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煤炉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469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干式吸附式冰箱。它由炉灶(4),烘箱(3),冰箱体(5),水盆(8)以及供热装置,制冷装置所组成。它以氨为制冷工质,以无机盐氯化钙并添加2至20%的氯化镁作为增效剂所组成的混合物作为吸附剂,采用卧式结构的发生器(1),有利于冷却和散热的冷凝器(7)以及分离结构的蒸发器(6)。(*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干式吸附式冰箱。目前在制冷领域中,除了普遍存在的以电为能源,以氟利昂为制冷剂的电冰箱之外,已出现了在中国专利CN85-200468提出的可以使煤炉、煤气炉、油炉、沼气、电炉及烧柴炉为热源的冰箱。这种冰箱采用氨为制冷剂,以无水氯化钙为吸附剂,并由蒸笼、冷藏箱、制冷装置和供热装置所组成。其中制冷装置包括有采用立式托盘式结构的发生器、无缝钢管制成的冷凝器和蒸发器。当发生器内的氯化钙受热后,将吸附的氨释放出来,被释放的气态氨经过冷凝器变为氨水贮存在蒸发器内,从而可以实现制冷。但是,这种冰箱由于蒸发器为单简结构,冷凝器采用光管静水冷却,以及立式托盘式结构的发生器,以致于造成该冰箱仍然存在温度波动等缺陷,造成该冰箱难以实用。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包含有由卧式发生器、组合式蒸发器和复合式冷凝器以及在吸附剂中添加增效剂为特征所组成的藕煤炉冰箱。本专利技术如附图说明图1和图2所示,它包括有发生器(1),蒸汽发生装置的薄水套(2)、烘箱(3),炉灶(4),冰箱体(5),复合式蒸发器(6),复合式冷凝器(7)和水盆(8)。本专利技术的发生器(1),如图3所示,它采用卧式分离结构,在内管(9)与外管(13)之间置有由数根铁丝焊成的铁丝骨架(11),它支撑着铁丝网(12)。在内管(9)的外侧壁上安装有金属翅片(10)。在内管(9)与外管(13)之间放置吸附剂(14)。本专利技术以氨为制冷工质,其吸附剂由无机盐如氯化钙或氯化锶,并添加2至20%的增效剂氯化镁。本专利技术利用炉灶(4)的余热,使薄水套(2)中的水被加热产生的蒸汽通过内管(9),从而使吸附剂(14)被加热。蒸发器(6)采用组合式结构,它分上下两部分,如图4所示。上半部为平衡系统,它由一根直径为10至100毫米,壁厚为1至10毫米的钢质弯管(17)和在其一端的一根连管(18)组成。该连管(18)为直径是4至20毫米,壁厚为1至5毫米的钢管。弯管(17)的另一端接下半部的蒸发系统(15)。蒸发系统(15)由数根直径为10至100毫米,壁厚为1至10毫米的钢管焊接而成。上半部弯管(17)浸泡在密闭箱(16)中。密闭箱(16)中盛有载冷体。载冷体可以采用无腐蚀性、无毒液体,如水等。冷凝器(7)如图5所示,它改变了已有技术中将整个通氨气和氨液的管子浸泡在冷却水中的作法,而采用在螺旋形盘管(21)的两侧,每相邻两管的管峰之间贴焊有厚0.5至5毫米的金属片(22)和(23),如钢板,使冷却水在两侧金属片(22)和(23)所围成的空间里流动。入氨口(19)与出水口(20)在右上部。金属片(22)和(23)除起侧壁作用之外,同时还起散热的作用。出氨口(25)和入水口(24)在左下侧。在图3中,当打开炉灶(4)主火力时,利用其余热使薄水套(2)中的水开始被加热,并逐渐产生蒸汽。该蒸汽进入发生器(1)内管(9)的内腔,使之受热,并蒸发制冷工质氨。蒸发后的氨气进入冷凝器(7),并在这里被冷却成氨液,该氨液流入蒸发器(6)的上半部。其中,在冷凝器(7)中,部分尚未液化的气态氨则在发生器上半部中全部被液化,从而保证蒸发器下半部全部为氨液。当主火力关闭之后,发生器(1)逐渐冷却,并开始吸附蒸发器(6)中的氨,从而实现了制冷。本专利技术采用余热方式导致发生器(1)加热,而排除了已有技术的直接加热方式。这样变直接加热的机械控制方式为蒸汽开关控制,从而使得受热平稳,热量性小,热损失小。也由于冷凝器(7)和蒸发器(6)结构的改变,从而克服了已有技术中存在的温度波动问题,并使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广泛地作为家庭生活用品。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适当改变结构方式及整体规模后用于其它领域,如建筑物的室内制冷等。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它包含有发生器(1),蒸汽发生器薄水套(2),烘箱(3),炉灶(4),冰箱体(5),组合式蒸发器(6),复合式冷凝器(7)和水盆(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它包含有发生器(1),薄水套(2),炉灶(4),蒸发器(6),冷凝器(7)和水箱体(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发生器(1)结构图。它由内管(9),外壳(13),铁丝骨架(11),铁丝网(12),吸附剂(14)和翅片(10)所组成。图4为本专利技术组合式蒸发器结构图。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半部为平衡系统,它由钢质弯管(17)、连管(18)和密闭箱(16)所组成;下半部为蒸发系统,它由数根短钢管焊接组成。图5为本专利技术冷凝器的结构图。它由螺旋形盘管(21),金属片(22)和(23),入氨口(19),出氨口(25),出水口(20)和入水口(24)所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在于,采用直径为18毫米,壁厚为3毫米的钢质翅片(10)焊接在内管(9)的外侧上,以直径为57毫米,壁厚为3.5毫米钢管为外管(13),以5根直径为2毫米的铁丝焊成铁丝骨架(11),和采用50目的铁丝网(12)组成的发生器(1)。并在内管(9)和外管(13)之间放置氯化钙添加20%氯化镁的混合物组成的吸附剂。以直径为20毫米,壁厚为2.5毫米的钢管作为冷凝器氨管,并在每相邻两个螺旋形盘管的管峰之间的两个侧面焊有厚为1.5毫米的铜片(22)、(23)。以直径为40毫米,壁厚为3毫米的钢管制成蒸发器的上半部弯管(17)和下半部的蒸发系统(15)。在上半部弯管(17)的一端采焊接有用直径为6毫米,壁厚为1毫米的钢管作为连管(18)。此外,再装配有烘箱(3),炉灶(4),冰箱体(5)和水盆(6),以组成本专利技术。上述各部分的管路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焊接,也可以采用螺旋连接。当然,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他的组合方式。权利要求1.一种由炉灶(4)、烘箱(3)、冰箱体(5)、制冷装置和供热装置所组成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它利用炉灶(4)的余热,使薄水套(2)中的水被蒸发产生蒸汽,从而使发生器(1)的吸附剂(14)加热,产生气态氨流经冷凝器(7),再被冷却成液态氨,最后流入蒸发器(6),此外,在制冷装置中,以无机盐如氯化钙中添加含量为2至20%的增效剂氯化镁所组成的混合物作为吸附剂(14),以及采用了卧式发生器(1)、复合式高效冷凝器(7)和组合式蒸发器所组成的冰箱。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复合式高效冷凝器(7)是包括有一个螺旋形盘管(21),并在其相邻的两盘管管峰的内外两侧贴焊有金属片(22)和(23),以增加它的散热效率,同时两侧金属片(22)和(23)所围成的空间里通有冷却水。3.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组合式蒸发器(6)包括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为一个弯管(17),弯管(17)的一端接下半部的蒸发系统(15),另一端接连接管(18)。4.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卧式发生器(1),是由内管(9),外管(13),铁丝骨架(11),铁丝网(12)和吸附剂(14)所组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干式吸附式冰箱。它由炉灶(4),烘箱(3),冰箱体(5),水盆(8)以及供热装置,制冷装置所组成。它以氨为制冷工质,以无机盐氯化钙并添加2至20%的氯化镁作为增效剂所组成的混合物作为吸附剂,采用卧式结构的发生器(1),有利于冷却和散热的冷凝器(7)以及分离结构的蒸发器(6)。文档编号F25B17/00GK1051784SQ89108529公开日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炉灶(4)、烘箱(3)、冰箱体(5)、制冷装置和供热装置所组成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它利用炉灶(4)的余热,使薄水套(2)中的水被蒸发产生蒸汽,从而使发生器(1)的吸附剂(14)加热,产生气态氨流经冷凝器(7),再被冷却成液态氨,最后流入蒸发器(6),此外,在制冷装置中,以无机盐如氯化钙中添加含量为2至20%的增效剂氯化镁所组成的混合物作为吸附剂(14),以及采用了卧式发生器(1)、复合式高效冷凝器(7)和组合式蒸发器所组成的冰箱。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定宇杨辉杨立辉郭体鸣曾利权杨洪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工程技术开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