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机构和肢体康复外骨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346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调节机构和肢体康复外骨骼,调节机构包括:基座,基座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一限位部;第一齿形结构,第一齿形结构可滑动地容置于第一滑槽;齿轮件,齿轮件可转动地啮合于第一齿形结构,齿轮件包括沿其转动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以及调节旋件,调节旋件可活动地位于齿轮件第一工位或第二工位,第一限位部邻近第二工位设置;调节旋件位于第一工位时,调节旋件与齿轮件传动连接,调节旋件驱动齿轮件转动,齿轮件带动第一齿形结构于滑动方向滑动,或者使调节旋件位于第二工位,第一限位部与调节旋件配合,限位调节旋钮驱动齿轮件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旨在方便快捷的实现固定状态的调节,提高调节的效率。

Regulatory mechanism and Limb Rehabilitation Exoskelet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节机构和肢体康复外骨骼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节机构
,特别涉及一种调节机构和肢体康复外骨骼。
技术介绍
目前,康复临床中,在中风、脑瘫等病患的康复早期和急性期,常需要通过轻微活动唤醒、重塑因脑组织损伤中断和紊乱的脑神经系统,同时还可以通过轻微活动提高肌力、避免肌肉萎缩、肢体产生压疮等其他病症。现有临床的康复科室中,大都是康复师人为地帮助患者进行相应的康复动作。因为在患者软瘫期,无法提供运动的主动力,所以此时完全需要依靠康复师出力来帮助患者进行训练,如此极大地浪费了人力和时间成本。由于每位康复师每天的康复量有限,所以无法满足脑组织损伤患者和骨科伤病患者快速增长的需求。并且通过人为地进行急性期地康复训练,不能很好地控制康复模式,如进行被动、主动、阻抗模式的有效切换,或者,现有康复训练中还会通过一些机械来辅助活动康复,但是现有的辅助机械由于与肢体(或待固定件)固定或调节固定状态的不合理,降低了调节的效率,降低肢体与辅助机械的固定效果,导致康复效果并不理想。以上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为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节机构,旨在方便快捷的实现固定状态的调节,提高调节的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调节机构,定义调节机构具有滑动方向,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一限位部;第一齿形结构,所述第一齿形结构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一滑槽;齿轮件,所述齿轮件可转动地啮合于所述第一齿形结构,所述齿轮件包括沿其转动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以及调节旋件,所述调节旋件可活动地位于所述齿轮件第一工位或第二工位,所述第一限位部邻近所述第二工位设置;所述调节旋件位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调节旋件与所述齿轮件传动连接,所述调节旋件驱动所述齿轮件转动,所述齿轮件带动所述第一齿形结构于滑动方向滑动,或者使所述调节旋件位于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调节旋件配合,限位所述调节旋钮驱动所述齿轮件转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齿轮件包括: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可转动地啮合于所述第一齿形结构;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调节齿轮的一表面,所述第一工位和所述第二工位均设于所述固定件,并沿所述调节齿轮的转动轴向间隔设置,所述调节旋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工位和所述第二工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形成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沿调节齿轮的径向延伸,使所述固定件分隔形成远离所述调节齿轮的所述第一工位和靠近所述调节齿轮的所述第二工位;所述调节旋件包括调节主体和设置于所述调节主体的第二限位部,所述调节主体可滑动地套接于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工位和所述第二工位,以使所述调节主体与所述固定件传动连接,并可驱动所述调节齿轮转动;或者使所述调节主体位于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限位所述调节主体驱动所述调节齿轮转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主体形成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孔壁形成有卡接部,所述调节主体通过所述贯穿孔套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调节主体相对所述固定件滑动,以使所述卡接部设于所述固定件邻近所述调节齿轮的一侧,或者卡接于所述分隔部,或者使所述卡接部设于所述固定件背离所述调节齿轮的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贯穿孔和所述固定件的截面轮廓呈多边形设置;或者,所述卡接部为卡扣或者卡槽,所述卡扣或卡槽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工位或所述第二工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调节齿轮的一表面,所述第二固定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背离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部背离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侧还设有限位件,所述调节主体可滑动地套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还包括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滑槽一致;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齿形结构,所述第二齿形结构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定义所述调节机构具有垂直于所述滑动方向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齿形结构的齿槽槽口与所述第一齿形结构的齿槽槽口的朝向在所述高度方向相反;所述调节齿轮设于所述第一齿形结构和所述第二齿形结构之间,并与所述第一齿形结构和所述第二齿形结构啮合;所述调节齿轮驱动所述第一齿形结构延所述滑动方向运动,并所述第二齿形结构沿第一齿形结构滑动的反方向运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还包括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连通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所述调节齿轮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连接槽内;且/或,所述基座设有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还设有面壳,所述面壳覆盖于至少部分所述基座,并将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口封堵,所述调节主体可滑动地套接于所述面壳与所述限位件之间的固定件;且/或,所述第一齿形结构和所述第二齿形结构为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调节齿轮啮合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基座设有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一侧还设有面壳时,所述面壳形成有调节孔,所述第一固定部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调节孔;且/或,所述面壳和所述第一齿形结构的二者之一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面壳和所述第一齿形结构的二者之另一设置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限位滑槽,以限位所述第一齿形结构的滑动距离;且/或,所述第二限位部设于所述面壳背离所述基座的表面,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调节主体朝向所述面壳的表面,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二者之一为限位凸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二者之一为限位凹部,所述调节主体位于所述第二工位时,所述限位凸部插接于所述限位凹部,限位所述调节主体驱动所述调节齿轮转动。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肢体康复外骨骼,所述肢体康复外骨骼包括第一束缚件、第二束缚件和调节机构,定义调节机构具有滑动方向,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一限位部;第一齿形结构,所述第一齿形结构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一滑槽;齿轮件,所述齿轮件可转动地啮合于所述第一齿形结构,所述齿轮件包括沿其转动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以及调节旋件,所述调节旋件可活动地位于所述齿轮件第一工位或第二工位,所述第一限位部邻近所述第二工位设置;所述调节旋件位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调节旋件与所述齿轮件传动连接,所述调节旋件驱动所述齿轮件转动,所述齿轮件带动所述第一齿形结构于滑动方向滑动,或者使所述调节旋件位于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调节旋件配合,限位所述调节旋钮驱动所述齿轮件转动,所述第一束缚件与所述第一齿形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齿形结构时,所述第二束缚件与所述第二齿形结构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基座设置第一滑槽和用于限位的第一限位部,将第一齿形结构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槽内,再设置与第一齿形结构可转动啮合的齿轮件,其中,该齿轮件具有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定义调节机构具有滑动方向,所述调节机构包括:/n基座,所述基座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一限位部;/n第一齿形结构,所述第一齿形结构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一滑槽;/n齿轮件,所述齿轮件可转动地啮合于所述第一齿形结构,所述齿轮件包括沿其转动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以及/n调节旋件,所述调节旋件可活动地位于所述齿轮件第一工位或第二工位,所述第一限位部邻近所述第二工位设置;/n所述调节旋件位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调节旋件与所述齿轮件传动连接,所述调节旋件驱动所述齿轮件转动,所述齿轮件带动所述第一齿形结构于滑动方向滑动,或者使所述调节旋件位于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调节旋件配合,限位所述调节旋钮驱动所述齿轮件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定义调节机构具有滑动方向,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一限位部;
第一齿形结构,所述第一齿形结构可滑动地容置于所述第一滑槽;
齿轮件,所述齿轮件可转动地啮合于所述第一齿形结构,所述齿轮件包括沿其转动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以及
调节旋件,所述调节旋件可活动地位于所述齿轮件第一工位或第二工位,所述第一限位部邻近所述第二工位设置;
所述调节旋件位于所述第一工位时,所述调节旋件与所述齿轮件传动连接,所述调节旋件驱动所述齿轮件转动,所述齿轮件带动所述第一齿形结构于滑动方向滑动,或者使所述调节旋件位于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调节旋件配合,限位所述调节旋钮驱动所述齿轮件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件包括:
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可转动地啮合于所述第一齿形结构;和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调节齿轮的一表面,所述第一工位和所述第二工位均设于所述固定件,并沿所述调节齿轮的转动轴向间隔设置,所述调节旋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工位和所述第二工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形成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沿调节齿轮的径向延伸,使所述固定件分隔形成远离所述调节齿轮的所述第一工位和靠近所述调节齿轮的所述第二工位;
所述调节旋件包括调节主体和设置于所述调节主体的第二限位部,所述调节主体可滑动地套接于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工位和所述第二工位,以使所述调节主体与所述固定件传动连接,并可驱动所述调节齿轮转动;或者使所述调节主体位于所述第二工位,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限位所述调节主体驱动所述调节齿轮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主体形成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孔壁形成有卡接部,所述调节主体通过所述贯穿孔套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调节主体相对所述固定件滑动,以使所述卡接部设于所述固定件邻近所述调节齿轮的一侧,或者卡接于所述分隔部,或者使所述卡接部设于所述固定件背离所述调节齿轮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和所述固定件的截面轮廓呈多边形设置;
或者,所述卡接部为卡扣或者卡槽,所述卡扣或卡槽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工位或所述第二工位。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平徐志军韩小刚杨静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丞辉威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