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24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主要包括蒸发—吸收器部分、高压发生器部分和低压发生器—冷凝器部分,其特征在于:在该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道或容器上接有可对溴化锂溶液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的溶液过滤机。这种制冷机能停机的条件下对机内的溴化锂溶液进行过滤,可用作企业、宾馆的节能型制冷设(*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制冷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水作制冷剂、溴化锂溶液作吸收剂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目前,工厂企业中普遍使用以水蒸汽为动力、以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的制冷机,当溴化锂溶液在制冷机体内循环时,会对制冷机的碳钢、紫铜等金属管道或腔体产生较强的腐蚀,为防止这种腐蚀,通常采用使溴化锂溶液管道高真空和在溴化锂溶液中添加缓蚀剂的方法。由于实际使用中制冷机不能保证绝对的真空,所使用的水蒸汽温度在摄氏143度至174度之间,而为防止锈蚀所加的缓蚀剂——铬酸锂则在温度超过摄氏140度时缓蚀作用下降,故溴化锂溶液对管道和腔体仍有一定程度的腐蚀,腐蚀作用的结果是产生Fe(OH)3、Cu(OH)2Fe3O4等不溶物质,其中的Fe(OH)3是一种疏松物,它附着在金属的表面,使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的造膜作用不明显,结果是尽管投入大量的缓蚀剂,而溴化锂溶液仍能渗过疏松的氧化铁对金属表面继续腐蚀,腐蚀产生的不溶物质随溴化锂溶液在制冷机管道内流动,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不溶物质越积越多,并在制冷机内死角处积聚或附着在管道壁上,其结果是(1)传热阻增大,影响热交换,使制冷量衰减;(2)堵塞管道或喷嘴,使制冷机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报废;(3)不溶物质随液体在管道内流动,使管道和泵的机械磨损较大,降低使用寿命;(4)影响缓蚀剂在金属表面造膜,既增加了缓蚀剂的使用量,又加速了管道的腐蚀。这种制冷机无法象一般机械可以拆开修复,其后果必定是使一台价值数十万元的制冷机报废。所以,去除悬浮在溶液中的杂质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对溶液过滤的方法是停机将溴化锂溶液排入贮液罐,然后用普通滤纸进行过滤,对所有溶液过滤一遍一般需要2~3天时间,而制冷机停止运行势必影响生产,故溶液过滤只能在闲季(例如冬季)进行。经过一个工作期(一般为6个月)后,溶液的浊度已经很大,由于溶液是在停机状态下自然排出的,机内的悬浮物由于沉淀而无法排出,再加上制冷机内部管道复杂,溶液难以放尽,当过滤后的清溶液注入机内时会与机内的沉淀物及残留液混合,再次使溴化锂溶液混浊。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制冷机运行过程中可对溴化锂溶液进行循环过滤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包括蒸发-吸收器部分、高压发生器部分和低压发生器-冷凝器部分,在该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管道或容器上接有可对溴化锂溶液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的溶液过滤机。可以将溶液过滤机的溶液进口接在蒸发-吸收器部分下方的稀溶液管上,溶液过滤机的溶液出口接通蒸发-吸收器部分的腔体或接在通往该腔体的浓溶液管上。可以将溶液过滤机的溶液进口接在蒸发-吸收器下方的液囊上,溶液过滤机的溶液出口接通蒸发-吸收器部分的腔体或接在通往该腔体的浓溶液管上。可以将溶液过滤机的溶液进口及溶液出口均接在蒸发-吸收器部分下方的一段稀溶液管上,使该段稀溶液管与溶液过滤机呈并联或串联形式联接。可以将溶液过滤机的溶液进口接在蒸发-吸收器部分下方的液囊上,溶液过滤机的溶液出口接在蒸发-吸收器部分下方的稀溶液管上,使液囊下方的一段稀溶液管与溶液过滤机呈并联或串联形式联接。在制冷机运行的同时,部分溴化锂稀溶液流经上述的溶液过滤机进行真空过滤,过滤后的清液再进入制冷机的体内循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满足了不停机过滤的要求,不会影响生产;(2)由于每次经由溶液过滤机的溶液较少,故这种过滤方式几乎不影响制冷效果;(3)溶液过滤操作简便,可视制冷机内的溶液浊度,对溶液连续过滤或间断过滤,直至溶液达到要求;(4)不需要将溶液取出过滤,节省了以往盛放溶液的容器;(5)溶液在真空中过滤,避免了溶液与空气接触产生碳酸锂沉淀的弊病;(6)降低了机内溶液的浊度,延长了制冷机的使用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管内为冷剂蒸汽或冷剂水;——¨——管内为稀溶液;┈管内为冷水;━━━━━管内为冷却水;━━·━━管内为浓溶液;┉管内为蒸汽;附图2为一种带泵的溶液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一种不带泵的溶液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附图1中的制冷机为配有不带泵的溶液过滤机的蒸汽式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在该图中,高压发生器11内腔与稀溶液管7的入口和浓溶液管2的出口相通,高压发生器11的腔内还设有高温蒸气管10,高压发生器11内腔的顶部与冷剂水管12相通,冷剂水管12进入低压发生器-冷凝器13腔内的下部盘旋几圈后伸出腔体的底部,与低压发生器-冷凝器13的腔体顶部接通;冷却水管5先进入蒸发-吸收器16腔体的底部,再进入低压发生器-冷凝器13腔体的上部,并从该腔体的上部穿出;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13腔内的冷却水管5下方设有冷剂水盘14,冷剂水盘14上接有冷剂水管12,该冷剂水管12接至蒸发-吸收器16的顶部并与该腔体相通;蒸发-吸收器16腔内上部设有冷剂水管18,冷剂水管18上装有喷嘴9,喷嘴9的下方设有输送制冷剂的冷水管15,冷水管15的下方是盛放冷剂水的冷剂水盘8,冷剂水盘8与冷剂水管18连接,并经冷剂水泵20增压后与装有喷嘴9的冷剂水管18接通;冷剂水盘8的下方是输送溴化锂浓溶液的浓溶液管2,浓溶液管2上装有喷嘴6,喷嘴6下方是冷却水管5;蒸发-吸收器16腔体的底部为液囊4,液囊4的下部接有两个稀溶液管7一个稀溶液管7上接有高压发生器泵3,然后与高压发生器11腔体接通,由高压发生器11腔体引出一条输送溴化锂的浓溶液管2,该浓溶液管2接至一个引射器17;另一个稀溶液管7上接有溶液泵1,然后分成两条管道一条管道与来自高压发生器11的浓溶液管2经一级引射器17后接至二级引射器17再接至蒸发-吸收器16,另一条管道接至低压发生器-冷凝器13的底部腔体,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13的腔体底部再引出一条浓溶液管2,该浓溶液管2经二级引射器17后接至蒸发-吸收器16。经溶液泵1加压后的稀溶液管7上接有溶液过滤器19的溶液进口34,溶液过滤器19的溶液出口27接在输往蒸发-吸收器16腔体的浓溶液管2上,溶液过滤机19使用如图3所示的不带泵的溶液过滤机。该溴化锂制冷机的工作原理是水在汽化(蒸发)时都必须向周围物体吸收热量,如果创造一个接近真空的环境,让水在其中蒸发(此时蒸发温度很低)吸热,就可获得相应的冷量。溴化锂溶液的饱和压力比同一温度的水的饱和蒸汽压力低得多,由于溴化锂与水之间存在较大的蒸汽压差,溴化锂溶液极易吸收水蒸汽,使水的蒸汽压力降低,水则进一步蒸发并吸收热量,水本身的温度也降低到对应较低的水蒸汽压的对应蒸发温度,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正是利用水作制冷剂、溴化锂溶液作吸收剂进行制冷的;吸收了水份的溴化锂稀溶液又被高温蒸汽加热,使溶液中的水份蒸发而溶液变浓,从而达到连续制冷的目的。在附图1所示的制冷机中,从蒸发-吸收器16出来的一部分溴化锂稀溶液由高压发生器泵3输送进入高压发生器11,被流动有高温蒸气(0.6MPa、164℃)的蒸汽管10加热沸腾,溴化锂稀溶液中的水份蒸发变成冷剂蒸汽进入冷剂水管12,溴化锂溶液的温度和浓度升高并进入浓溶液管2;从蒸发-吸收器16出来的另一部分溴化锂稀溶液由溶液泵1输送进入低压发生器-冷凝器13,被来自高压发生器11的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包括蒸发-吸收器部分、高压发生器部分和低压发生器-冷凝器部分,其特征在于:在该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管道或容器上接有可对溴化锂溶液中的杂质进行过滤的溶液过滤机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瑾丁淼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振亚丝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