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杯及其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188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杯,包括杯体、保温外套、保温底垫和导磁膜,所述杯体的底部开设有底槽与安装孔,所述底槽的内部粘接固定有保温底垫,所述安装孔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支撑底轴,所述底槽的底面上设置有导磁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杯体底部设置有导磁膜与保温底垫的组合结构,在杯内盛装有热液体时,该导磁膜与保温底垫的组合结构可有效起到杯内液体底部保温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该杯子的保温效果,可实现“人走茶不凉”的效果,功能性强,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通过在上釉工艺内,涂抹具有负氧离子的釉料,在杯子内浸泡水后可以溶解离子对人身体有益,可以美容养颜功效,大大提高了该杯子的整体功能性,且工艺的烧成范围很宽,而且白度很好,成本很低。

A multifunctional cup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杯及其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多功能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功能杯及其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杯子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是一种专门盛水的器皿,从古至今其主要功能都是用来饮酒或饮茶,一般容积不大,杯子的整体种类有许多,不同类别的杯子具有不同的作用,杯子按照材料分类有陶瓷杯、玻璃杯、塑料杯、不锈钢杯,木鱼石杯、景泰蓝杯等;根据功能分类有日用杯、广告杯、促销杯、保温杯、保健杯等;杯子还可以根据寓意分为合欢杯、情侣杯、夫妻杯等;根据结构工艺分为单层杯、双层杯、真空杯、纳米杯、能量杯、生态杯等。其中用于盛水的杯子是最为常见的杯子种类,除了保温杯以外,传统的盛水杯在其上并未设置有任何保温结构,也未设置有导磁膜,导致装于杯内的热水,过了一段时间后,会快速变凉,不具有任何保温结构,且传统的杯子在外部并未涂抹有釉,有的涂抹釉内并未添加任何负氧离子,浸泡水后无法溶解离子对人身体有益,并不具有美容养颜功效,功能性不佳,需要进行一定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杯及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其中用于盛水的杯子是最为常见的杯子种类,除了保温杯以外,传统的盛水杯在其上并未设置有任何保温结构,也未设置有导磁膜,导致装于杯内的热水,过了一段时间后,会快速变凉,不具有任何保温结构,且传统的杯子在外部并未涂抹有釉,有的涂抹釉内并未添加任何负氧离子,浸泡水后无法溶解离子对人身体有益,并不具有美容养颜功效,功能性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杯,包括杯体、保温外套、保温底垫和导磁膜,所述杯体的底部开设有底槽与安装孔,所述杯体的顶部卡嵌安装有杯盖,且杯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杯环,所述底槽的内部粘接固定有保温底垫,所述安装孔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支撑底轴,所述底槽的底面上设置有导磁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杯体的外部套装有保温外套,且保温外套的一侧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杯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安装孔与支撑底轴均位于底槽外侧的同心圆上设置有四个。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撑底轴一端位于安装孔的外侧,且支撑底轴一端与保温底垫底面相互接触并挤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杯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进行取料,分别足量的钾长石、贵州土、镁与高岭土原料,且分别盛装在不同的盛装容器内,对每个盛装容器外部贴上对应的原料标签;S2、进行配料,取来一个较大的容器,利用取料匙,分别取出一定量的钾长石、贵州土、镁与高岭土原料装入容器内;S3、进行配置,向S2内中加入多种混合原料的容器内加入足量水溶液,取来玻璃棒,对混合原料进行搅拌一段时间,使原料充分混合溶解;S4、向搅拌后的混合溶液内加入适量浓度的CMC(羧甲基纤维素),将混合容器置于加热装置上,使混合溶液加热到一定温度,且在加热时,边加热边进行继续搅拌一段时间;S5、将搅拌加热后的容器取下,找来具有筛铁的磁块装入筛铁容器内,将容器内的混合溶液缓缓倒入筛铁容器内,对混合溶液进行吸铁过筛、化浆处理,取来新的盛装容器,将吸铁过筛、化浆处理后的混合浆料倒入新的盛装容器内;S6、取来用于生产杯子的组合组合石膏模具,将组合石膏模具正置放置在工作台上,通过固定结构对于组合石膏模具的位置进行固定,保持模具的稳定性,将新的盛装容器内的混合浆料慢慢倒入组合石膏模具内,静置一段时间;S7、拆下固定结构,取下组合石膏模具,慢慢将组合石膏模具翻转,将组合石膏模具内的多余浆料慢慢倒出;S8、将组合石膏模具拆开,获得杯子的模型胚子,根据杯子的外部与内部结构要求,对于模型胚子进行精细的塑性处理;S9、将塑性后的模型胚子置入干燥器内,提高干燥温度,干燥一段时间;S10、取出干燥后的模型胚子,在模型胚子的外部与内部均涂抹一些具有负氧离子的釉料,且使其涂抹均匀;S11、将上釉后的模型胚子置入窖炉中进行烧制,烧制后,待冷却,取出成品杯子即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S2中,钾长石的量为15-18份(目数250目,含钾量10%以上),贵州土的量为5-8份(目数10目,含铝量37%以上),镁的量为5-8份(目数400目,含镁量32%以上),高岭土的量为70-75份(目数325目,含铝30%以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S3中,搅拌时间为5min。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S4中,CMC(羧甲基纤维素)的浓度为1-2%,且加热温度为90-110℃,加热搅拌时间为10-15min。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S6中,静置时间为15-20min。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S9中,干燥温度为235-275℃,干燥时间为20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杯体外部套装有具有杯提的保温外套,在杯子内盛装有热液体时,该保温外套可起到一定的杯内液体外侧保温效果,避免杯内液体快速降温变凉;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杯体底部设置有导磁膜与保温底垫的组合结构,在杯内盛装有热液体时,该导磁膜与保温底垫的组合结构可有效起到杯内液体底部保温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该杯子的保温效果,可实现“人走茶不凉”的效果,功能性强;本专利技术工艺通过在上釉工艺内,涂抹具有负氧离子的釉料,在杯子内浸泡水后可以溶解离子对人身体有益,可以美容养颜功效,大大提高了该杯子的整体功能性;本专利技术工艺的烧成范围很宽,而且白度很好,成本很低,且此工艺对操作简单,能提高产品质量,不会有针孔现象出现,大大提高了杯子的整体生产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多功能杯配套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多功能杯配套装置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杯体;2、杯盖;3、杯环;4、杯提;5、保温外套;6、支撑底轴;7、安装孔;8、保温底垫;9、底槽;10、导磁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2,一种多功能杯,包括杯体1、保温外套5、保温底垫8和导磁膜10,所述杯体1的底部开设有底槽9与安装孔7,所述杯体1的顶部卡嵌安装有杯盖2,且杯盖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杯环3,通过安装有杯盖2,且杯盖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杯环3,需要开启杯盖2时,可通过杯环3开启杯盖2,杯盖2可对杯体1内的液体进行保护,所述杯体1的外部套装有保温外套5,且保温外套5的一侧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杯提4,通过安装有保温外套5,且保温外套5的一侧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杯提4,在杯子内盛装有热液体时,该保温外套5可起到一定的杯内液体外侧保温效果,避免杯内液体快速降温变凉,且可通过杯提4拿起杯子,所述底槽9的内部粘接固定有保温底垫8,所述安装孔7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支撑底轴6,所述安装孔7与支撑底轴6均位于底槽9外侧的同心圆上设置有四个,多个支撑底轴6有效提高杯体1稳定性,所述支撑底轴6一端位于安装孔7的外侧,且支撑底轴6一端与保温底垫8底面相互接触并挤压,通过使支撑底轴6一端位于安装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杯,包括杯体(1)、保温外套(5)、保温底垫(8)和导磁膜(10),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的底部开设有底槽(9)与安装孔(7),所述杯体(1)的顶部卡嵌安装有杯盖(2),且杯盖(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杯环(3),所述底槽(9)的内部粘接固定有保温底垫(8),所述安装孔(7)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支撑底轴(6),所述底槽(9)的底面上设置有导磁膜(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杯,包括杯体(1)、保温外套(5)、保温底垫(8)和导磁膜(10),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的底部开设有底槽(9)与安装孔(7),所述杯体(1)的顶部卡嵌安装有杯盖(2),且杯盖(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杯环(3),所述底槽(9)的内部粘接固定有保温底垫(8),所述安装孔(7)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支撑底轴(6),所述底槽(9)的底面上设置有导磁膜(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的外部套装有保温外套(5),且保温外套(5)的一侧外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杯提(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7)与支撑底轴(6)均位于底槽(9)外侧的同心圆上设置有四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轴(6)一端位于安装孔(7)的外侧,且支撑底轴(6)一端与保温底垫(8)底面相互接触并挤压。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杯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进行取料,分别足量的钾长石、贵州土、镁与高岭土原料,且分别盛装在不同的盛装容器内,对每个盛装容器外部贴上对应的原料标签;
S2、进行配料,取来一个较大的容器,利用取料匙,分别取出一定量的钾长石、贵州土、镁与高岭土原料装入容器内;
S3、进行配置,向S2内中加入多种混合原料的容器内加入足量水溶液,取来玻璃棒,对混合原料进行搅拌一段时间,使原料充分混合溶解;
S4、向搅拌后的混合溶液内加入适量浓度的CMC(羧甲基纤维素),将混合容器置于加热装置上,使混合溶液加热到一定温度,且在加热时,边加热边进行继续搅拌一段时间;
S5、将搅拌加热后的容器取下,找来具有筛铁的磁块装入筛铁容器内,将容器内的混合溶液缓缓倒入筛铁容器内,对混合溶液进行吸铁过筛、化浆处理,取来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李明钱桂芳聂昕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银和瓷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