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010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偏振板,其是俯视下在外边缘部具有凹状部或在面内具有贯通孔的偏振板,该偏振板可抑制在进行加热处理后放置在大气中后产生的漏光。所述偏振板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偏振片和设置于其一个面的第一热塑性树脂膜,第一热塑性树脂膜的吸水率为0.1%以下,偏振板是俯视下在外边缘部具有凹状部或在面内具有贯通孔的偏振板,聚乙烯醇系树脂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的每2mm宽度的收缩力为1.3N以下。

Polarizing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偏振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偏振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图像显示装置的设计性正在多样化。受到该趋势的影响,还要求偏振板适应各种形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8201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外边缘部具有凹状部和/或在面内具有贯通孔的偏振板在曝露于高温环境下后放置于室温大气中后,有时在凹状部及贯通孔的周边发生漏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振板,其是俯视下在外边缘部具有凹状部和/或在面内具有贯通孔的偏振板,所述偏振板可抑制在曝露于高温环境下后放置在室温大气中后产生的漏光。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偏振板、图像显示装置及偏振板的制造方法。[1]一种偏振板,其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偏振片和设置于其一个面的第一热塑性树脂膜,上述第一热塑性树脂膜的吸水率为0.1%以下,上述偏振板是俯视下在外边缘部具有凹状部或在面内具有贯通孔的偏振板,上述聚乙烯醇系树脂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的每2mm宽度的收缩力为1.3N以下。[2]根据[1]所述的偏振板,其中,上述第一热塑性树脂膜为丙烯酸系树脂膜或聚环烯烃系(COP)树脂膜。[3]根据[1]或[2]所述的偏振板,其还包含设置于上述聚乙烯醇系树脂偏振片的另一面的第二热塑性树脂膜。[4]一种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具有[1]~[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和设置于该偏振板的第一热塑性树脂膜侧的粘合剂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中,上述粘合剂层是用于将上述偏振板贴合于图像显示元件的粘合剂层。[6]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包含[1]~[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7]一种制造方法,其是[1]~[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准备工序,准备聚乙烯醇系树脂偏振片;贴合工序,将该聚乙烯醇系树脂偏振片与第一热塑性树脂膜进行贴合;以及异形加工工序,在偏振板的外边缘部设置凹状部或在面内设置贯通孔,上述准备工序包括退火工序。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便所述偏振板是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偏振片且在其一个面还包含吸水率为0.1%以下的第一热塑性树脂膜而且俯视下在外边缘部具有凹状部或在面内具有贯通孔的偏振板,由于聚乙烯醇系树脂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的收缩力为上述范围,因此也可抑制曝露于高温环境下后放置在室温大气中后产生的漏光。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的偏振板的示意俯视图。图2是表示凹状部的例子的示意俯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的偏振板的示意俯视图。图4是表示贯通孔的例子的示意俯视图。图5是表示偏振板的收缩方向与拉伸轴方向的关系的一例的示意俯视图。图6是表示凹状部的深度方向与拉伸方向的关系的一例的示意俯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的偏振板的示意剖视图。图8是表示偏振片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9是用于说明偏振板的漏光的评价方法的示意图。图10是表示实施例中制作的偏振板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20、40、100、201、300偏振板;11、12、41、301、310凹上部;302、303、304、305角;13、306、307外侧角部分;14、15、308、309、311内侧角部分;312重心;313、314最短距离;21贯通孔;42长边;43中心点;101偏振片;102第一热塑性树脂膜;103第二热塑性树脂膜;202偏振板(未加热试验);203背光源具体实施方式<偏振板>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偏振板是包含偏振片和设置在该偏振片的一个面的第一热塑性树脂膜的偏振板,偏振片是作为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偏振片。偏振板是俯视下在外边缘部具有凹状部或在面内具有贯通孔或具有它们两者的偏振板。以下,有时也将外边缘部的凹状部及面内的贯通孔一并统称为异形部。在本说明书中,俯视是指从层的厚度方向观察。本专利技术的偏振板在俯视下可以为方形状或圆角方形状。圆角方形状是指方形状的角部中的1个以上呈现曲线的形状,即方形状的角部中的1个以上为圆角,方形状是指4个角均不为圆角的形状。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方形状是指长方形状或正方形状。在偏振板为圆角方形状的情况下,偏振板所具有的4个角中的1个以上可以为圆角。圆角部分的曲率半径可以为例如1mm以上且10mm以下,优选为2mm以上且8mm以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偏振板是在外边缘部具有凹状部11及12的圆角方形状的偏振板10。偏振板10的方形所具有的4个角中的3个为圆角。凹状部11是俯视下从外边缘部向内侧凹陷的形状,其凹陷的深度可以为例如0.1mm以上,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1mm以上。另一方面,其凹陷的深度通常为7mm以下。构成凹状部11的外侧角部分13可以为直角,也可以不为直角。另外,外侧角部分13可以为圆角,也可以不为圆角。在外侧角部分13为圆角的情况下,曲率半径可以为例如0.1mm以上且10mm以下,优选为0.5mm以上且5mm以下。构成凹状部11的内侧角部分14可以为直角,也可以不为直角。另外,内侧角部分14可以为圆角,也可以不为圆角。在外侧角部分14为圆角的情况下,曲率半径可以为例如0.1mm以上且1mm以下,优选为0.5mm以上且5mm以下。凹状部12是俯视下为U字型的凹状部形状,其凹陷的深度可以为例如0.5mm以上且10mm以下,优选为1mm以上且8mm以下。构成凹状部12的内侧角部分15的曲率半径可以为例如0.5mm以上且15mm以下,优选为1mm以上且10mm以下。凹状部11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为例如图2的(a)~(d)所示的形状。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偏振板是俯视下在面内具有贯通孔21的圆角方形状的偏振板20。偏振板20的方形所具有的4个角中的4个为圆角。贯通孔21在图3中示为圆形的贯通孔,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可以为例如椭圆形、方形状、圆角方形状或它们组合而成的形状等。贯通孔21的半径可以为例如0.5mm以上且30mm以下,优选为1mm以上且10mm以下。贯通孔21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为例如图4的(a)~(d)所示的形状。贯通孔21的数量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2个以上。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在偏振板具有如上所述的异形部时,在该异形部周边容易发生漏光。在将偏振板曝露于高温环境下后放置在室温大气中后可能观察到本专利技术的漏光。高温环境条件及观察方法是在后述的实施例一栏中所说明的条件及方法。漏光的发生原理推定如下,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此。首先,在加热偏振板的情况下,偏振片沿着拉伸轴、即吸收轴收缩,通过该收缩而对第一热塑性树脂膜施加应力。如图5的(a)所示,在偏振板不具有异形部的情况下,偏振片的收缩发生在吸收轴方向,即使对第一热塑性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振板,其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偏振片和设置于该偏振片的一个面的第一热塑性树脂膜,/n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膜的吸水率为0.1%以下,/n所述偏振板是俯视下在外边缘部具有凹状部或在面内具有贯通孔的偏振板,/n所述聚乙烯醇系树脂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的每2mm宽度的收缩力为1.3N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11 JP 2018-231426;20190930 JP 2019-1793911.一种偏振板,其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偏振片和设置于该偏振片的一个面的第一热塑性树脂膜,
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膜的吸水率为0.1%以下,
所述偏振板是俯视下在外边缘部具有凹状部或在面内具有贯通孔的偏振板,
所述聚乙烯醇系树脂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的每2mm宽度的收缩力为1.3N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板,其中,所述第一热塑性树脂膜为丙烯酸系树脂膜、或者聚环烯烃系树脂膜即COP树脂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振板,其还包含设置于所述聚乙烯醇系树脂偏振片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泽友树本庄义人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