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三维聚焦功能的单层微流控芯片
本技术涉及微流控芯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三维聚焦功能的单层微流控芯片。
技术介绍
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研究手段的创新与进步,特别是微米或者亚微米尺度的微粒的分离、分析和测试方法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现代生命科学向更高、更深入和更精细的层次发展。自1990年,科学家首次提出微型全分析系统,微流控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当前微观领域分析的重要发展前沿,它可以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等操作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这被称为“芯片实验室”。“芯片实验室”有着体积轻巧、使用样品及试剂量少等多种优点,目前已经在生命科学和分析化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流式微粒技术能够对处在快速流动状态中的微粒或生物颗粒进行多参数、定量分析或分选,而随着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发展,微流控芯片逐渐成为流式微粒技术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常规的微流控芯片往往通过鞘液包裹样品,来实现样品流的聚焦。而传统制作的微流体芯片都是基于平面设计加工的,在垂直于基片方向是等深的,因而样本只能在沿平行于基片的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三维聚焦功能的单层微流控芯片,包括单层微流控芯片主体、设置在所述单层微流控芯片主体内的主流道和聚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模块包括与所述主流道连通的样品管路、与所述主流道连通的用于实现主流道中的样品流在垂直方向上聚焦的第一鞘液管路和第二鞘液管路、与所述主流道连通的用于实现主流道中的样品流在水平方向上聚焦的第三鞘液管路和第四鞘液管路:/n所述第一鞘液管路与所述主流道在同一条流线上,所述第二鞘液管路和样品管路平行且垂直于所述主流道,所述样品管路、第一鞘液管路和第二鞘液管路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沿所述主流道内的样品流的运动方向,所述样品管路处于所述第一鞘液管路的前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三维聚焦功能的单层微流控芯片,包括单层微流控芯片主体、设置在所述单层微流控芯片主体内的主流道和聚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模块包括与所述主流道连通的样品管路、与所述主流道连通的用于实现主流道中的样品流在垂直方向上聚焦的第一鞘液管路和第二鞘液管路、与所述主流道连通的用于实现主流道中的样品流在水平方向上聚焦的第三鞘液管路和第四鞘液管路:
所述第一鞘液管路与所述主流道在同一条流线上,所述第二鞘液管路和样品管路平行且垂直于所述主流道,所述样品管路、第一鞘液管路和第二鞘液管路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沿所述主流道内的样品流的运动方向,所述样品管路处于所述第一鞘液管路的前方;
所述第三鞘液管路和第四鞘液管路对称分布在所述主流道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三维聚焦功能的单层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管路和第二鞘液管路的直径相同,且不小于所述主流道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三维聚焦功能的单层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鞘液管路和第二鞘液管路中的鞘液流量相等,且均不小于所述样品管路中的样品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三维聚焦功能的单层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鞘液管路和第四鞘液管路的轴线在同一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三维聚焦功能的单层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鞘液管路和第四鞘液管路与所述主流道之间的夹角均为9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三维聚焦功能的单层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流道为矩形流道,其宽度为50~200微米,深度为50~200微米;样品管路和第二鞘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飞飞,王策,马玉婷,吴云良,陈忠祥,裴智果,严心涛,钟金凤,王红梅,闫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