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风飞专利>正文

一种介入器材摆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388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摆放器领域,尤其是一种介入器材摆放器,针对现有的因摆放器不具备收纳的功能,使其极大的占据了空间,造成了空间的浪费,而且在使用后,因其不具备防尘的功能,容易造成介入器械布满灰尘,所以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工作台,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座,第一铰接座上铰接有盖板,且盖板与滑动槽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方便的将工作台进行收纳,减少了介入器材对工作台空间的占用,同时,能够在介入器材使用过后对其进行防尘,所以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A placement device for interven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入器材摆放器
本技术涉及摆放器
,尤其涉及一种介入器材摆放器。
技术介绍
介入器械是通过外科手段插入人体或自然腔口中,进行短时间的治疗或检查,治疗或检查完毕即取出,目前冠心病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非常普及,然而,介入器材一般为血管内造影导管、球囊扩张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套针外周导管、微型漂浮导管、动静脉测压导管,造影导管、球囊导管、PTCA导管、PTA导管、微导管、溶栓导管、指引导管、消融导管、追踪球囊,在介入器材使用完毕时,需要将其放入摆放器中;现有技术中,因摆放器不具备收纳的功能,使其极大的占据了空间,造成了空间的浪费,而且在使用后,因其不具备防尘的功能,容易造成介入器械布满灰尘,所以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因摆放器不具备收纳的功能,使其极大的占据了空间,造成了空间的浪费,而且在使用后,因其不具备防尘的功能,容易造成介入器械布满灰尘,所以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介入器材摆放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入器材摆放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2),滑动槽(2)内滑动安装有工作台(3),底座(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座(4),第一铰接座(4)上铰接有盖板(5),且盖板(5)与滑动槽(2)相适配,工作台(3)的顶部一侧开设有限位槽(6),限位槽(6)内固定安装有限位杆(7),盖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铰接座(8),且限位杆(7)的顶端延伸至工作台(3)的上方并与第二铰接座(8)相铰接,滑动槽(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9),第一滑槽(9)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10),第一滑块(10)上开设有定位孔(11),定位孔(11)内滑动安装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器材摆放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2),滑动槽(2)内滑动安装有工作台(3),底座(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座(4),第一铰接座(4)上铰接有盖板(5),且盖板(5)与滑动槽(2)相适配,工作台(3)的顶部一侧开设有限位槽(6),限位槽(6)内固定安装有限位杆(7),盖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铰接座(8),且限位杆(7)的顶端延伸至工作台(3)的上方并与第二铰接座(8)相铰接,滑动槽(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9),第一滑槽(9)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10),第一滑块(10)上开设有定位孔(11),定位孔(11)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杆(12),且定位杆(1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滑槽(9)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滑块(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套设在定位杆(12)外侧的复位弹簧(14),复位弹簧(14)的顶端固定安装于第一滑槽(9)的顶部内壁上,第一滑槽(9)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顶部为开口的凸轮槽(15),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转动孔(16),转动孔(16)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7),转动杆(17)的一端延伸至凸轮槽(15)内并固定安装有凸轮(18),第一滑块(10)远离工作台(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风飞
申请(专利权)人:夏风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