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卒中患者手指功能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3086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1:06
本方案公开了医疗器械领域的一种脑卒中患者手指功能康复装置,包括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竖直且间隔设有两根支撑柱,两根所述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握柱,所述握柱的表面套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连通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气囊的表面套设有弹性的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固定手指的扣环,所述放置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分别与气泵连通,所述放置台上还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气泵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开关、档位调节按钮和频率调节按钮。采用本方案给脑卒中患者治疗手指时,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治疗效果更好。

A rehabilitation device for finger function of stroke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卒中患者手指功能康复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脑卒中患者手指功能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调查显示,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其中腕内翻是脑卒中常见的临床表现,患者手臂肌肉萎缩,失去手部的抓拿作用,十分不便。目前在医院给脑卒中患者做手指康复训练时,大都是依靠医护人员或者家人用手握住患者的手指然后对其进行曲或张,进而来完成康复训练,采用这样的方式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医护人员和家人长时间进行这项工作也非常容易疲劳,这样就会导致康复效果不佳以及工作效率非常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以及康复效果好的脑卒中患者手指功能康复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脑卒中患者手指功能康复装置,包括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竖直且间隔设有两根支撑柱,两根所述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握柱,所述握柱的表面套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连通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气囊的表面套设有弹性的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固定手指的扣环,所述放置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分别与气泵连通,所述放置台上还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气泵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开关、档位调节按钮和频率调节按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方案中的脑卒中患者手指功能康复装置,初始状态时,人的手是刚好能够握住外壳,使用时,首先将患者的手指穿过扣环,然后通过扣环将人的手指固定,通过控制面板上的开关然后启动气泵,同时又通过控制面板上的频率调节按钮调整好排气管的排气时间,与充气相配合,当进气管给气囊充气后,气囊膨胀,进而将外壳撑大,而人的手是握在外壳上,这样就可以将人的手撑张开,张开之后,排气管排气,这样气囊内的气体排出,而进气管停止进气,这样气囊变瘪,然后外壳开始因为弹性回复到最初的状态,进而就带动人的手指回复到握紧的状态,进而完成手指的曲和张,通过控制板上的档位调节按钮和频率调节按钮进而就可以实现手指的循环曲和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本方案给脑卒中患者治疗手指功能时,只需要将患者的手指放入到扣环中固定,然后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气泵,气泵就可以给进气管输气,进而给气囊充气,气囊膨胀就可以将人的手撑张开,当人的手张开后,排气管开始排气,停止给气囊输气,外壳因为弹性的原因回复到最初状态,进而完成手指再次处于握紧的状态。相比现有技术而言,采用本方案就避免了医护人员或者家人用手握住患者的手指然后对其进行曲或张,进而来完成康复训练,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了医护人员或者家人劳累,并且治疗效果更好。进一步,所述外壳上设有若干按摩凸起。通过设置按摩凸起,当患者的手握住外壳时,就能对患者的手起到按摩的效果,有效的促进了血液的循环,尽可能的帮助患者能够更好的恢复手指功能。进一步,所述握柱与支撑柱可拆卸连接。不同患者的手掌不一样,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这样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通过更换握柱即可。进一步,所述扣环的内壁设有橡胶垫。因为患者的手指是通过扣环固定,即手指是和扣环的内壁接触的,通过在扣环的内壁设置橡胶垫,这样就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同时也能保证患者的手指不会因摩擦而受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脑卒中患者手指功能康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脑卒中患者手指功能康复装置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放置台1、气泵2、进气管3、排气管4、扣环5、档位调节按钮6、橡胶垫7、频率调节按钮8、控制面板9、开关10、螺钉11、夹持片12、握柱13、气囊14、外壳15、按摩凸起16、支撑轴17。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脑卒中患者手指功能康复装置,包括放置台1,放置台1上竖直且间隔设有两根支撑柱,支撑柱包括支撑轴17和弧形的夹持片12,支撑轴17与放置台1固定连接,两根支撑柱的夹片之间通过螺钉11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且呈圆柱体结构的握柱13,握柱13的圆周面上设有螺纹孔,螺钉11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握柱13的表面套设有气囊14,气囊14的内壁与握柱13的表面粘接,气囊14上连通有进气管3和排气管4,气囊14的表面套设有弹性的外壳15,初始状态时,外壳15的内壁与气囊14相抵持,外壳15上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手指的扣环5,扣环5包括九个,其中八个分成两组每组四个且并列设置,其主要用于固定人的手指的指节,另外一个主要用于固定人的手指的大拇指,放置台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泵2,进气管3和排气管4分别与气泵2连通,放置台1上还设有控制面板9,气泵2与控制面板9电连接,控制面板9上设有开关10、档位调节按钮6和频率调节按钮8,外壳15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按摩凸起16;扣环5的内壁粘接有橡胶垫7。本方案中的脑卒中患者手指功能康复装置,初始状态时,人的手是刚好能够握住外壳15,并且外壳15的内壁与气囊14相抵持,使用时,首先将患者的手指穿过扣环5,然后通过扣环5将人的手指固定,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橡胶垫7的厚度来调节扣环5的孔径大小,通过控制面板9上的开关10然后启动气泵2,同时又通过控制面板9上的频率调节按钮8调整好排气管4的排气时间,与充气相配合,当进气管3给气囊14充气后,气囊14膨胀,进而将外壳15撑大,而人的手是握在外壳15上,这样就可以将人的手撑张开,张开之后,排气管4排气,这样气囊14内的气体排出,而进气管3停止进气,这样气囊14变瘪,然后外壳15开始因为弹性回复到最初的状态,进而就带动人的手指回复到握紧的状态,进而完成手指的曲和张,通过控制板上的档位调节按钮6和频率调节按钮8进而就可以实现手指的循环曲和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卒中患者手指功能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竖直且间隔设有两根支撑柱,两根所述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握柱,所述握柱的表面套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连通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气囊的表面套设有弹性的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固定手指的扣环,所述放置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分别与气泵连通,所述放置台上还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气泵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开关、档位调节按钮和频率调节按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卒中患者手指功能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竖直且间隔设有两根支撑柱,两根所述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握柱,所述握柱的表面套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连通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气囊的表面套设有弹性的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固定手指的扣环,所述放置台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泵,所述进气管和排气管分别与气泵连通,所述放置台上还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气泵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泽敏徐靖赵福英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习水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