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风扇空调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76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风扇空调扇,包括中空壳体,中空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与中空壳体内部连通形成一轴向贯穿中空壳体的气流通道,中空壳体内设置有能加热或制冷气流通道内气流的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以及为气流通道内气体向前流动提供动力的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分别位于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前后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前后各设置一风扇,有效的增加吹出来的风流、风速和出风量,提高了空调扇的制冷或制暖效果。

A double fan air conditioning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风扇空调扇
本技术涉及小家电
,尤其涉及一种双风扇空调扇。
技术介绍
空调扇是一种全新概念的风扇,兼具送风、制冷、取暖和加湿等多功能于一身,以水为介质,可送出低于室温的湿冷风,也可送出温暖湿润的风。目前市面上的空调扇多为单扇叶结构,即风扇安装在湿帘或者制暖装置前面,风扇转动将空气从进风口引进,空气经过湿帘或者制暖装置后,由风扇将湿冷或温暖的空气吹出。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8967963U公开了一种空调扇,其包括:水箱、机壳、风扇组件和吸水纤维帘。水箱顶部设有顶盖,顶盖上设有回水孔,采用保温材料制成。机壳半包覆地与水箱组合,机壳下方设有向下凸出的第一回水汇流部,其对应插接到水箱顶盖的回水孔内。风扇组件包括风叶罩、吸风罩、风机和出风罩,风叶罩下方设有向下凸出的第二回水汇流部,其对应插接到第一回水汇流部中,使风叶罩能够组装至机壳的顶部。风叶罩的第一端开口结合吸风罩,第二端开口结合吸风罩,风机安装在风叶罩内,吸水纤维帘设于风机与吸风罩之间。但单风扇结构的设计,只利用单个风扇完整吸风进入,再将冷或暖风吹出,动力有限,出风效果也有限,会影响到空调扇的制冷和制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增加风流、风速和出风量,制冷或制暖效果好的双风扇空调扇。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风扇空调扇,包括中空壳体,所述中空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与中空壳体内部连通形成一轴向贯穿中空壳体的气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壳体内设置有能加热或制冷气流通道内气流的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以及为气流通道内气体向前流动提供动力的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分别位于所述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前后两侧。如上所述一种双风扇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外圆周与所述中空壳体卡接紧配合。如上所述一种双风扇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与所述中空壳体插装拆卸配合。如上所述一种双风扇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共用一个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在所述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上的通孔且分别于所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连接传动。如上所述一种双风扇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各自采用一个电机独立驱动。如上所述一种双风扇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壳体包括一后壳,所述出风口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后壳前侧,所述第一风扇和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均安装在所述中空壳体内,所述第一风扇置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之间;所述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和所述进风口之间,且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面向出风口方向。如上所述的一种双风扇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制冷装置包括安装网箱,水箱、水泵和湿帘,所述安装网箱为两面可拆装结构,所述水箱、水泵和湿帘均置于所述安装网箱内,所述水泵通过水管与所述湿帘连接,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连通。如上所述一种双风扇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加热装置包括安装网箱和发热体,所述安装网箱为两面可拆装结构,所述发热体置于所述安装网箱内。如上所述的一种双风扇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壳体为一安装框,所述第一风扇、所述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与所述第二风扇均设置在安装框内,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通过固定架安装在所述安装框内,所述安装框侧壁中部为配合所述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设有长方形卡口,所述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通过长方形卡口插装在所述安装框内。如上所述的一种双风扇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二风扇之间设置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中空壳体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前后各设置一风扇,有效的增加吹出来的风流、风速和出风量,提高了空调扇的制冷或制暖效果。2、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设置一个两面可拆装安装网箱,便于放置和更换制冷或者制暖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空壳体内过滤网的示意图。图中:1、中空壳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21、第一风扇,211、第一固定框,212、第一扇叶,22、第二风扇,221、第二固定框,222、第二扇叶,3、空气制冷装置;31、安装网箱,32、水箱,33、水泵,34、湿帘,4、安装框,5、过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双风扇空调扇,包括中空壳体1,所述中空壳体1上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与中空壳体1内部连通形成一轴向贯穿中空壳体1的气流通道,中空壳体1内设置有能加热或制冷气流通道内气流的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以及为气流通道内气体向前流动提供动力的第一风扇21和第二风扇22,第一风扇21和第二风扇22分别位于所述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前后两侧。本申请中,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外圆周与中空壳体1紧配合(见图1所示实施例)。本申请中,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与中空壳体1插装拆卸配合(见图2所示实施例)。本申请中,第一风扇21和第二风扇22各自采用一个电机独立驱动。具体结构为:第一风扇21包括第一固定框211,第一扇叶212和第一电机,第一固定框211与中空壳体1内壁卡接紧配合,第一扇叶21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上。第二风扇22包括第二固定框221,第二扇叶222和第二电机,第二固定框221与中空壳体1内壁卡接紧配合,第二扇叶22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上。除了上述实施方式外,第一风扇21和第二风扇22共用一个电机,具体结构为:第一风扇21包括第一固定框211,第一扇叶212和共用电机,第一固定框211与中空壳体1内壁卡接紧配合,第一扇叶212固定连接在共用电机输出轴上。第二风扇22包括第二固定框221,第二扇叶222,第二固定框221与中空壳体1内壁卡接紧配合,此时共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上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中心的通孔后与第二扇叶222连接传动。本申请中,中空壳体1包括一后壳,出风口12为一带网孔的端板,出风口12可拆卸连接在后壳前侧,第一风扇21和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均安装在中空壳体1内,第一风扇置于出风口12和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之间,第二风扇22设置在所述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和所述进风口11之间,且所述第一风扇21和所述第二风扇22均面向出风口12方向(见图1所示实施例)。此实施例中,第一风扇21、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与第二风扇22还可设计能顺序依次卡装的凹凸配合连接结构。安装时,将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与第一风扇21和第二风扇22卡装连接好后,装入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风扇空调扇,包括中空壳体(1),所述中空壳体(1)上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与中空壳体(1)内部连通形成一轴向贯穿中空壳体(1)的气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壳体(1)内设置有能加热或制冷气流通道内气流的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以及为气流通道内气体向前流动提供动力的第一风扇(21)和第二风扇(22),第一风扇(21)和第二风扇(22)分别位于所述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前后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风扇空调扇,包括中空壳体(1),所述中空壳体(1)上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与中空壳体(1)内部连通形成一轴向贯穿中空壳体(1)的气流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壳体(1)内设置有能加热或制冷气流通道内气流的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以及为气流通道内气体向前流动提供动力的第一风扇(21)和第二风扇(22),第一风扇(21)和第二风扇(22)分别位于所述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前后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风扇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外圆周与所述中空壳体(1)卡接紧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风扇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与所述中空壳体(1)插装拆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双风扇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21)和第二风扇(22)共用一个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在所述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上的通孔且分别于所述第一风扇(21)和第二风扇(22)连接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一种双风扇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21)和第二风扇(22)各自采用一个电机独立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风扇空调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壳体(1)包括一后壳,所述出风口(12)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后壳前侧,所述第一风扇(21)和空气加热装置或空气制冷装置均安装在所述中空壳体(1)内,所述第一风扇置于所述出风口(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利毅刚严继成黄婉珊曾永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领先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