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模块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45705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41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模块,包括第一透明衬底、第二透明衬底、第一衍射光学元件、第二衍射光学元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第一透明衬底与第二透明衬底连接设置,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设于所述第一透明衬底朝向所述第二透明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设于所述第二透明衬底朝向所述第一透明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透明衬底上并与所述光学模块的最外侧相邻设置,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二透明衬底上并与所述光学模块的最外侧相邻设置,从而不易造成第一衍射光学元件及第二衍射光学元件损伤,提高了光学模块的生产良率。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光学模块的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Optical modul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模块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器件
,特别涉及一种光学模块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一些电子设备中,例如在光学投影仪中,可通过一个或多个衍射光学元件(DiffractiveOpticalElements,简称DOE)来投射光。现有的一种光学模块中,第一电极直接成膜在第一衍射光学元件的表面上,第二电极直接成膜在第二衍射光学元件的表面上,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相对设置。光学模块若发生故障(例如第一衍射光学元件与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发生断裂、脱离或者移出位置),会导致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可通过监测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来判断所述光学模块是否发生裂纹。然而,由于需将第一电极直接形成于第一衍射光学元件上,第二电极直接形成于第二衍射光学元件上,容易对第一衍射光学元件及第二衍射光学元件造成损伤,影响光学模块的生产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能够提高生产良率的光学模块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模块,包括第一透明衬底、第二透明衬底、间隔件、第一衍射光学元件、第二衍射光学元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所述第一透明衬底与所述第二透明衬底通过所述间隔件连接设置,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设于所述第一透明衬底朝向所述第二透明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设于所述第二透明衬底朝向所述第一透明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与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相互对准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透明衬底上并与所述光学模块的最外侧相邻设置,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二透明衬底上并与所述光学模块的最外侧相邻设置,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用于与电容检测电路耦接。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透明衬底上并与所述光学模块的最外侧相邻设置,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二透明衬底上并与所述光学模块的最外侧相邻设置,所述第一电极未设于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的表面上,所述第二电极未设于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的表面上,如此,不易造成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及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损伤,降低了光学模块的制备难度,提高了光学模块的生产良率,且提高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电容检测电路之间的电连接性能。此外,在所述光学模块因受到外力破裂时,光学模块的裂纹是由外至内,由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均设于所述光学模块朝向外侧的表面上,能够迅速检测到所述光学模块的电容变化,从而提高了所述光学模块检测破损的灵敏性及效率。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明衬底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二透明衬底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相邻设置;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设于所述第三表面上,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与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相互对准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四表面上。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透明衬底的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二透明衬底的第四表面上,进一步方便所述光学模块的制备。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为形成于所述第一表面上的微结构,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为形成于所述第三表面上的微结构,提高所述光学模块的光学性能。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隔件密封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衬底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透明衬底的第三表面之间,所述间隔件密封环绕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与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设置,使得所述第一透明衬底、所述第二透明衬底及所述间隔件共同形成密封空间,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与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位于所述密封空间内。由于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与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位于所述密封空间内,不易受到外界损伤,且避免外界灰尘或气体进入光学模块,而影响所述光学模块的光学性能。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凸起及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邻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所述第三表面上形成第二凸起及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邻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设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所述第一凸起通过所述间隔件与对应的第二凸起粘结于一起。由于所述第一表面上设有第一凸起及第一凹槽,所述第三表面设有第二凸起及第二凹槽,方便在光学模块组装时,所述第一透明衬底与所述第二透明衬底进行对位,避免密封材料污染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与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而影响所述光学模块的光学性能。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模块还包括电容检测电路,所述电容检测电路电性连接与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电性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的电容变化,从而监测所述光学模块是否发生故障。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元及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单元电性连接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个第二电极单元及与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单元电性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每个第一电极单元与一个第二电极单元相对设置。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明衬底为刚性衬底或柔性衬底,所述第二透明衬底为刚性衬底或柔性衬底,所述光学模块能够应用于刚性电子设备亦可以用于柔性电子设备,扩大了所述光学模块的应用前景。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如上所述的光学模块。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模块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电性连接的电容检测电路,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处理器及输出单元,所述电容检测电路与所述输出单元均与处理器通信连接,依据所述电容检测电路检测到的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的电容变化,所述处理器判断所述光学模块是否发生故障,当电容变化超过预设阀值时,所述处理器判断所述光学模块发生故障,并控制所述输出单元输出提醒信息。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学模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第一透明衬底及第二透明衬底;在所述第一透明衬底上形成第一衍射光学元件,在所述第二透明衬底上形成第二衍射光学元件;将所述第一透明衬底与所述第二透明衬底通过间隔件连接于一起,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设于所述第一透明衬底朝向所述第二透明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设于所述第二透明衬底朝向所述第一透明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与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相互对准且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透明衬底上形成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二透明衬底上形成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透明衬底上并与所述光学模块的最外侧相邻设置,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二透明衬底上并与所述光学模块的最外侧相邻设置,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用于与电容检测电路耦接。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明衬底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二透明衬底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所述在所述第一透明衬底上形成第一衍射光学元件,在所述第二透明衬底上形成第二衍射光学元件,包括:在所述第一透明衬底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衍射光学元件,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模块,包括第一透明衬底、第二透明衬底、间隔件、第一衍射光学元件、第二衍射光学元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所述第一透明衬底与所述第二透明衬底通过所述间隔件连接设置,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设于所述第一透明衬底朝向所述第二透明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设于所述第二透明衬底朝向所述第一透明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与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相互对准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透明衬底上并与所述光学模块的最外侧相邻设置,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二透明衬底上并与所述光学模块的最外侧相邻设置,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用于与电容检测电路耦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模块,包括第一透明衬底、第二透明衬底、间隔件、第一衍射光学元件、第二衍射光学元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所述第一透明衬底与所述第二透明衬底通过所述间隔件连接设置,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设于所述第一透明衬底朝向所述第二透明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设于所述第二透明衬底朝向所述第一透明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与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相互对准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透明衬底上并与所述光学模块的最外侧相邻设置,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二透明衬底上并与所述光学模块的最外侧相邻设置,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用于与电容检测电路耦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衬底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二透明衬底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相邻设置;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设于所述第三表面上;所述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上;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四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件密封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衬底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透明衬底的第三表面之间,所述间隔件环绕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与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设置,使得所述第一透明衬底、所述第二透明衬底及所述间隔件共同形成密封空间,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与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位于所述密封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凸起及与所述第一凸起相邻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所述第三表面上形成第二凸起及与所述第二凸起相邻设置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设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所述第一凸起通过所述间隔件与对应的第二凸起粘结于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块还包括电容检测电路,所述电容检测电路电性连接与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电性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模块。


7.一种光学模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透明衬底及第二透明衬底;
在所述第一透明衬底上形成第一衍射光学元件,在所述第二透明衬底上形成第二衍射光学元件;
将所述第一透明衬底与所述第二透明衬底通过间隔件连接于一起,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设于所述第一透明衬底朝向所述第二透明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设于所述第二透明衬底朝向所述第一透明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衍射光学元件与所述第一衍射光学元件相互对准且间隔设置;
在所述第一透明衬底上形成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二透明衬底上形成第二电极,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艳峰魏山山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