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205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52
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基材;位于基材上的多个第一电极;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其包括位于基材上且覆盖多个第一电极的绝缘的透明光阻层以及位于所述透明光阻层上的导电层,导电层形成为多个第二电极;覆盖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的透明的绝缘保护层;多条第一走线,其位于绝缘保护层远离基材的表面上且贯穿绝缘保护层和透明光阻层与多个第一电极电性连接,或其位于透明光阻层远离基材的表面且贯穿透明光阻层与第一电极电性连接;以及多条第二走线,其位于绝缘保护层远离基材的表面上且贯穿绝缘保护层从而与第二电极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应用上述触控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及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触控面板的制备可避免蚀刻液对电极的侵蚀。

Touch pane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ouch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应用其的触控显示装置、以及触控面板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触控面板定义有触控区和围绕触控区的边框区,触控区设置有触控电极,而边框区设置有与触控电极连接的走线。现有的一种触控面板采用纳米银制作触控电极,采用铜合金制作走线。触控面板的制备过程中,先在一基板上沉积一层纳米银层,再在纳米银层上沉积一层铜合金层,然后采用酸性的蚀刻液对铜合金层进行蚀刻。然而,蚀刻过程中,酸性的蚀刻液会损伤底层的纳米银层,另外,湿式蚀刻制程容易因化学药液残留,导致易生成铜合金的羽毛状物,存在导电走线短路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基材;多个第一电极,其位于所述基材的一表面上;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其位于基材上,所述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包括位于所述基材上且覆盖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的绝缘的透明光阻层以及位于所述透明光阻层远离所述基材的表面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形成为多个第二电极;透明的绝缘保护层,其位于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远离所述基材表面且覆盖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多条第一走线,其位于所述绝缘保护层远离所述基材的表面上且贯穿所述绝缘保护层和所述透明光阻层从而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电性连接,或其位于所述透明光阻层远离所述基材的表面且贯穿所述透明光阻层从而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电性连接;以及多条第二走线,其位于所述绝缘保护层远离基材的表面上且贯穿所述绝缘保护层从而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电性连接。另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提供基材,在所述基材的一表面上形成多个第一电极;在所述基材上贴附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所述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包括透明光阻层以及导电层,所述透明光阻层贴附在所述基材上且覆盖所述多个第一电极,所述导电层位于所述透明光阻层远离所述基材的表面且形成为多个第二电极;在所述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远离所述基材的表面形成绝缘保护层并在所述绝缘保护层中形成多个通孔以局部露出每一个第一电极和每一个第二电极;以及形成多条走线,每一条走线延伸进入一个通孔以电性连接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另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图像;以及上述的触控面板,用于感测触控操作,以根据感测到的触控操作控制所述显示面板进行图像显示。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触控面板的制备过程中,湿法蚀刻金属材质的走线时,由于有透明光阻层和/或绝缘保护层覆盖位于触控区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因此蚀刻液完全不会接触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避免了蚀刻液对电极的侵蚀。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触控面板的变更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触控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3中触控面板的变更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多种不同形式实现,而并不应解释为仅局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更为全面和完整的公开,并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为了清晰可见,在图中,层和区域的尺寸被放大了。除非另外定义,这里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述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还应当理解,比如在通用的辞典中所定义的那些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环境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过度理想化或过度正式的含义来解释,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定义。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触控面板100,其包括基材101、位于基材101一表面上的多个第一电极10、位于基材101上且覆盖多个第一电极10的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30、位于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30远离基材101的表面的绝缘保护层50。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30包括位于基材101上且覆盖多个第一电极10的绝缘的透明光阻层31以及位于透明光阻层31远离基材101的表面的导电层33,导电层33形成为多个第二电极20,图1中仅示出一个第二电极20。触控面板100还包括与多个第一电极10电性连接的多条第一走线60,以及与多个第二电极20电性连接的多条第二走线80。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可互为触控驱动电极和触控感测电极;第一电极10和第二电极20为绝缘交叉设置。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30的透明光阻层31具有一定黏附性,制备时触控面板100时,直接将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30具有透明光阻层31的一侧贴附在基材101上即可。如图1所示,触控面板100定义有触控区110以及围绕触控区110的边框区130。多个第一电极10和多个第二电极20均位于触控区110,第一走线60和第二走线80均位于边框区130。本实施例中,第一走线60位于透明光阻层31远离基材101的表面上且贯穿透明光阻层31从而与第一电极10电性连接。第二走线80位于绝缘保护层50远离基材101的表面上且贯穿绝缘保护层50从而与第二电极20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绝缘保护层50完全覆盖触控区110,但并未完全覆盖透明光阻层31,而是局部覆盖透明光阻层31,第一走线60就是设置在透明光阻层31未被绝缘保护层50覆盖的区域。本实施例中,基材101为透明且绝缘的,且基材101为柔性的,从而使触控面板100整体为柔性可弯曲的。基材101的材质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乙烯(PE)、环烯烃聚合体(CO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其他柔性塑料高分子材料,厚度介于5~150微米。多个第一电极10可由纳米金属丝、导电高分子或金属网格构成。在一变更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电极10通过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30构成。如图2所示的触控面板200,其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基本相同,不同在于多个第一电极10通过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30构成,基材101与第二电极20所在的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30之间还设置有一附加的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30。该附加的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30包括覆盖基材101的绝缘的透明光阻层31以及位于透明光阻层31远离基材101表面的附加的导电层33,附加的导电层33形成为多个第一电极10。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30的导电层33的材质可为纳米金属丝、导电高分子、纳米碳管、石墨烯或金属网格,导电层33的厚度为0.1~2微米。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30的透明光阻层31为透明且绝缘的感光树脂,厚度介于2~30微米。绝缘保护层50的材质为透明的、绝缘的且感光的树脂。绝缘保护层50的厚度为3~10微米。第一走线60和第二走线80的材质为导电金属或合金,例如选自铜、镍、银、钛、铝、钼、金、以及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材;/n多个第一电极,其位于所述基材的一表面上;/n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其位于基材上,所述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包括位于所述基材上且覆盖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的绝缘的透明光阻层以及位于所述透明光阻层远离所述基材的表面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形成为多个第二电极;/n透明的绝缘保护层,其位于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远离基材表面且覆盖所述多个第二电极;/n多条第一走线,其位于所述绝缘保护层远离所述基材的表面上且贯穿所述绝缘保护层和所述透明光阻层从而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电性连接,或其位于所述透明光阻层远离所述基材的表面且贯穿所述透明光阻层从而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电性连接;以及/n多条第二走线,其位于所述绝缘保护层远离所述基材的表面上且贯穿所述绝缘保护层从而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材;
多个第一电极,其位于所述基材的一表面上;
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其位于基材上,所述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包括位于所述基材上且覆盖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的绝缘的透明光阻层以及位于所述透明光阻层远离所述基材的表面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形成为多个第二电极;
透明的绝缘保护层,其位于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远离基材表面且覆盖所述多个第二电极;
多条第一走线,其位于所述绝缘保护层远离所述基材的表面上且贯穿所述绝缘保护层和所述透明光阻层从而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电性连接,或其位于所述透明光阻层远离所述基材的表面且贯穿所述透明光阻层从而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电性连接;以及
多条第二走线,其位于所述绝缘保护层远离所述基材的表面上且贯穿所述绝缘保护层从而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条第一走线位于所述透明光阻层远离所述基材的表面时,所述绝缘保护层局部覆盖所述透明光阻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透明、绝缘且柔性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与所述第二电极所在的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之间还设置有一附加的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所述附加的可转贴透明导电光阻膜包括覆盖所述基材的绝缘的透明光阻层以及位于所述透明光阻层远离基材的表面的附加导电层,所述附加导电层形成为所述多个第一电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多条第一走线贯穿所述绝缘保护层和所述透明光阻层时,在所述绝缘保护层和所述透明光阻层中形成有贯穿所述绝缘保护层和所述透明光阻层的通孔,且沿所述触控面板的厚度方向且从所述透明光阻层指向所述绝缘保护层的方向,所述通孔的开口面积是逐渐变大的。


6.一种触控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基材,在所述基材的一表面上形成多个第一电极;
在所述基材上贴附可转贴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立
申请(专利权)人: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