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辅助医疗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康复训练装置多为座椅或轮椅式主动运动式的康复装置,对于患者在急性期患者无法主动用力去运动时,现有的康复训练设备不适用,而重建正常运动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反射,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在患者的肩关节与手臂的康复性训练多为医护人员手动辅助患者进行助力康复训练,由于医护人员的精力有限,在面对众多患者中无法对每个患者都实施完整的助力康复训练,从而影响患者助力康复性训练的质量与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其方便凸轮的推动结构可以实现对患者两个手臂进行循环拉伸与收缩,并且凸轮转动一周则患者的左右臂均拉伸一次,第一马达为拉伸的动力,机械助力康复训练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在限位板与缓冲弹簧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活动杆在不受阻力时可以自动复位,并且带动活动板与凸轮之间产生传动,通过凸轮的结构能够保障左臂处于拉伸状态时,右臂处于休息状态,而左臂处于休息状态时,右臂处于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底部通过固定架(2)固定连接有第一马达(3),所述第一马达(3)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床体(1)的底部且延伸至所述床体(1)的内部,并且第一马达(3)延伸至所述床体(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4),所述连接轴(4)的顶部与所述床体(1)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并且连接轴(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轮(5),所述床体(1)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位于所述连接轴(4)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的右侧设置有活动杆(7),所述活动杆(7)的右侧贯穿固定连接有活动板(8),并且活动杆(7)的表面设置有缓冲弹簧(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的底部通过固定架(2)固定连接有第一马达(3),所述第一马达(3)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床体(1)的底部且延伸至所述床体(1)的内部,并且第一马达(3)延伸至所述床体(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4),所述连接轴(4)的顶部与所述床体(1)内壁的顶部转动连接,并且连接轴(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轮(5),所述床体(1)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之间位于所述连接轴(4)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板(6),所述限位板(6)的右侧设置有活动杆(7),所述活动杆(7)的右侧贯穿固定连接有活动板(8),并且活动杆(7)的表面设置有缓冲弹簧(9),所述活动板(8)的右侧与所述凸轮(5)的表面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7)的左侧贯穿所述限位板(6)的一侧且延伸至所述限位板(6)的左侧,所述活动杆(7)延伸至所述限位板(6)左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10),所述第一支撑板(10)的一侧贯穿所述床体(1)内壁的左侧且延伸至所述床体(1)的外部,并且第一支撑板(10)延伸至所述床体(1)外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上开设有第一辅助槽(12),所述连接块(11)上位于所述第一辅助槽(12)内壁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3),所述第一转动轴(13)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垫(15),所述第二支撑板(14)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支撑垫(16),所述第一支撑垫(15)与第二支撑垫(16)相对的一侧之间设置有伸缩带(17),所述伸缩带(17),所述第一支撑垫(15)与所述第二支撑垫(16)均采用橡胶材质制作而成,所述伸缩带(17)可以自由的伸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1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8),所述支撑块(18)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马达(19),所述第二马达(1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20),所述转盘(20)的底...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