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幼儿瓶喂奶或水的类型检测装置,包括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和判断模块。瓶喂容器内部所盛的奶或水二者的透明度和折射率存在差异,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光在瓶喂容器表面的反射率也不同。在相同条件下,瓶喂容器内盛奶时反射回的红外光强度会远远大于瓶喂容器内盛水时反射回的红外光强度,判断模块接收来自红外接收器的红外光强度值,与设定的阈值比较,就可以区分瓶喂容器里装盛的是奶还是水,从而实现自动识别的功能。
A type detection device for infant bottle feeding or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幼儿瓶喂奶或水的类型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婴幼儿用品
,更为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婴幼儿瓶喂奶或水的类型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大部分的婴幼儿家长会采用奶瓶喂养的方式对婴幼儿喂养奶或水。婴幼儿在不同的年龄段,对于每次喂养的奶量或水量、时间间隔、每天喂养的总量,都有科学的要求。专业医师通常会要求家长记录婴幼儿每天的喂养量及喂养时间,以使家长能够按时定量的对婴幼儿进行喂养,同时记录数据也可以供专业医师评估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传统的喂养方式,家长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记录每次喂养的时间、喂养量,并估算下次喂养的时间点。人工方式记录容易造成计量不精确、记录数据遗漏或丢失、记录信息难以形成统计数据,对家长自身造成不便,对专业医师的分析造成困扰。目前市面有一些智能奶瓶类型的产品,用来计量婴幼儿喂养的时间和喂养量等参数。许多家长会用一个奶瓶在不同的时间段,既用来喂奶,又用来喂水。作为智能奶瓶等智能设备,需要能够自动区分出奶瓶里面盛的是奶还是水,这样才能形成真正自动的、完整的、有效的喂养统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婴幼儿瓶喂奶或水的类型检测装置,以自动识别瓶喂容器中的液体是奶还是水。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婴幼儿瓶喂奶或水的类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红外发射器,用于向透明或半透明的瓶喂容器发射红外光;一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装盛奶或水的瓶喂容器所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并转换为红外光强度值传送到判断模块;一判断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红外接收器的红外光强度值,然后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大于设定的阈值,则认为瓶喂容器中所盛液体为奶,否则,认为瓶喂容器中所盛液体为水。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婴幼儿瓶喂奶或水的类型检测装置,包括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和判断模块。瓶喂容器内部所盛的奶或水二者的透明度和折射率存在差异,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光在瓶喂容器表面的反射率也不同。在相同条件下,瓶喂容器内盛奶时反射回的红外光强度会远远大于瓶喂容器内盛水时反射回的红外光强度,判断模块接收来自红外接收器的红外光强度值,与设定的阈值比较,就可以区分瓶喂容器里装盛的是奶还是水,从而实现自动识别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婴幼儿瓶喂奶或水的类型检测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婴幼儿瓶喂奶或水的类型检测装置的信号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需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在以下的描述中,当已知功能和设计的详细描述也许会淡化本技术的主要内容时,这些描述在这里将被忽略。图1是本技术婴幼儿瓶喂奶或水的类型检测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技术婴幼儿瓶喂奶或水的类型检测装置包括红外发射器1、红外接收器2、判断模块3、透红外光外壳4以及电路板5。红外发射器1、红外接收器2、判断模块3安装在电路板5上。如图1、2所示,红外发射器1向透明或半透明的瓶喂容器6发射红外光,遇到瓶喂容器6所盛的奶或水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红外光被红外接收器2接收并转换为红外光强度值传送到判断模块3。判断模块3接收来自红外接收器的红外光强度值,然后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大于设定的阈值,则认为瓶喂容器6中所盛液体为奶,否则,认为瓶喂容器6中所盛液体为水。在本实施例中,红外发射器1、红外接收器2、判断模块3被顶部的透红外光外壳4密封,这样瓶喂容器6可以置于上方,透红外光外壳4起到透红外光并保护内部电路的作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和判断模块可以是分立的单独器件,也可以是其中两者集成在同一个器件的内部或三者都集成在同一个器件内部。瓶喂容器为透明或半透明材质的容器,包括但不限于奶瓶、水杯等形式。瓶喂容器可以是一个独立使用的容器,也可以是嵌入在某个产品内部的具有装盛液体功能的某个部件。婴幼儿瓶喂奶或水的类型检测装置可以在一个与瓶喂容器相互独立的产品中实现,也可以和瓶喂容器共同集成在一个产品中。判断模块可以采用中央处理器(MCU)来实现,用一采集端口,对红外接收器的红外光强度值进行采集、比较和判断;也可以采用分立元件的电路方式实现,比如阈值为一定的电压值,通过电压比较器与采集的红外光强度值进行比较,输出1为奶(红外光强度值大于阈值)、输出0为水(红外光强度值小于等于阈值)。采用中央处理器(MCU)来实现,更加方便和灵活,无论用中央处理器(MCU)还是分立元件的电路来实现,二者的判断机制是相同。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中央处理器(MCU)实现,中央处理器控制红外发射器在一定的距离内向透明或半透明的瓶喂容器(如奶瓶或水杯)发射一定波长和强度的红外光,红外光到达瓶喂容器表面后,因瓶喂容器内部所盛的奶或水二者的透明度和折射率的差异,因此红外光在瓶喂容器表面的反射率也不同。在相同条件下,瓶喂容器内盛奶时反射回的红外光强度会远远大于容器内盛水时反射回的红外光强度,中央处理器(MCU)通过采集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的红外光强度值,和设定的阈值比较,就可以判定瓶喂容器里装盛的是奶还是水。在本实施例中,红外光发射步骤为:中央处理器(MCU)控制红外发射器向容器发射一定波长和强度的红外光。红外光可以是持续发射,也可以为了降低功耗以多个脉冲的形式发射,并且红外发射的实际功率可以根据实际的产品结构、外壳材质以及与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与容器的距离进行调整。在本实施例中,红外光接收步骤为: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光,一部分被瓶喂容器反射到红外接收器,经红外接收器内部的红外光敏器件变成电信号(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经由红外接收器内部的模数变换电路(ADC)或中央处理器(MCU)内部的模数变换电路(ADC)采样成为数字信号即红外光强度值。对以若干个脉冲的形式发射红外光,在中央处理器(MCU)内部可以对多次采集到的红外光强度值进行积分运算,得到最终与阈值进行比较的红外光强度值,增加测量的灵敏度。在本实施例中,判断步骤为:当瓶喂容器内装的液体为奶时,由于奶的透射率较低,瓶喂容器反射的红外光较强;但瓶喂容器内装的液体为水时,由于水的透射率较高,红外光能量基本经过水透射出去,瓶喂容器反射的红外光较弱。中央处理器(MCU)通过检测到的红外光强度值,与设定的阈值相比较,比阈值高的,判定为奶;否则判定为水。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多次的实测结果选取奶和水反射的红外光强度值的测量统计值靠近中间的区域值作为阈值。本技术深入挖掘对婴幼儿更加科学、健康、方便的喂养方式的需求,自动区分婴幼儿喂养过程中喂养奶或水的类型,从而使家长和专业的育儿医师或机构能获取更准确的喂养数据。尽管上面对本技术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幼儿瓶喂奶或水的类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红外发射器,用于向透明或半透明的瓶喂容器发射红外光;/n一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装盛奶或水的瓶喂容器所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并转换为红外光强度值传送到判断模块;/n一判断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红外接收器的红外光强度值,然后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大于设定的阈值,则认为瓶喂容器中所盛液体为奶,否则,认为瓶喂容器中所盛液体为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幼儿瓶喂奶或水的类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红外发射器,用于向透明或半透明的瓶喂容器发射红外光;
一红外接收器,用于接收装盛奶或水的瓶喂容器所反射回来的红外光,并转换为红外光强度值传送到判断模块;
一判断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红外接收器的红外光强度值,然后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大于设定的阈值,则认为瓶喂容器中所盛液体为奶,否则,认为瓶喂容器中所盛液体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瓶喂奶或水的类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为通过多次的实测结果选取奶和水反射的红外光强度值的测量统计值靠近中间的区域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幼儿瓶喂奶或水的类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红外发射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肖传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贝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