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弯曲角度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238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弯曲角度控制结构,包括本体,呈圆柱状,对称设置有2n个第一滑槽,n≥2,本体底部对应第一滑槽的位置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的通孔;轴套,滑动套接在所述本体上,所述轴套内侧设置有2n‑1个第二滑槽,每个所述第二滑槽均与一个所述第一滑槽对应设置;滑块,一一对应地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滑块上端设置有一个向外突出所述第一滑槽的凸块,其中一个所述凸块抵接在所述轴套的端部,剩余所述凸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滑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滑槽可容纳所述凸块且允许所述凸块滑动;钢丝,穿过所述通孔,且一端连接所述滑块;用于驱动所述滑块复位的弹性复位件,一端连接所述滑块,另一端连接所述本体。

Control structure of bending angle of endosc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窥镜弯曲角度控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窥镜产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窥镜弯曲角度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医用内窥镜的角度控制结构,主要是通过钢丝连接弯曲蛇骨,通过牵引钢丝带动弯曲蛇骨弯曲,进而调节内窥镜的角度。当前软式医用内窥镜的角度控制系统主要有两种:对于大型内窥镜为双控制把手的四方向弯曲控制系统;对于小型内窥镜为单控制把手双方向角度控制系统。这两种控制系统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四方向控制系统结构复杂,加工制作成本高,体积庞大;双方向控制系统仅能控制两个方向角度,无法满足复杂角度控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内窥镜弯曲角度控制结构,结构简单,又能控制多方向角度。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内窥镜弯曲角度控制结构,包括本体,呈圆柱状,对称设置有2n个第一滑槽,n≥2,本体底部对应第一滑槽的位置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的通孔;轴套,滑动套接在所述本体上,所述轴套内侧设置有2n-1个第二滑槽,每个所述第二滑槽均与一个所述第一滑槽对应设置;滑块,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弯曲角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呈圆柱状,对称设置有2n个第一滑槽,n≥2,本体底部对应第一滑槽的位置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的通孔;/n轴套,滑动套接在所述本体上,所述轴套内侧设置有2n-1个第二滑槽,每个所述第二滑槽均与一个所述第一滑槽对应设置;/n滑块,一一对应地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滑块上端设置有一个向外突出所述第一滑槽的凸块,其中一个所述凸块抵接在所述轴套的端部,剩余所述凸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滑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滑槽可容纳所述凸块且允许所述凸块滑动;/n钢丝,穿过所述通孔,且一端连接所述滑块;/n用于驱动所述滑块复位的弹性复位件,一端连接所述滑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弯曲角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呈圆柱状,对称设置有2n个第一滑槽,n≥2,本体底部对应第一滑槽的位置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的通孔;
轴套,滑动套接在所述本体上,所述轴套内侧设置有2n-1个第二滑槽,每个所述第二滑槽均与一个所述第一滑槽对应设置;
滑块,一一对应地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滑块上端设置有一个向外突出所述第一滑槽的凸块,其中一个所述凸块抵接在所述轴套的端部,剩余所述凸块分别与所述第二滑槽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滑槽可容纳所述凸块且允许所述凸块滑动;
钢丝,穿过所述通孔,且一端连接所述滑块;
用于驱动所述滑块复位的弹性复位件,一端连接所述滑块,另一端连接所述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弯曲角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套管,所述弹性套管通过通孔连接在所述本体底部,所述钢丝穿过所述弹性套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弯曲角度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置成上小下大的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下部分螺纹连接有调节套管,所述调节套管内设置有上小下大的的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二阶梯孔下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龙梁凯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视新医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