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与热泵系统能源优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6841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27
一种中央空调与热泵系统能源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热泵系统及中央空调系统,热泵蒸发器安装在通风柜内,通风柜一端为进气端,一端为出气端,热泵蒸发器安装在通风柜的出气端,所述的通风柜进气端安装有空调蒸发器,空调蒸发器与中央空调系统连接,通风柜内设置有通风装置,将空调蒸发器一端的空气送往热泵蒸发器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空调系统的蒸发器与热泵系统的蒸发器通过通风柜连接,利用热泵蒸发器吸收由空调蒸发器散发的热量,从而达到废热利用的作用,并提高热泵系统的工作效率。

Energy optimization system of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nd heat pump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央空调与热泵系统能源优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泵热水器,具体是一种中央空调与热泵系统能源优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空调和热泵热水器也进入到越来越多的家庭,它们都是根据逆卡诺循环原理,利用工质(冷媒)不断完成热力循环,实现热量转换,达到制冷和提供热水的目的。现有技术中,空调和热泵热水器通常都是独立使用,空调制冷时散发的余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不够节能,因此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中央空调系统与热泵系统进行连接,以提高热效率的一种中央空调与热泵系统能源优化系统。本技术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中央空调与热泵系统能源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热泵系统及中央空调系统,其中,热泵系统包括喷气增焓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壳式换热器、热泵蒸发器,主电子膨胀阀、副电子膨胀阀、气液分离器和中间换热器,所述的中间换热器内包含中压盘管和高压盘管并存有气态和液态制冷剂,喷气增焓压缩机的排气口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一通孔连通,四通换向阀的第二通孔与壳式换热器的入口端连通,壳式换热器的出口端与中间换热器的高压盘管的入口端连通,高压盘管的出口端与主电子膨胀阀的入口端连通,主电子膨胀阀的出口端与热泵蒸发器的入口端连通,热泵蒸发器的出口端与四通换向阀的第三通孔连通,四通换向阀的第四通孔与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端连通,气液分离器的出口端与喷气增焓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所述的壳式换热器的出口端还并联有副电子膨胀阀后与中间换热器的中压盘管的入口端连接,中压盘管的出口端与喷气增焓压缩机的辅助吸气口连通;所述的主电子膨胀阀及副电子膨胀阀与空气系统连接;所述的热泵蒸发器安装在通风柜内,通风柜一端为进气端,一端为出气端,热泵蒸发器安装在通风柜的出气端,所述的通风柜进气端安装有空调蒸发器,空调蒸发器与中央空调系统连接,通风柜内设置有通风装置,将空调蒸发器一端的空气送往热泵蒸发器一端。所述的通风装置为设置在热泵蒸发器及空调蒸发器上的风扇,风扇的气流方向均向热泵蒸发器一端设置,迫使气流从通风柜进气端进入,与空调蒸发器换热后,再与热泵蒸发器换热,最后从出气端排出。所述的通风柜的进气端与出气端口上并联有旁通管,并在旁通管上设置有闸阀及回风机。所述的通风柜的进气端与出气端口上分别设置有进气温度探测器及出气温度探测器并与控制系统电联。所述的进气温度探测器探测到温度高于出气温度探测器探测的温度时,闸阀打开。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端设置有回气温度探头。所述的热泵蒸发器的入口端设置有节流后温度探头,热泵蒸发器的中部设置有蒸发器温度探头。所述的喷气增焓压缩机的排气端设置有排气温度探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提高市场竞争力。2、利用电子膨胀阀代替传统技术中机械式膨胀阀,具有适用范围广,避免传统机械膨胀阀因蒸发器管壁与传感器热容造成的过热度控制滞后等弊端,改善系统调节品质,在很宽的蒸发温度区域使过热度控制在目标范围内。3、将空调系统的蒸发器与热泵系统的蒸发器通过通风柜连接,利用热泵蒸发器吸收由空调蒸发器散发的热量,从而达到废热利用的作用,并提高热泵系统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系统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中央空调与热泵系统能源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热泵系统及中央空调系统94,其中,热泵系统包括喷气增焓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壳式换热器3、热泵蒸发器4,主电子膨胀阀5、副电子膨胀阀6、气液分离器7和中间换热器8,所述的中间换热器8内包含中压盘管81和高压盘管82并存有气态和液态制冷剂,喷气增焓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四通换向阀2的第一通孔连通,四通换向阀2的第二通孔与壳式换热器3的入口端连通,壳式换热器3的出口端与中间换热器8的高压盘管82的入口端连通,高压盘管82的出口端与主电子膨胀阀5的入口端连通,主电子膨胀阀5的出口端与热泵蒸发器4的入口端连通,热泵蒸发器4的出口端与四通换向阀2的第三通孔连通,四通换向阀2的第四通孔与气液分离器7的入口端连通,气液分离器7的出口端与喷气增焓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通;所述的壳式换热器3的出口端还并联有副电子膨胀阀6后与中间换热器8的中压盘管81的入口端连接,中压盘管81的出口端与喷气增焓压缩机1的辅助吸气口连通;所述的主电子膨胀阀5及副电子膨胀阀6与空气系统连接;所述的热泵蒸发器4安装在通风柜9内,通风柜9一端为进气端91,一端为出气端92,热泵蒸发器4安装在通风柜9的出气端92,所述的通风柜9进气端91安装有空调蒸发器93,空调蒸发器93与中央空调系统94连接,通风柜9内设置有通风装置,将空调蒸发器93一端的空气送往热泵蒸发器4一端。所述的通风装置为设置在热泵蒸发器4及空调蒸发器93上的风扇95,风扇的气流方向均向热泵蒸发器4一端设置,迫使气流从通风柜9进气端91进入,与空调蒸发器93换热后,再与热泵蒸发器4换热,最后从出气端92排出。所述的通风柜9的进气端91与出气端92口上并联有旁通管96,并在旁通管96上设置有闸阀97及回风机98。所述的通风柜9的进气端91与出气端92口上分别设置有进气温度探测器911及出气温度探测器921并与控制系统电联。所述的进气温度探测器探测到温度高于出气温度探测器探测的温度时,闸阀打开。所述的气液分离器7的入口端设置有回气温度探头71。所述的热泵蒸发器4的入口端设置有节流后温度探头41,热泵蒸发器4的中部设置有蒸发器温度探头42。所述的喷气增焓压缩机1的排气端设置有排气温度探头11。工作原理:在一些大型商场,学校,公寓,商品楼等需要集中供热供暖的环境中,通常中央空调与热泵热水器组都是采用分体安装的,两者没有任何的联系,因此,空调系统产生的废热大多排放在空气中,造成了一定的废热浪费。而热泵系统则相反,需要从空气中吸取热量,但是热泵系统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通常其制热效率较低,因此有必要将两则进行整合,达到能源互补的效果。针对于此,本案中将热泵蒸发器4和空调蒸发器安装在通风柜9内,通风柜9一端为进气端91,一端为出气端92,热泵蒸发器4安装在通风柜9的出气端92,所述的通风柜9进气端91安装有空调蒸发器93,空调蒸发器93与中央空调系统94连接,通风柜9内设置有通风装置,将空调蒸发器93一端的空气送往热泵蒸发器4一端。当中央空调系统工作时,空气与空调蒸发器换热,被换热的空气温度升高,此时,换热后的空气通过通风柜进入热泵蒸发器,被热泵蒸发器吸取热量,降低其温度。其中,由于换热后的空气与环境温度相比,其温度更高,因此与热泵蒸发器内的冷媒温差大,因此能够有效提升其换热效率,提升热泵系统的制热效果。同时本案中还在通风柜9的进气端91与出气端92口上分别设置有进气温度探测器911及出气温度探测器921并与控制系统电联,当进气温度探测器探测到温度高于出气温度探测器探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央空调与热泵系统能源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热泵系统及中央空调系统(94),其中,热泵系统包括喷气增焓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壳式换热器(3)、热泵蒸发器(4),主电子膨胀阀(5)、副电子膨胀阀(6)、气液分离器(7)和中间换热器(8),所述的中间换热器(8)内包含中压盘管(81)和高压盘管(82)并存有气态和液态制冷剂,喷气增焓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四通换向阀(2)的第一通孔连通,四通换向阀(2)的第二通孔与壳式换热器(3)的入口端连通,壳式换热器(3)的出口端与中间换热器(8)的高压盘管(82)的入口端连通,高压盘管(82)的出口端与主电子膨胀阀(5)的入口端连通,主电子膨胀阀(5)的出口端与热泵蒸发器(4)的入口端连通,热泵蒸发器(4)的出口端与四通换向阀(2)的第三通孔连通,四通换向阀(2)的第四通孔与气液分离器(7)的入口端连通,气液分离器(7)的出口端与喷气增焓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通;所述的壳式换热器(3)的出口端还并联有副电子膨胀阀(6)后与中间换热器(8)的中压盘管(81)的入口端连接,中压盘管(81)的出口端与喷气增焓压缩机(1)的辅助吸气口连通;所述的主电子膨胀阀(5)及副电子膨胀阀(6)与空气系统连接;所述的热泵蒸发器(4)安装在通风柜(9)内,通风柜(9)一端为进气端(91),一端为出气端(92),热泵蒸发器(4)安装在通风柜(9)的出气端(92),所述的通风柜(9)进气端(91)安装有空调蒸发器(93),空调蒸发器(93)与中央空调系统(94)连接,通风柜(9)内设置有通风装置,将空调蒸发器(93)一端的空气送往热泵蒸发器(4)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央空调与热泵系统能源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热泵系统及中央空调系统(94),其中,热泵系统包括喷气增焓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壳式换热器(3)、热泵蒸发器(4),主电子膨胀阀(5)、副电子膨胀阀(6)、气液分离器(7)和中间换热器(8),所述的中间换热器(8)内包含中压盘管(81)和高压盘管(82)并存有气态和液态制冷剂,喷气增焓压缩机(1)的排气口与四通换向阀(2)的第一通孔连通,四通换向阀(2)的第二通孔与壳式换热器(3)的入口端连通,壳式换热器(3)的出口端与中间换热器(8)的高压盘管(82)的入口端连通,高压盘管(82)的出口端与主电子膨胀阀(5)的入口端连通,主电子膨胀阀(5)的出口端与热泵蒸发器(4)的入口端连通,热泵蒸发器(4)的出口端与四通换向阀(2)的第三通孔连通,四通换向阀(2)的第四通孔与气液分离器(7)的入口端连通,气液分离器(7)的出口端与喷气增焓压缩机(1)的吸气口连通;所述的壳式换热器(3)的出口端还并联有副电子膨胀阀(6)后与中间换热器(8)的中压盘管(81)的入口端连接,中压盘管(81)的出口端与喷气增焓压缩机(1)的辅助吸气口连通;所述的主电子膨胀阀(5)及副电子膨胀阀(6)与空气系统连接;所述的热泵蒸发器(4)安装在通风柜(9)内,通风柜(9)一端为进气端(91),一端为出气端(92),热泵蒸发器(4)安装在通风柜(9)的出气端(92),所述的通风柜(9)进气端(91)安装有空调蒸发器(93),空调蒸发器(93)与中央空调系统(94)连接,通风柜(9)内设置有通风装置,将空调蒸发器(93)一端的空气送往热泵蒸发器(4)一端。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永坚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光腾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