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热塑性材料/软组织共生骨植入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热塑性材料/软组织共生骨植入物。
技术介绍
肿瘤、外部创伤、畸形等造成的大段骨缺损,患者骨缺损位置和特征具有明显的特异性差异,传统的加工方式难以满足骨植入个性化制造的要求,因此仅能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对骨缺损进行个性化定制,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增材制造技术,可根据所打印样件的几何形状将材料层层累加,节省材料、降低制造成本并且提高了制造效率,3D打印技术同样适用于个性化需求较高的骨植入的制备,目前应用较多的3D打印骨植入物为钛合金骨植入物,其中钛合金骨植入物在下颌骨、颅骨、肋骨椎体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钛合金力学性能与自然骨相差较大,容易造成应力遮挡和骨流失,且CT等影像学观察过程中存在伪影,不利于术后检测,较高的热导率同样影响钛合金骨植入物的舒适性,因此骨替代物需要新材料改善传统钛合金骨植入缺点。聚芳醚酮、聚已内脂、聚乳酸等热塑性材料为具有较好生物兼容性的热塑性聚合物,在3D打印骨植入物研究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与应用,聚醚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3D打印热塑性材料/软组织共生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组织共生区(1),软组织共生区(1)设置于骨植入物表面的局部多孔区域,承载区(3)为热塑性材料,位于骨植入内部或表面的实体三维区域,软组织共生区(1)与承载区(3)之间设置有过渡区(2),过渡区(2)为孔隙率和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多孔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热塑性材料/软组织共生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组织共生区(1),软组织共生区(1)设置于骨植入物表面的局部多孔区域,承载区(3)为热塑性材料,位于骨植入内部或表面的实体三维区域,软组织共生区(1)与承载区(3)之间设置有过渡区(2),过渡区(2)为孔隙率和孔径呈梯度变化的多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热塑性材料/软组织共生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软组织共生区(1)的内部为多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3D打印热塑性材料/软组织共生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多孔结构的孔径在0.1~5mm梯度变化,孔隙率为0%~9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热塑性材料/软组织共生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软组织共生区(1)采用热塑性材料、生物陶瓷和纤维的复合材料制备而成,生物陶瓷和纤维含量在0%wt~60%wt之间梯度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打印热塑性材料/软组织共生骨植入物,其特征在于,过渡区(2)采用热塑性材料、生物陶瓷和纤维的复合材料制备而成,过渡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涤尘,郑纪豹,王玲,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