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用夹持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60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电子产品用夹持式支架,其包括有基座、左夹臂、右夹臂以及位于基座背部的连接组件,该左夹臂和右夹臂可活动式安装于基座上;该连接组件包括有底座和球头,该底座连接于基座背部,于该底座上设置有可容置球头的弹性凹槽,该弹性凹槽具有小于球头的开口,于开口内侧边缘形成有用于对球头限位的内檐,内檐箍于球头之大于二分之一处,弹性凹槽内壁至少与球头侧壁摩擦接触而将球头可转动及可拆卸式自锁于底座上,并于球头后端连接有一用于固定支架的固定件。因此,通过利用弹性凹槽与球头的配合实现支架之球头的多角度自由转动,相对于传统支架之固定座,所需的零部件少,整体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组装及拆卸更方便。

Clamp bracket for electronic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产品用夹持式支架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用支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电子产品用夹持式支架。
技术介绍
手机支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样式多种多样,尤其是懒人支架、车载支架、墙式支架等应用广泛。现有的此类支架后端普遍设置有一带有万向球的固定座,该固定座包括有座体、球头以及螺母。在生产固定座时,座体上需要根据球头形状精确设计凹槽,以使球头与凹槽能够紧密配合;并于凹槽侧壁开设缺口等结构,以使球头与凹槽之间便于拆装。组装时,还需要用上述螺母配合以防止球头脱离凹槽。因此,此类支架之固定座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且安装及拆卸均不方便,应针对此类支架之固定座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产品用夹持式支架,其通过利用弹性凹槽与球头的配合实现支架之球头的多角度自由转动,相对于传统支架之固定座,所需的零部件少,整体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组装及拆卸更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产品用夹持式支架,其包括有基座、左夹臂、右夹臂以及位于基座背部的连接组件,该左夹臂和右夹臂可活动式安装于基座上;该连接组件包括有底座和球头,该底座连接于基座背部,于该底座上设置有可容置球头的弹性凹槽,该弹性凹槽具有小于球头的开口,于开口内侧边缘形成有用于对球头限位的内檐,内檐箍于球头之大于二分之一处,弹性凹槽内壁至少与球头侧壁摩擦接触而将球头可转动及可拆卸式自锁于底座上,并于球头后端连接有一用于固定支架的固定件。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开口内侧设置有便于安装球头的引导斜面,引导斜面下边缘形成上述内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包括有座体和设置于座体上端的连接部,该座体与基座背部相连,上述弹性凹槽开设于该连接部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座体为硬塑材质,所述连接部为硅胶或热塑性弹性材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座体及连接部均为硅胶或热塑性弹性材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球头为金属或塑胶材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凹槽内壁与球头外壁上设置有彼此相应以增加弹性凹槽与球头之间摩擦力的防滑纹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凹槽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于该环形槽中嵌设有一卡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部侧壁上开设有与弹性凹槽相连通的第一气孔,于球头上竖向贯穿开设有第二气孔,球头位于弹性凹槽中时,第二气孔与弹性凹槽相连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背部设有一嵌置槽,上述底座嵌置于该嵌置槽中,并于嵌置槽中开设有便于取下底座的气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开口内侧边缘设置有防止球头脱出弹性凹槽的倒钩。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一体连接于基座背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于夹持式支架后侧设置由底座和球头组合构成的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利用弹性凹槽与球头的配合即可实现球头的多角度自由转动,相对于传统支架之固定座,所需的零部件少,整体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组装及拆卸更方便。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之支架第一视角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之支架第二视角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之支架分解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之支架另一视角分解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之支架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之带有倒钩的底座剖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之底座与基座一体相连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之固定件为出风口夹子时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基座11、前壳体12、后壳体13、嵌置槽14、气槽20、左夹臂21、左夹持部22、右夹持部23、下支撑脚30、右夹臂31、右夹持部32、右连接部33、下支撑脚40、驱动装置50、连接组件51、底座52、球头53、座体54、连接部541、弹性凹槽542、环形槽543、引导斜面544、内檐545、开口546、倒钩55、固定件56、防滑纹路57、卡环58、第一气孔59、第二气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电子产品用夹持式支架,包括有基座10、左夹臂20、右夹臂30、驱动左夹臂20和右夹臂30合拢或张开的驱动装置40以及位于基座10背部的连接组件50,其中:该基座10包括有彼此扣合的前壳体11和后壳体12,于后壳体12后侧壁上设置有一嵌置槽13,于该嵌置槽13中开设有一气槽14。该左夹臂20、右夹臂30可活动式安装于基座10上,并该左夹臂20包括有左夹持部21、左连接部22和下支撑脚23,该左夹持部21位于基座10左侧,该左连接部22位于基座10中,并与上述驱动装置40相连,该下支撑脚23由左夹持部21和左连接部22之间向下延伸并向上弯折形成;该右夹臂30包括有右夹持部31、右连接部32和下支撑脚33,该右夹持部31位于基座10右侧,该右连接部32位于基座10中,并与上述驱动装置40相连,该下支撑脚33由右夹持部31和右连接部32之间向下延伸并向上弯折形成。该驱动装置40可以为电机、齿轮等部件的组合的形式,也可以由齿轮、弹簧等部件组合的形式,由于现有支架驱动方式多种多样,且技术成熟,在此不予赘述。该连接组件50包括有底座51和球头52,该底座51包括有座体53和设置于座体53上端的连接部54,该座体53可以为硬塑材质(硬度30度-80度)、硅胶或热塑性弹性材质,其嵌置于上述后壳体12之嵌置槽13中,另外,该底座51可以采用一体连接的方式与基座10背部结合(便于提高基座10和连接组件50的连接稳固性)。一体连接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但不局限于此:1、底座51通过二次注塑与基座10(PP、PE、PC、PS或ABS等基体材料)包覆粘合形成于基座10背部,也可以单独二次成型于基座10背部,使底座51与基座10背部一体连接;2、通过热熔或粘接的方式将底座51与基座10一体连接。并且,该底座51可以与基座10背部采用其它方式连接,连接方式如下,同样不局限于此:底座51可以与基座10背部之间采用卡扣式连接、嵌入式连接、螺纹连接或利用其它配件辅助连接等方式。上述设置于嵌置槽13中的气槽14可以使座体53与嵌置槽13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从而便于将座体51由嵌置槽13中拆卸下来。该连接部54可以为硅胶或热塑性弹性材质(连接部54整体呈上小下大状,以增加底部受力面积,防止支架负载后被压垮),于该连接部54上开设有用于容置上述球头52的弹性凹槽541(壁厚0.8--20mm)。该球头52为金属或塑胶材质,其可转动及可拆卸式安装于弹性凹槽541中,弹性凹槽541至少与球头52侧壁摩擦接触而将球头52可转动及可拆卸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产品用夹持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基座、左夹臂、右夹臂以及位于基座背部的连接组件,该左夹臂和右夹臂可活动式安装于基座上;该连接组件包括有底座和球头,该底座连接于基座背部,于该底座上设置有可容置球头的弹性凹槽,该弹性凹槽具有小于球头的开口,于开口内侧边缘形成有用于对球头限位的内檐,内檐箍于球头之大于二分之一处,弹性凹槽内壁至少与球头侧壁摩擦接触而将球头可转动及可拆卸式自锁于底座上,并于球头后端连接有一用于固定支架的固定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产品用夹持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基座、左夹臂、右夹臂以及位于基座背部的连接组件,该左夹臂和右夹臂可活动式安装于基座上;该连接组件包括有底座和球头,该底座连接于基座背部,于该底座上设置有可容置球头的弹性凹槽,该弹性凹槽具有小于球头的开口,于开口内侧边缘形成有用于对球头限位的内檐,内檐箍于球头之大于二分之一处,弹性凹槽内壁至少与球头侧壁摩擦接触而将球头可转动及可拆卸式自锁于底座上,并于球头后端连接有一用于固定支架的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用夹持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内侧设置有便于安装球头的引导斜面,引导斜面下边缘形成上述内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用夹持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有座体和设置于座体上端的连接部,该座体与基座背部相连,上述弹性凹槽开设于该连接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产品用夹持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为硬塑材质,所述连接部为硅胶或热塑性弹性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产品用夹持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及连接部均为硅胶或热塑性弹性材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锡鸿
申请(专利权)人:本质深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