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面、具备该鞋面的鞋子、以及该鞋面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713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鞋面,其具有基材部件。所述基材部件具有:用于覆盖足部的鞋面前部、鞋面中部和鞋面跟部;以及与所述鞋面前部、所述鞋面中部和所述鞋面跟部邻接配置的、用于与鞋底固定连接的基部。在所述基材部件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沿着所述基材部件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肋部件,鞋带用孔贯通设置在至少一部分的所述肋部件上。

Vamp, shoes with the vamp,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v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鞋面、具备该鞋面的鞋子、以及该鞋面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鞋面、具备该鞋面的鞋子、以及该鞋面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的鞋子主要包括鞋面结构以及鞋底结构。鞋面结构固定连接在鞋底结构的上部区域且与鞋底结构一起形成容纳足部的空腔。鞋底结构则位于鞋面结构的下部区域,通过与地面接触实现穿着者的行走、奔跑等活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鞋面结构,在该鞋面结构的纺织部件的规定区域中设置有多个管状肋结构,抗拉元件穿过管状肋结构的中空通路并连续延伸。另外,作为穿设鞋带用的孔眼,在抗拉元件的顶端部上形成有鞋带用的鞋带环,鞋带穿过鞋带环并系紧,从而鞋带的系紧力能够从一个抗拉元件传达到另一个抗拉元件。因此,能够在鞋子的鞋面结构的相对较大的区域中分散力的效果,从而能够提升鞋子的贴合性与功能性。[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CN106136453A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作为鞋带的孔眼,在抗拉元件的顶端部形成有鞋带环。然而,在这种结构中存在以下问题:构造方面非常复杂,并且对形成于抗拉元件的顶端部的鞋带环要求高的强度。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提高鞋子的贴合性和功能性、且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形成鞋带用孔的鞋面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能够以如下方式实现。[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鞋面,其具有基材部件,该基材部件具有:用于覆盖足部的鞋面前部、鞋面中部和鞋面跟部;以及与所述鞋面前部、所述鞋面中部、所述鞋面跟部邻接配置的、用于与所述鞋底固定连接的基部,在所述基材部件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沿着所述基材部件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肋部件,鞋带用孔贯通设置在至少一部分的所述肋部件上。根据该方式,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容易地形成鞋带用孔。并且,由于鞋带穿设于贯通肋部件的鞋带用孔中,当系紧鞋带时,鞋带的系紧力能够沿着肋部件高效地传递,其结果是,能够提升鞋子的静态贴合性。另外,通常的鞋带用孔是直接开设在鞋面上,鞋带穿过其中时,足部易于感受到局部的鞋带的重叠(落差),因此会有不舒适感。而本方式的鞋带用孔是贯通设置在位于基材部件的外表面上的、沿着基材部件的宽度方向上设置的肋部件上,因此鞋带穿过这样的鞋带用孔时,足部难以感受到局部的鞋带的重叠(落差),提升了穿着时的舒适感。[2]在上述方式的鞋面中,优选地,当将所述基材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为一侧和另一侧时,所述多个肋部件设置在所述基材部件的从所述一侧至所述另一侧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根据该方式,由于肋部件设置在基材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至另一侧的外表面上,当系紧鞋带时,鞋带的系紧力能够沿着肋部件高效地传递到基材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升鞋子的静态贴合性和穿着时的舒适感。[3]在上述方式的鞋面中,优选地,至少一部分的所述肋部件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基材部件的外表面朝向所述鞋面跟部侧向斜上方延伸,并且在所述基材部件的长度方向上邻接的所述肋部件彼此至少部分地重叠。根据该方式,能够设置更多的肋部件,相应地也能够设置更多的鞋带用孔,从而能够提升鞋带用孔的设计自由度,根据鞋子的用途(例如跑步用、散步用)、穿着者足部的形状等配置鞋带用孔从而能够进一步调整鞋子的静态贴合性。[4]在上述方式的鞋面中,优选地,在所述基材部件的所述鞋面中部设置有所述肋部件。鞋面中部通常是设置鞋带用孔的位置,根据该方式,当提起鞋带并系紧鞋带时,鞋带的系紧力能够沿着肋部件有效地传递到位于穿着者的足部的中间部分的中足部,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升鞋子的静态贴合性。[5]在上述方式的鞋面中,优选地,在所述鞋面前部和/或所述鞋面跟部也设置有所述肋部件。根据该方式,当提起鞋带并系紧鞋带时,鞋带的系紧力能够沿着肋部件有效地从穿着者的中足部传递到分别位于穿着者的足部的前后两部分的前足部和/或足跟部,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升鞋子的静态贴合性。[6]在上述方式的鞋面中,优选地,所述肋部件包括:第一肋部件;以及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肋部件的第二肋部件,所述第一肋部件与所述第二肋部件设置成沿着所述基材部件的宽度方向交互地延伸且平滑地连接,所述鞋带用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肋部件上。根据该方式,由于在高度较高的第二肋部件上设置鞋带用孔,因此能够确保鞋带用孔周边的肋部件的体积,从而保证鞋带用孔的强度和耐久性,防止鞋带用孔因受力发生断裂。并且,通过采用不同高度的肋部件,能够满足各种功能的要求。例如,在需要较高强度的部位,则设置高度较高的肋部件以确保耐久性,而在仅需要中等强度的部位,则设置高度较低的肋部件,这样一来,能够兼顾补强效果以及轻量性的要求。[7]在上述方式的鞋面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肋部件的高度为2mm以上5mm以下,所述第二肋部件的高度大于5mm且为13mm以下。根据该方式,设置有鞋带用孔的第二肋部件的高度大于未设置鞋带用孔的第一肋部件的高度,因此能够确保鞋带用孔周边的肋部件的体积,从而保证鞋带用孔的强度和耐久性,防止鞋带用孔因受力发生断裂。[8]在上述方式的鞋面中,优选地,所述鞋带用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肋部件的靠近所述基材部件的一侧。根据该方式,通过将鞋带用孔设置在高度较高的第二部件的靠近基材部件的一侧,从而能够进一步确保鞋带用孔周边的肋部件的体积,保证鞋带用孔的强度和耐久性,防止鞋带用孔因受力发生断裂。[9]在上述方式的鞋面中,优选地,当以所述基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连接起来的长度作为足长度时,所述第二肋部件设置在所述基材部件的外表面上,以覆盖从所述基部的前端部起的所述足长度的40~70%的区域。从所述基部的前端部起的足长度的40~70%的区域通常位于穿着者的足部的中足部,该区域通常是设置鞋带用孔的区域。根据该方式,通过将第二肋部件设置在对鞋带的系紧力的传递而言尤其有效的区域,从而能够提升鞋面的静态贴合性。[10]在上述方式的鞋面中,优选地,当以所述基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连接起来的长度作为足长度时,所述第二肋部件设置在所述基材部件的外表面上,以覆盖从所述基部的前端部起的所述足长度的70~90%的区域。从所述基部的前端部起的足长度的70~90%的区域通常位于穿着者的足部的足跟部的两侧。根据该方式,通过将第二肋部件设置在对鞋带的系紧力的传递而言尤其有效的区域,从而能够提升鞋面的静态贴合性。[11]在上述方式的鞋面中,优选地,当以所述基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连接起来的长度作为足长度时,所述第二肋部件设置在所述基材部件的外表面上,以覆盖从所述基部的前端部起的所述足长度的20~40%的区域。从所述基部的前端部起的足长度的20~40%的区域通常位于穿着者的足部的前足部的一部分(即大致对应于足部的、趾骨与跖骨连接的部分以及跖骨所在的部分)。根据该方式,在穿着者的前足部被施加了负荷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大脚趾以及小脚趾发生错位从而向鞋底的内外两侧滑落,因此能够提升穿着时的稳定感。并且,通过将第二肋部件设置在对鞋带的系紧力的传递而言尤其有效的区域,从而能够提升鞋面的静态贴合性。[12]在上述方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鞋面,其具有基材部件,/n该基材部件具有:用于覆盖足部的鞋面前部、鞋面中部和鞋面跟部;以及与所述鞋面前部、所述鞋面中部和所述鞋面跟部邻接配置的、用于与鞋底固定连接的基部,/n所述鞋面的特征在于,/n在所述基材部件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沿着所述基材部件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肋部件,/n鞋带用孔贯通设置在至少一部分的所述肋部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面,其具有基材部件,
该基材部件具有:用于覆盖足部的鞋面前部、鞋面中部和鞋面跟部;以及与所述鞋面前部、所述鞋面中部和所述鞋面跟部邻接配置的、用于与鞋底固定连接的基部,
所述鞋面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材部件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沿着所述基材部件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肋部件,
鞋带用孔贯通设置在至少一部分的所述肋部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当将所述基材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设为一侧和另一侧时,
所述肋部件设置在所述基材部件的从所述一侧至所述另一侧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部分的所述肋部件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基材部件的外表面朝向所述鞋面跟部侧向斜上方延伸,并且在所述基材部件的长度方向上邻接的所述肋部件彼此至少部分地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材部件的所述鞋面中部设置有所述肋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鞋面前部和/或所述鞋面跟部也设置有所述肋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肋部件包括:第一肋部件;以及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肋部件的第二肋部件,所述第一肋部件与所述第二肋部件设置成沿着所述基材部件的宽度方向交互地延伸且平滑地连接,
所述鞋带用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肋部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肋部件的高度为2mm以上5mm以下,所述第二肋部件的高度大于5mm且为13m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带用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肋部件的靠近所述基材部件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当以所述基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连接起来的长度作为足长度时,
所述第二肋部件设置在所述基材部件的外表面上,以覆盖从所述基部的前端部起的所述足长度的40~70%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当以所述基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连接起来的长度作为足长度时,
所述第二肋部件设置在所述基材部件的外表面上,以覆盖从所述基部的前端部起的所述足长度的70~90%的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当以所述基部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连接起来的长度作为足长度时,
所述第二肋部件设置在所述基材部件的外表面上,以覆盖从所述基部的前端部起的所述足长度的20~40%的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部件与所述肋部件是一体编织而成的针织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鞋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针织材料是横编织材料,
所述基材部件的长度方向为与所述针织材料的编织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
所述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村裕彰石指智规上福元史隆余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世克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