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网扰流子高效中间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11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内网扰流子高效中间冷却器,属于压缩机用冷却器的技术改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缓冲段、冷却段和液气分离段组成。在冷却段内设置内网扰流子管和折流板,因此冷却效果好,在液气分离段设置了分离板,对从冷却段进入液气分离段的气体,进行液气分离,即将气体内含的液体分离出来。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冷却效果好,并可实现液气分离,在压缩机上大力推广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压缩机用冷却器的技术改进。压缩机用冷却器安装在压缩机气缸排气口侧,其功能是冷却压缩机气缸排出的气体。LW型压缩机由于结构的限制,多年来一直采用方芯子的冷却器。这种冷却器由于开大方孔,在理论计算上一直不完善,只能在验证水压试验的基础上使用。换热效果受到制造手段限制,很不稳定。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用方芯子的内网扰流子高效中间冷却器。本技术由缓冲段,冷却段、液气分离段构成。缓冲段由封头、进气管、管法兰、接筒、接筒法兰、安全阀接口组成。封头焊固在接筒上端,进气管一端从接筒侧壁伸进缓冲段内腔,另一端焊固有管法兰,接筒法兰焊固在接筒下端。为了设备安全在封头顶部设置有安全阀接口,以便在安全阀接口处设置安全阀。冷却段由壳体组件和芯子组件组成。壳体组件包括壳体,2个壳体法兰、进水管和出水管。2个壳体法兰分别焊固在壳体的两端,进水管和出水管焊固在壳体的侧壁上,且与冷却段内腔相同。芯子组件由2个以上内网扰流子管、固定管板、活动管板、2个以上折流板和2个以上拉杆构成。在固定管板和活动管板上有2个以上内网扰流子管孔,在折流板上有2个以上内网扰流子管孔和2个以上拉杆孔。拉杆穿过折流板上的拉杆孔,其一端固定在固定管板上;内网扰流子管穿过折流板上的内网扰流子管孔、并分别插入固定管板和活动管板上的内网扰流子管孔,且为胀接连接。芯子组件可放入壳体组件的壳体内,也可从壳体内拉出,液气分离段由出气管、管法兰、封头、接筒、接筒法兰、分离板和挡液板组成。出气管的前端从封头插入液气分离段的内腔,管法兰焊固在出气管的后端头上。分离板的后端焊固在接筒的内壁上,前端与水平成一定折角。挡液板一端焊固在接筒内壁上,另一端焊固在位于液气分离段内的出气管的管壁上,设置挡液板的目的,是防止分离出来的液体再混进气体内。为了测量液气分离段内气体温度和排出分离出来的液体,在接筒侧壁上开有测温孔,在测温孔内设置温度计,在封头上设置放液口,缓冲段、冷却段和液气分离段均通过法兰用螺栓和螺母紧固联结。使用时,从压缩机排出的气体通过进气管进入缓冲段,使气体稳定,而后进入冷却段,并通过内网扰流子管进入液气分离段。与此同时,冷水从进水管进入冷却段内腔,通过折流板形成紊流,使冷水与内网扰流子管充分进行热交换,使通过内网扰流子管的气体被降温,升温后的水从出水管流出。被降温的气体进入液气分离段后,通过分离板,实现液气分离,气体从出气管排出,进入二级缸,并从内网扰流子高效后冷却器排出(同时申报专利),供用户使用。本技术体积小、重量轻、冷却效果好、成本低,并可实现液气分离,推广使用本技术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的内网扰流子高效中间冷却器由缓冲段1、冷却段6和分离段8构成。缓冲段1由封头17、接筒18、接筒法兰12、进气管10、管法兰11、安全阀接口9构成。封头17焊固在接筒18上端口上,进气管10前端从接筒18侧壁伸进缓冲段1的内腔,并与接筒18焊固连接。接筒法兰12焊固在接筒18的下端口上,安全阀接口9焊固在封头17上。冷却段6由壳体组件和芯子组件组成,壳体组件包括壳体4、壳体法兰14、壳体法兰18、进水管13和出水管20。壳体法兰14和壳体法兰18分别焊固在壳体4的两端,进水管13和出水管20焊固在壳体4上,且与冷却段6内腔相通。芯子组件包括147根内网扰流子管7、固定管板21、活动管板22、9个折流板16和4个拉杆23。在固定管板21和活动管板22上有147个内网扰流子管孔,在折流板16上有147个内网扰流子管孔和4个拉杆孔。拉杆23穿过折流板16上的拉杆孔,其一端固定在固定管板21上,折流板16由拉杆23定位内网扰流子管7穿过折流板16上的内网扰流子管孔后,分别插入固定管板21和活动管板22上的内网扰流子管孔,并胀接联接,芯子组件插入壳体4内。液气分离段8由出气管27、管法兰28、封头25、接筒30、接筒法兰19、分离板24、挡液板26、测温计29、放液口5组成。接筒法兰19焊固在接筒30的上端口上,封头25焊固在接筒30的下端口上,分离板24后端焊固在接筒30的内壁上,测温计29设置在接筒30侧壁上的测温孔内,出气管27的前端从封头25插入液气分离段的内腔,并与封头25焊固连接。管法兰28焊固在出气管27的出气端。挡液板26一端焊固在出气管27上,另一端焊固在封头25的内壁上,放液口5设置在封头25上。缓冲段1的接筒法兰12与冷却段6的壳体法兰14通过螺栓2和螺母3紧固联结。冷却段6的壳体法兰22与液气分离段8的接筒法兰19也是用螺栓和螺母紧固联结的。为了提高密封性能在固定管板21与接筒法兰12、壳体法兰14间加橡胶密封垫15,在活动管板18与壳体法兰22间加0型密封圈17密封。权利要求1.内网扰流子高效中间冷却器,包括缓冲段、冷却段和液气分离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段由封头、进气管、管法兰、接筒、接筒法兰和安全阀接口构成,封头焊固在接筒上端,接筒法兰焊固在接筒下端,进气管一端从接筒侧壁伸进缓冲段内腔,另一端焊固有管法兰,安全阀接口设置在封头顶部;冷却段由壳体组件和芯子组件组成,壳体组件由壳体、2个壳体法兰、进水管和出水管组成,2个壳体法兰分别焊固在壳体的两端,进水管和出水管焊固在壳体的侧壁上,且与冷却段内腔相通,芯子组件由2个以上内网扰流子管、固定管板,活动管板,2个以上折流板和2个以上拉杆构成,在固定管板和活动管板上有2个以上内网扰流子管孔,在折流板上有2个以上内网扰流子管孔和2个以上拉杆孔,拉杆穿过折流板上的拉杆孔,其一端固定在管板上,内网扰流子管穿过折流板上的内网扰流子管孔,分别插入固定管板和活动管板上的内网扰流子管孔,并胀接连接,芯子组件放入壳体内;液气分离段由出气管,管法兰、封头、接筒、接筒法兰、分离板和挡液板组成,出气管前端从封头插入液气分离段的内腔,管法兰焊固在出气管的后端头上,分离板的后端焊固在接筒的内壁上,前端与水平成一定角度,挡液板一端焊固在接筒内壁上,另一端焊固在出气管的管壁上;缓冲段的接筒法兰与冷却段的壳体法兰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联结,冷却段的另一壳体法兰与液气分离段的接筒法兰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联结。专利摘要内网扰流子高效中间冷却器,属于压缩机用冷却器的技术改进。本技术由缓冲段、冷却段和液气分离段组成。在冷却段内设置内网扰流子管和折流板,因此冷却效果好,在液气分离段设置了分离板,对从冷却段进入液气分离段的气体,进行液气分离,即将气体内含的液体分离出来。由于本技术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冷却效果好,并可实现液气分离,在压缩机上大力推广应用本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文档编号F25B39/04GK2193985SQ9422868公开日1995年4月5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25日专利技术者刘亚军, 程刚, 曹艳敏, 姚广印 申请人:沈阳空气压缩机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内网扰流子高效中间冷却器,包括缓冲段、冷却段和液气分离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段由封头、进气管、管法兰、接筒、接筒法兰和安全阀接口构成,封头焊固在接筒上端,接筒法兰焊固在接筒下端,进气管一端从接筒侧壁伸进缓冲段内腔,另一端焊固有管法兰,安全阀接口设置在封头顶部;冷却段由壳体组件和芯子组件组成,壳体组件由壳体、2个壳体法兰、进水管和出水管组成,2个壳体法兰分别焊固在壳体的两端,进水管和出水管焊固在壳体的侧壁上,且与冷却段内腔相通,芯子组件由2个以上内网扰流子管、固定管板,活动管板,2个以上折流板和2个以上拉杆构成,在固定管板和活动管板上有2个以上内网扰流子管孔,在折流板上有2个以上内网扰流子管孔和2个以上拉杆孔,拉杆穿过折流板上的拉杆孔,其一端固定在管板上,内网扰流子管穿过折流板上的内网扰流子管孔,分别插入固定管板和活动管板上的内网扰流子管孔,并胀接连接,芯子组件放入壳体内;液气分离段由出气管,管法兰、封头、接筒、接筒法兰、分离板和挡液板组成,出气管前端从封头插入液气分离段的内腔,管法兰焊固在出气管的后端头上,分离板的后端焊固在接筒的内壁上,前端与水平成一定角度,挡液板一端焊固在接筒内壁上,另一端焊固在出气管的管壁上;缓冲段的接筒法兰与冷却段的壳体法兰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联结,冷却段的另一壳体法兰与液气分离段的接筒法兰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联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军程刚曹艳敏姚广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空气压缩机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