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丸机的进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6542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43
一种压丸机的进胶装置,包括壳体、隔板、加热件、搅拌组件和驱动装置;隔板设置在壳体内,将壳体内腔分隔为加热舱和搅拌舱,隔板上设置有漏料口;加热件设置在加热舱内;搅拌组件设置在隔板上,且下端伸入搅拌舱;驱动装置设置在壳体上,且与搅拌组件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加热舱和搅拌舱,使得融化和混合工序分开,保证了胶料的融化和混合的充分;设置防堵件作用,清洁毛刷刷去过滤网上的堵塞物,并将堆积的胶料打散、推开,避免漏料口堵塞,造成下料慢或者不下料;设置搅拌框混合搅拌,并不断刮去壳体内壁上粘覆的胶料,避免胶料的浪费,同时保护壳体,搅拌件进一步搅拌胶料,使得胶料混合均匀,保证了产品的加工效果。

A glue feeding device of shot pr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丸机的进胶装置
本技术涉及胶囊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丸机的进胶装置。
技术介绍
软胶囊属于胶囊剂的一种包装方式,常见于药品或保健食品。它是将液体药物或液果体药物经处理密封于软质囊材中而制成的一种胶囊剂。在软胶囊压制中,压丸机是最重要的设备,在压丸机主机中设置的进胶装置直接关系到胶囊的质量。现有压丸机的进胶装置往往融化、混合不充分,容易造成堵塞,使得出胶不畅,影响了压丸机的加工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压丸机的进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压丸机的进胶装置,本技术设置加热舱和搅拌舱,使得融化和混合工序分开,保证了胶料的融化和混合的充分;设置防堵件作用,清洁毛刷刷去过滤网上的堵塞物,并将堆积的胶料打散、推开,避免漏料口堵塞,造成下料慢或者不下料;设置搅拌框混合搅拌,并不断刮去壳体内壁上粘覆的胶料,避免胶料的浪费,同时保护壳体,搅拌件进一步搅拌胶料,使得胶料混合均匀,保证了产品的加工效果。(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丸机的进胶装置,包括壳体、隔板、加热件、搅拌组件和驱动装置;壳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料槽,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出胶头;隔板设置在壳体内,将壳体内腔分隔为加热舱和搅拌舱,隔板上设置有连通加热舱和搅拌舱的漏料口;加热件设置多组,多组加热件设置在加热舱内;搅拌组件设置在隔板上,且下端伸入搅拌舱;驱动装置设置在壳体上,且与搅拌组件传动连接;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框、转动杆、搅拌件和防堵件;搅拌框转动设置在搅拌舱内,搅拌框的边沿滑动连接搅拌舱的舱壁;转动杆竖直设置在搅拌框上,转动杆的下端设置有往返螺纹,转动杆的上端穿过隔板,且与防堵件连接;防堵件的下端设置有清洁毛刷;搅拌件上设置有与转动杆匹配的螺纹孔,搅拌件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转动杆。优选的,加热件为螺旋状加热管。优选的,内壁设置有温度感应器。优选的,漏料口上设置有过滤网。优选的,搅拌件上设置有漏胶缺口。优选的,搅拌组件还包括导向杆;导向杆竖直设置在转动杆的外侧,且上端连接隔板;搅拌件上设置有通孔;导向杆穿过通孔,与搅拌件滑动连接。优选的,导向杆上设置有限位件。优选的,壳体内设置有导热夹层;导热夹层内填充有导热剂,导热夹层上端延伸至加热舱的顶端,下端延伸至搅拌舱的底端;壳体的内壁为导热材料。优选的,驱动装置包括从动轴、驱动电机和皮带;从动轴连接搅拌框的下端,从动轴通过皮带与驱动电机的主轴传动连接。优选的,出胶头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一、本技术设置加热舱和搅拌舱,加热舱和搅拌舱之间设置带有过滤网的漏料口,使得融化和混合工序分开,保证了胶料的融化和混合的充分;二、本技术设置防堵件作用,清洁毛刷刷去过滤网上的堵塞物,并将堆积的胶料打散、推开,避免漏料口堵塞,造成下料慢或者不下料;三、本技术设置搅拌框混合搅拌,并不断刮去壳体内壁上粘覆的胶料,避免胶料的浪费,同时保护壳体,搅拌件顺着导向杆上下移动,进一步搅拌胶料,使得胶料混合均匀,保证了产品的加工效果;四、本技术设置导热剂对热量进行吸收和传递,从而升高搅拌舱的温度,对胶料进行保温,保证了胶体的流动性、延展性,增强搅拌、混合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压丸机的进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压丸机的进胶装置中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压丸机的进胶装置中搅拌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压丸机的进胶装置中导热夹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2、隔板;3、加热件;4、搅拌组件;5、加热舱;6、搅拌舱;7、进料槽;8、出胶头;9、驱动装置;10、搅拌框;11、转动杆;12、搅拌件;13、防堵件;14、清洁毛刷;15、过滤网;16、导向杆;17、限位件;18、螺纹孔;19、通孔;20、漏胶缺口;21、从动轴;22、驱动电机;23、皮带;24、流量控制阀;25、导热夹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压丸机的进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压丸机的进胶装置中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压丸机的进胶装置中搅拌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压丸机的进胶装置,包括壳体1、隔板2、加热件3、搅拌组件4和驱动装置9;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槽7,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出胶头8;隔板2设置在壳体1内,将壳体1内腔分隔为加热舱5和搅拌舱6,隔板2上设置有连通加热舱5和搅拌舱6的漏料口;加热件3设置多组,多组加热件3设置在加热舱5内;搅拌组件4设置在隔板2上,且下端伸入搅拌舱6;驱动装置9设置在壳体1上,且与搅拌组件4传动连接;搅拌组件4包括搅拌框10、转动杆11、搅拌件12和防堵件13;搅拌框10转动设置在搅拌舱6内,搅拌框10的边沿滑动连接搅拌舱6的舱壁;转动杆11竖直设置在搅拌框10上,转动杆11的下端设置有往返螺纹,转动杆11的上端穿过隔板2,且与防堵件13连接;防堵件13的下端设置有清洁毛刷14;搅拌件12上设置有与转动杆11匹配的螺纹孔18,搅拌件12通过螺纹孔18螺纹连接转动杆11。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加热件3为螺旋状加热管。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内壁设置有温度感应器。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漏料口上设置有过滤网1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搅拌件12上设置有漏胶缺口20。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搅拌组件4还包括导向杆16;导向杆16竖直设置在转动杆11的外侧,且上端连接隔板2;搅拌件12上设置有通孔19;导向杆16穿过通孔19,与搅拌件12滑动连接。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导向杆16上设置有限位件17。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驱动装置9包括从动轴21、驱动电机22和皮带23;从动轴21连接搅拌框10的下端,从动轴21通过皮带23与驱动电机22的主轴传动连接。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出胶头8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24。本技术中,胶料从进料槽7进入装置,加热件3通电后对胶料进行加热,融化的胶料通过漏料口进入搅拌舱6,未融化的胶料在过滤网15的阻拦下留在加热舱5继续受热,通过设置的温度感应器可对加热舱5内的温度进行监控,以维持最佳融化温度,接着驱动装置9启动,防堵件13在转动杆11的带动下转动,清洁毛刷14刷去过滤网15上的堵塞物,并将堆积的胶料打散、推开,避免漏料口堵塞,造成下料慢或者不下料,同时搅拌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丸机的进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隔板(2)、加热件(3)、搅拌组件(4)和驱动装置(9);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槽(7),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出胶头(8);隔板(2)设置在壳体(1)内,将壳体(1)内腔分隔为加热舱(5)和搅拌舱(6),隔板(2)上设置有连通加热舱(5)和搅拌舱(6)的漏料口;加热件(3)设置多组,多组加热件(3)设置在加热舱(5)内;搅拌组件(4)设置在隔板(2)上,且下端伸入搅拌舱(6);驱动装置(9)设置在壳体(1)上,且与搅拌组件(4)传动连接;/n搅拌组件(4)包括搅拌框(10)、转动杆(11)、搅拌件(12)和防堵件(13);搅拌框(10)转动设置在搅拌舱(6)内,搅拌框(10)的边沿滑动连接搅拌舱(6)的舱壁;转动杆(11)竖直设置在搅拌框(10)上,转动杆(11)的下端设置有往返螺纹,转动杆(11)的上端穿过隔板(2),且与防堵件(13)连接;防堵件(13)的下端设置有清洁毛刷(14);搅拌件(12)上设置有与转动杆(11)匹配的螺纹孔(18),搅拌件(12)通过螺纹孔(18)螺纹连接转动杆(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丸机的进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隔板(2)、加热件(3)、搅拌组件(4)和驱动装置(9);壳体(1)的上端设置有进料槽(7),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出胶头(8);隔板(2)设置在壳体(1)内,将壳体(1)内腔分隔为加热舱(5)和搅拌舱(6),隔板(2)上设置有连通加热舱(5)和搅拌舱(6)的漏料口;加热件(3)设置多组,多组加热件(3)设置在加热舱(5)内;搅拌组件(4)设置在隔板(2)上,且下端伸入搅拌舱(6);驱动装置(9)设置在壳体(1)上,且与搅拌组件(4)传动连接;
搅拌组件(4)包括搅拌框(10)、转动杆(11)、搅拌件(12)和防堵件(13);搅拌框(10)转动设置在搅拌舱(6)内,搅拌框(10)的边沿滑动连接搅拌舱(6)的舱壁;转动杆(11)竖直设置在搅拌框(10)上,转动杆(11)的下端设置有往返螺纹,转动杆(11)的上端穿过隔板(2),且与防堵件(13)连接;防堵件(13)的下端设置有清洁毛刷(14);搅拌件(12)上设置有与转动杆(11)匹配的螺纹孔(18),搅拌件(12)通过螺纹孔(18)螺纹连接转动杆(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丸机的进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加热件(3)为螺旋状加热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丸机的进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壁设置有温度感应器。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优莱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