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水压试验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560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水压试验排气装置,涉及容器密闭试验设备领域,包括包括进水机构、排气机构以及漂浮机构,其中,漂浮机构包括与排气机构连接的盲板紧固件、导管以及浮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进水机构用于将水充入换热器内,排气机构用于将换热器内部空气排出,漂浮机构与排气机构相连通,随着换热器内水位不断上升,浮动组件带动导管的端部向上运动,同时换热器内部的剩余空气通过导管排出换热器,从而实现了在水压试验时将换热器内部空气排空。

A kind of exhaust device for water pressure test of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水压试验排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容器密闭试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水压试验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换热器在进行水压试验时,为了保证准确测试热水器的密闭效果以及便于增压,所以换热器通常采用卧置,但是在换热器的高点并未设有排气装置,因此在进行水压试验时难以将设备内部的空气完全排空,这样不仅导致冲压时间较长,而且无法保证水压试验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在车间内进行水压试验常采用以下做法:将换热器的一端抬高,或者是增设排气口,从而通过向换热器内注水将换热器内部的空气顺利排出;但是抬高换热器一端进行排气仅仅能够适用于小型换热器,但是大型换热器由于重量大、体积大,造成抬高操作困难,并且危险程度增加,而且仍旧难以排空换热器内部的空气;但是如果增设排气口不仅会增加设备制造成本和交期,甚至客户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开孔点将有可能形成泄漏隐患点,同时部分设备由于结构问题无法增设排气口装置,因此如何能够在水压试验时将换热器内部空气排空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换热器水压试验排气装置,该装置实现了在水压试验时将换热器内部空气排空。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换热器水压试验排气装置,包括进水机构、排气机构以及漂浮机构,进水机构以及排气机构分别通过盲板封堵换热器的两端,漂浮机构放置在换热器内,进水机构用于将水充入换热器内,排气机构用于将换热器内部空气排出,漂浮机构与排气机构相连通,漂浮机构包括与排气机构连接的盲板紧固件、导管以及浮动组件,导管一端通过盲板紧固件与排气机构贯通连接,导管另一端与浮动组件相连接,浮动组件漂浮在水面上,浮动组件上部空气通过导管排出换热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浮动组件为半球形结构,导管的部分穿过半球形结构。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半球形结构下部固设有平衡环,平衡环的中心轴穿过半球形结构的中心点。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导管为软管。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进水机构包括通过盲板与换热器连通的加压管道以及与加压管道连通的进水管道,进水管道上设有第一控制阀,加压管道上设有第二控制阀,前期加水阶段,第二控制阀关闭,通过进水管道向换热器内注水;后期加压阶段,第一控制阀关闭,加压管道与外设的加压设备连通。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排气机构包括主管道、排气支路、测压支路以及压力表,排气支路以及测压支路均与主管道相连通,排气支路与测压支路并联连接,压力表与测压支路端部连通,排气支路上设有第三控制阀,前期加水阶段,第三控制阀打开,换热器内的空气依次通过主管道和排气支路排出;后期加压阶段,第三控制阀关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进水机构用于将水充入换热器内,排气机构用于将换热器内部空气排出,漂浮机构与排气机构相连通,随着换热器内水位不断上升,浮动组件带动导管的端部向上运动,同时换热器内部的剩余空气通过导管排出换热器,该装置使用时安装过程简单,可操作性强,实现了在水压试验时将换热器内部空气排空。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漂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水机构;101、加压管道;102、进水管道;103、第一控制阀;104、第二控制阀;2、排气机构;201、主管道;202、排气支路;203、测压支路;204、压力表;205、备用管道;3、漂浮机构;301、盲板紧固件;302、导管;303、浮动组件;4、盲板;5、换热器;6、平衡环A、空气;B、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水压试验排气装置,包括进水机构1、排气机构2以及漂浮机构3,进水机构1以及排气机构2分别通过盲板4封堵换热器5的两端,盲板4可以通过螺栓密封固定在换热器5的两端,漂浮机构3放置在换热器5内,进水机构1的进口可以外接自来水或者水泵等,便于将水B快速充入换热器5内,在充水B的过程中,排气机构2将换热器5的内部空气A不断排出,漂浮机构3与排气机构2贯通连通,漂浮机构3包括盲板紧固件301、导管302以及浮动组件303,盲板紧固件301与排气机构2和换热器5连接处的盲板4相连接,导管302一端穿过盲板紧固件301和盲板4,并与排气机构2贯通连接,导管302另一端部分固定在浮动组件303上,浮动组件303全程漂浮在水面上,随着水位的上升,浮动组件上部空气通过导管302排出换热器5。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浮动组件为半球形结构,导管302的部分穿过半球形结构,半球型结构能够使得半球型机构的截面时时处于水面上,从而保证导管302的进气口在水面上,有效降低导管302进气口淹没在水面下的概率。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半球形结构下部固设有平衡环或平衡块,此处优选为平衡环,平衡环的中心轴穿过半球形结构的中心点,根据不倒翁原理,平衡环能够降低半球型结构的重心,增强浮动组件的稳定性。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导管302为软管,便于导管302随着浮动组件运动而变化。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进水机构1包括通过盲板4与换热器5连通的加压管道101以及与加压管道101连通的进水管道102,进水管道102上设有第一控制阀103,加压管道101上设有第二控制阀104,前期加水阶段,第二控制阀104关闭,排气机构2打开,通过进水管道102向换热器5内注水,换热器5内的空气通过排气机构2排出;后期加压阶段,第一控制阀103关闭,排气机构2关闭,外设的加压设备通过加压管道101向换热器5内部充压。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排气机构2包括主管道201、排气支路202、测压支路203、压力表204以及备用管道205,排气支路202、测压支路203以及备用管道205均与主管道201相连通,排气支路202与测压支路203并联连接,压力表204与测压支路203端部连通,压力表204能够及时检测换热器5内部压力,排气支路202上设有第三控制阀,前期加水阶段,第三控制阀打开,换热器5内的空气依次通过软管、主管道201以及排气支路202排出;后期加压阶段,第三控制阀关闭,外设的加压设备通过加压管道101向封闭的换热器5内部充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装置安装过程简单,可操作性强;(2)本技术的进水机构1用于将水充入换热器5内,排气机构2用于将换热器5内部空气排出,漂浮机构3与排气机构2相连通,随着换热器5内水位不断上升,浮动组件303带动导管302的端部向上运动,同时换热器5内部的剩余空气通过导管302排出换热器5,从而实现了在水压试验时将换热器5内部空气排空;(3)排除水压试验影响因素,提高试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制造过程反馈更加精准的数据;(4)降低时间成本,由于换热器内空气稀少,充压设备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水压试验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机构、排气机构以及漂浮机构,所述进水机构以及排气机构分别通过盲板封堵换热器的两端,所述漂浮机构放置在换热器内,所述进水机构用于将水充入换热器内,所述排气机构用于将换热器内部空气排出,所述漂浮机构与排气机构相连通,所述漂浮机构包括与排气机构连接的盲板紧固件、导管以及浮动组件,所述导管一端通过盲板紧固件与排气机构贯通连接,所述导管另一端与浮动组件相连接,所述浮动组件漂浮在水面上,所述浮动组件上部空气通过导管排出换热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水压试验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机构、排气机构以及漂浮机构,所述进水机构以及排气机构分别通过盲板封堵换热器的两端,所述漂浮机构放置在换热器内,所述进水机构用于将水充入换热器内,所述排气机构用于将换热器内部空气排出,所述漂浮机构与排气机构相连通,所述漂浮机构包括与排气机构连接的盲板紧固件、导管以及浮动组件,所述导管一端通过盲板紧固件与排气机构贯通连接,所述导管另一端与浮动组件相连接,所述浮动组件漂浮在水面上,所述浮动组件上部空气通过导管排出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器水压试验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组件为半球形结构,所述导管的部分穿过半球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器水压试验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结构下部固设有平衡环,所述平衡环的中心轴穿过半球形结构的中心点。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占银王超冉建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华赛尔传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