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面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60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台面支撑架,它包括四组脚支架及四组支撑杆,其上支撑有台面,该台面分为左右两个台板;所述脚支架铰接在台面下方四角;所述支撑杆由上支杆及下支杆相互铰接而成,该上支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各台板的内侧两边,而下支杆的另一端则铰接在脚支架上。这样在收折时,可将脚支架及支撑杆一起收拢于台面底部,将两侧台面弯折后,可形成一方形体,如在台面外侧壁上设置提把,即可方便提行,因此可方便消费者使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架,尤指各种桌面、床面或其它台面的支撑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各种桌子、床或其它具有台面的产品,为节省收藏空间,通常将其支撑架设计成可折叠的结构。使用时,将上述产品展开支起;不使用时,则将其折叠以减少收藏空间。而常见的折叠桌或折叠床的折叠方式通常是将支起的桌脚或床脚折叠,从而使整个折叠桌或折叠床成为一平板状,然而,这种折叠方式虽可减少折叠体积,但折叠后的平面空间还是很大,并不利于携带,尤其对于台面较大的产品来说,更是如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进一步减少收折体积,且组合收方自如、方便携带的台面支撑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台面支撑架,它包括四组脚支架及四组支撑杆,其上支撑有台面,该台面分为左右两个台板;所述脚支架铰接在台面下方四角;所述支撑杆由上支杆及下支杆相互铰接而成,该上支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各台板的内侧两边,而下支杆的另一端则铰接在脚支架上。所述同侧两脚支架合并成X形,而同一侧的两支撑杆,其上、下支杆的铰接点也相互铰接在一起,使该两支撑杆构成X形。所述两侧相对的上支杆下端之间连接有绳索。所述支撑杆的下支杆上端与同侧脚支架和台面铰接点之间连接有绳索。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在收折时可将脚支架及支撑杆一起收拢于台面底部,将两侧台面弯折后,可形成一方形体,如在台面外侧壁上设置提把,即可方便提行,因此可方便消费者使用。另外,本技术绳索的设置可两侧脚支架及支撑杆外撇,从而可增加支撑平稳性及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收折动作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收折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收折动作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收折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如图1所示,其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即应用于桌子,该实施例的台面支撑架包括两组脚支架1及四组支撑杆2,其上支撑有台面3(即桌面),该台面3分为左右两个台板31、32。其中所述脚支架1为近X形,在台板31、32的外侧各铰接一个脚支架1。所述支撑杆2由上支杆21及下支杆22相互铰接而成,该上支杆21的另一端铰接在各台板31、32内侧两边的合页上,而下支杆22的另一端则铰接在脚支架1上。而同一侧的两支撑杆2,其上、下支杆21、22铰接点也相互铰接在一起,从而使该两支撑杆2构成X形。另外,为使台面3支撑平稳,防止两侧脚支架1向外撇开,在两侧相对的上支杆21下端之间连接有绳索5,而在下支杆22上端与同侧脚支架1和台面3铰接点之间也连接有绳索4。所述台面3的台板31、32相接处相互铰接在一起;且各台板31、32的下方设有与台板形状相应的凸垣311、321,从而将台板31、32下方框周出一容纳空间。该桌子在收折时,如图2所示,将两侧脚支架1向内弯折,则与之铰接的两支撑杆2将以其上、下支杆21、22的铰接点为轴同时向内弯折,直到将脚支架1及与之相接的两支撑杆2收折至平贴于相应的台板31、32底面,从而将其收纳于台板31、32底部的容纳空间内。然后,再将两台板31、32向内弯折并拢,即如图3所示的形态,这样即将整个桌子收折成一方形体,此时,可在两台板31、32外侧壁上设置提把,从而便于提行。该桌子在展开时,则反向动作即可,而所述绳索5可将两对侧的上支杆21底部拉住,以防止其外扩,另一绳索4则可拉住各下支杆22,从而防止脚支架1外撇,这样即可达到支撑平稳,增加安全性和牢固性的目的。如图4所示,其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即应用于按摩床,该实施例的台面支撑架包括四组脚支架1′及四组支撑杆2′,其上支撑有台面3′(即床板),该台面3′分为左右两个台板31′、32′。其中所述脚支架1′为杆状,其上部铰接在各台板31′、32′的外侧两角。所述支撑杆2′由上支杆21′及下支杆22′相互铰接而成,该上支杆21′的另一端铰接在各台板31′、32′内侧两边的合页上,而下支杆22′的另一端则铰接在脚支架1′上。另外,为使台面3′支撑平稳,防止脚支架1′向外撇开,在两侧相对的上支杆21′下端之间连接有绳索5,而在下支杆22′上端与同侧脚支架1′和台面3′铰接点之间也连接有绳索4。所述台面3′的两台板31′、32′相接处相互铰接在一起;且各台板31′、32′的下方设有与台板形状相应的凸垣311′、321′,从而将台板31′、32′下方框周出一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可用来放置按摩枕头和其它附带物品。该按摩床在收折时,如图5所示,其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不赘述。而其收折后,如图6所示,将使整个按摩床收折成一方形体,此时,同样可在两台板31′、32′外侧壁上设置提把,从而便于提行。当然,本技术所述的台面支撑架并不局限于上述应用于桌子或按摩床上,其与可应用上例如床、乒乓球台、台球桌或其它具有台面的产品。权利要求1.一种台面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四组脚支架及四组支撑杆,其上支撑有台面,该台面分为左右两个台板;所述脚支架铰接在台面下方四角;所述支撑杆由上支杆及下支杆相互铰接而成,该上支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各台板的内侧两边,而下支杆的另一端则铰接在脚支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面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侧两脚支架合并成X形,而同一侧的两支撑杆,其上、下支杆的铰接点也相互铰接在一起,使该两支撑杆构成X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面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相对的上支杆下端之间连接有绳索。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台面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下支杆上端与同侧脚支架和台面铰接点之间连接有绳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台面支撑架,它包括四组脚支架及四组支撑杆,其上支撑有台面,该台面分为左右两个台板;所述脚支架铰接在台面下方四角;所述支撑杆由上支杆及下支杆相互铰接而成,该上支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各台板的内侧两边,而下支杆的另一端则铰接在脚支架上。这样在收折时,可将脚支架及支撑杆一起收拢于台面底部,将两侧台面弯折后,可形成一方形体,如在台面外侧壁上设置提把,即可方便提行,因此可方便消费者使用。文档编号A47B3/00GK2770455SQ200520053968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7日专利技术者蔡梨山, 蔡东茂, 何妙真, 沈丽娟, 张鸿伟, 林亚放 申请人:高发(漳州)运动器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台面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四组脚支架及四组支撑杆,其上支撑有台面,该台面分为左右两个台板;所述脚支架铰接在台面下方四角;所述支撑杆由上支杆及下支杆相互铰接而成,该上支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各台板的内侧两边,而下支杆的另一端则铰接在脚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梨山蔡东茂何妙真沈丽娟张鸿伟林亚放
申请(专利权)人:高发漳州运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