附装置70一端通过应急排放管路71与前置过滤装置10相连,另一端与排放风机60相连;蓄热室燃烧炉40,蓄热室燃烧炉40设有多个蓄热室41,且多个蓄热41室顶部设有燃烧室42,各蓄热室设有进气管路44、出气管路45、清吹管路46,进气管路44通过脱附风机47与脱附区23相连,出气管路45与排气筒30相连,清吹管路46的另一端连接在脱附风机47与蓄热室41之间的进气管路44上,所述燃烧室42配置有换热管路49,所述换热管路49上配置有换热器50且该换热器50与脱附区23与排气筒30相连,且所述冷却区22通过管路与所述换热器50相连。本专利技术采用“消石灰除焦油装置+G4/F7/F9干式过滤+转轮吸附”对密炼废气进行减风增浓预处理。根据前述说明,密炼废气中含有一定量的焦油,若不经处理直接进入干式过滤器,易造成过滤器堵塞且会进入后端吸附材料中影响吸附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故此专利技术在废气预处理阶段增加消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合橡胶工艺中的密炼废气的减风增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前置过滤装置,所述前置过滤装置与密炼废气排出端相连,所述前置过滤装置由在进气方向上依次连接的消石灰喷射装置、脉冲袋式除尘器和干式三级过滤器组成,用于除去废气中的焦油、粉尘;/n沸石转轮吸附装置,与前置过滤装置相连,所述沸石转轮吸附装置设有吸附区、冷却区和脱附区,废气经过吸附区通过转轮进行吸附浓缩达标后由排放风机通过排气筒排放大气;/n应急吸附装置,所述应急吸附装置一端通过应急排放管路与前置过滤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排放风机相连;/n蓄热室燃烧炉,蓄热室燃烧炉设有多个蓄热室,且多个蓄热室顶部设有燃烧室,各蓄热室设有进气管路、出气管路、清吹管路,进气管路通过脱附风机与脱附区相连,出气管路与排气筒相连,清吹管路的另一端连接在脱附风机与蓄热室之间的进气管路上,所述燃烧室配置有换热管路,所述换热管路上配置有换热器且该换热器与脱附区与排气筒相连,且所述冷却区通过管路与所述换热器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橡胶工艺中的密炼废气的减风增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置过滤装置,所述前置过滤装置与密炼废气排出端相连,所述前置过滤装置由在进气方向上依次连接的消石灰喷射装置、脉冲袋式除尘器和干式三级过滤器组成,用于除去废气中的焦油、粉尘;
沸石转轮吸附装置,与前置过滤装置相连,所述沸石转轮吸附装置设有吸附区、冷却区和脱附区,废气经过吸附区通过转轮进行吸附浓缩达标后由排放风机通过排气筒排放大气;
应急吸附装置,所述应急吸附装置一端通过应急排放管路与前置过滤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排放风机相连;
蓄热室燃烧炉,蓄热室燃烧炉设有多个蓄热室,且多个蓄热室顶部设有燃烧室,各蓄热室设有进气管路、出气管路、清吹管路,进气管路通过脱附风机与脱附区相连,出气管路与排气筒相连,清吹管路的另一端连接在脱附风机与蓄热室之间的进气管路上,所述燃烧室配置有换热管路,所述换热管路上配置有换热器且该换热器与脱附区与排气筒相连,且所述冷却区通过管路与所述换热器相连。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永童,郑庆华,王凯,程俊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兰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