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桡骨头假体结构,包括与未骨折的桡骨头部分相匹配的假体头部,且该假体头部用来与未骨折的桡骨头部分拼合成完整的桡骨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假体头部与未骨折的桡骨头部分相匹配,并且能与该未骨折的桡骨头部分拼合成完整的桡骨头,这样当桡骨头部分关节面骨折时,患者无需切除整个桡骨头,而是用假体头部置换替代骨折部分的桡骨头而保留为骨折部分的桡骨头,两者拼合成完整的桡骨头,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医源性损伤,有利于保持关节完整,维持关节稳定性。
A semiradial head prosthe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桡骨头假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桡骨头假体结构。
技术介绍
人体肘关节包括肱骨远端、尺骨近端和桡骨头,其中,桡骨头骨折约占到人体所有骨折的5.4%。目前,临床上最常运用的桡骨头骨折分型方式为Mason分型包括:I型骨折,桡骨头无移位骨折;II型骨折,桡骨头部分关节骨折并移位(又包括简单和粉碎性部分关节骨折);III型骨折,桡骨头关节完全粉碎骨折。桡骨头关节置换在治疗II型和III型骨折粉碎性桡骨头骨折方面,已取得良好的疗效,中长期临床疗效满意。手术指征主要为粉碎性桡骨头部分和完全关节骨折,特别是骨块超过3块时。手术方法为外侧切口暴露桡骨头,使用微型摆锯在桡骨颈部位进行桡骨头截骨,对桡骨近端髓腔进行扩髓以完成假体的解剖学匹配,然后插入假体试模,在确认桡骨头假体尺寸后,选择安装适当大小的假体。然而,桡骨头置换术一般针对的患者有二种情况:1、桡骨头整个关节面骨折,如图1所示;2、桡骨头部分关节面骨折,如图2所示。但是,目前临床桡骨头置换术使用的桡骨头假体均为整个桡骨头,假体安装前需要切除整个桡骨头,适用于桡骨头整个关节面骨折,但是对桡骨头部分关节面骨折其实并不适用。同时,临床上桡骨头部分关节面骨折并不少见,并且桡骨头部分关节面骨折常常为50%左右的半个桡骨头关节面骨折。目前,由于无半桡骨头假体,在针对桡骨头部分关节面骨折进行桡骨头置换手术时,需要切除整个桡骨头,也就说包括部分骨折的桡骨头和一部分未骨折的桡骨头,对于部分桡骨头关节骨折的患者,需要把没有骨折的部分切除,不仅给患者带来了额外的医源性损伤,而且存在着术后存在关节不稳,桡骨头假体松动等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适用于桡骨头部分关节面骨折的半桡骨头假体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半桡骨头假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未骨折的桡骨头部分相匹配的假体头部,且该假体头部用来与未骨折的桡骨头部分拼合成完整的桡骨头。根据患者的桡骨头骨折范围对假体头部大小规格进行设计,优选地,所述假体头部的大小为整个桡骨头的1/2~3/4。从而能使假体头部与未骨折的桡骨头部分形成稳定的拼合结构。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假体头部的大小为整个桡骨头的1/2,50%左右的半个桡骨头关节面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将假体头部的大小设计为整个桡骨头的1/2能提高假体头部的通用性。进一步,所述假体头部与骨折面贴合的侧面上凹设有用于植入碎骨的中空植骨区。设置中空植骨区,并在该中空植骨区中植入碎骨,这样植入的碎骨能与未骨折部分的骨质长为一体,从而减少术后松动移位,继而维持长期疗效。优选地,所述中空植骨区中植入的碎骨为桡骨头骨折部分的碎骨。骨折部分碎骨的骨质与未骨折部分具有同源性,从而能使两者更好地长为一体,同时骨折部分的碎骨也比较容易获取,安全、可靠。进一步,还包括假体柄部,该假体柄部固定在上述假体头部的底部并与桡骨头下方的桡骨表面的解剖学结构相匹配。通过设置假体柄部,方便操作,同时能使上述假体头部与未骨折部分更加稳固的拼合。进一步,所述假体柄部开设有第一螺钉固定孔。这样通过在该第一螺钉固定孔中穿设第一固定螺钉,通过该第一固定螺钉使得假体柄部与桡骨固定。进一步,所述第一螺钉固定孔的孔道中心轴与未骨折的桡骨头部分的顶面所成的夹角为10°~15°,且该第一螺钉固定孔为上下并列设置的两个,其中,第一螺钉固定孔开设在假体头部与假体柄部的交界处,另一螺钉固定孔开设在假体柄部的下端。从而能使假体柄部更加稳固的固定于桡骨的骨面,并且能避免第一固定螺钉穿过桡骨的另一端,保证操作安全性。为使假体头部能稳固的与未骨折部分的骨面固定,从而使得骨折部分与未骨折部分拼合成稳固的结构,所述假体头部上开设有第二螺钉固定孔,且该第二螺钉固定孔与上述中空植骨区错开设置。进一步,所述中空植骨区设置在假体头部的下端,而上述第二螺钉固定孔开设在该中空植骨区的上方。进一步,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二螺钉固定孔的孔道与未骨折的桡骨头部分的顶面所成的夹角为10°~15°。这样能避免穿设于第二螺钉固定孔的第二固定螺钉从未骨折的桡骨头部分穿出,保证操作安全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中假体头部与未骨折的桡骨头部分相匹配,并且能与该未骨折的桡骨头部分拼合成完整的桡骨头,这样当桡骨头部分关节面骨折时,患者无需切除整个桡骨头,而是用假体头部置换替代骨折部分的桡骨头而保留为骨折部分的桡骨头,两者拼合成完整的桡骨头,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医源性损伤,有利于保持关节完整,维持关节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桡骨头整个关节面骨折示意图;图2为桡骨头部分关节面骨折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半桡骨假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半桡骨假体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半桡骨假体结构,包括假体头部3和假体柄部4,该假体柄部4固定在上述假体头部3的底部,本实施例中,假体头部3与假体柄部4为一体件,从而能使半桡骨假体结构的内部结构更加稳固。进一步,上述假体头部3与未骨折的桡骨头部分2相匹配,并且,该假体头部3用来与未骨折的桡骨头部分2拼合成完整的桡骨头。这样当桡骨头部分关节面骨折时,患者无需切除整个桡骨头,而是用假体头部3置换替代骨折部分的桡骨头而保留未骨折部分的桡骨头,两者拼合成完整的桡骨头,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医源性损伤,有利于保持关节完整,维持关节稳定性。根据患者的桡骨头骨折范围对假体头部3大小规格进行设计,优选地,上述假体头部3的大小为整个桡骨头的1/2~3/4,从而能使假体头部3与未骨折的桡骨头部分2之间形成稳定的拼合结构。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上述假体头部3的大小为整个桡骨头的1/2,50%左右的半个桡骨头关节面骨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将假体头部3的大小设计为整个桡骨头的1/2能提高假体头部3的通用性。进一步,为减少术后假体的松动移位,假体头部3与骨折面贴合的侧面上凹设有用于植入碎骨的中空植骨区5。设置中空植骨区5,并在该中空植骨区5中植入碎骨,这样植入的碎骨能与未骨折部分的骨质长为一体,减少术后松动移位,从而维持长期疗效。优选地,中空植骨区5中植入的碎骨为桡骨头骨折部分的碎骨。骨折部分碎骨的骨质与未骨折部分具有同源性,从而能使两者更好地长为一体,同时骨折部分的碎骨也比较容易获取,安全、可靠。上述假体柄部4与桡骨头下方的桡骨1表面的解剖学结构相匹配。通过设置假体柄部4,方便操作,同时能使上述假体头部3与未骨折的桡骨头部分2更加稳固的拼合。进一步,该假体柄部4开设有用于穿设第一固定螺钉7的第一螺钉固定孔9,这样通过在该第一螺钉固定孔9中穿设第一固定螺钉7,通过该第一固定螺钉7使得假体柄部4与桡骨1固定。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螺钉固定孔9为上下并列设置的两个,其中一个第一螺钉固定孔9开设在假体头部3与假体柄部4的交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桡骨头假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未骨折的桡骨头部分(2)相匹配的假体头部(3),且该假体头部(3)用来与未骨折的桡骨头部分(2)拼合成完整的桡骨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桡骨头假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未骨折的桡骨头部分(2)相匹配的假体头部(3),且该假体头部(3)用来与未骨折的桡骨头部分(2)拼合成完整的桡骨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桡骨头假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假体头部(3)的大小为整个桡骨头的1/2~3/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桡骨头假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假体头部(3)与骨折面贴合的侧面上凹设有用于植入碎骨的中空植骨区(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桡骨头假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植骨区(5)中植入的碎骨为桡骨头骨折部分的碎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桡骨头假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假体柄部(4),该假体柄部(4)固定在上述假体头部(3)的底部并与桡骨头下方的桡骨(1)表面的解剖学结构相匹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半桡骨头假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假体柄部(4)开设有第一螺钉固定孔(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明,刘观燚,何国浓,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第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