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风飞专利>正文

一种介入器材摆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388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摆放器领域,尤其是一种介入器材摆放器,针对现有的因摆放器不具备收纳的功能,使其极大的占据了空间,造成了空间的浪费,而且在使用后,因其不具备防尘的功能,容易造成介入器械布满灰尘,所以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工作台,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座,第一铰接座上铰接有盖板,且盖板与滑动槽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方便的将工作台进行收纳,减少了介入器材对工作台空间的占用,同时,能够在介入器材使用过后对其进行防尘,所以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A placement device for interven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入器材摆放器
本技术涉及摆放器
,尤其涉及一种介入器材摆放器。
技术介绍
介入器械是通过外科手段插入人体或自然腔口中,进行短时间的治疗或检查,治疗或检查完毕即取出,目前冠心病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非常普及,然而,介入器材一般为血管内造影导管、球囊扩张导管、中心静脉导管、套针外周导管、微型漂浮导管、动静脉测压导管,造影导管、球囊导管、PTCA导管、PTA导管、微导管、溶栓导管、指引导管、消融导管、追踪球囊,在介入器材使用完毕时,需要将其放入摆放器中;现有技术中,因摆放器不具备收纳的功能,使其极大的占据了空间,造成了空间的浪费,而且在使用后,因其不具备防尘的功能,容易造成介入器械布满灰尘,所以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因摆放器不具备收纳的功能,使其极大的占据了空间,造成了空间的浪费,而且在使用后,因其不具备防尘的功能,容易造成介入器械布满灰尘,所以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介入器材摆放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介入器材摆放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内滑动安装有工作台,底座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座,第一铰接座上铰接有盖板,且盖板与滑动槽相适配,工作台的顶部一侧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固定安装有限位杆,盖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铰接座,且限位杆的顶端延伸至工作台的上方并与第二铰接座相铰接,滑动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杆,且定位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滑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滑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套设在定位杆外侧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于第一滑槽的顶部内壁上,第一滑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顶部为开口的凸轮槽,底座的一侧开设有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延伸至凸轮槽内并固定安装有凸轮,第一滑块远离工作台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将工作台进行收纳,减少了介入器材对工作台空间的占用,同时,能够在介入器材使用过后对其进行防尘。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延伸至凸轮槽内并固定安装有滑动杆,且滑动杆的顶端与凸轮相接触,滑动杆带动工作台进行移动。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且转动杆远离凸轮的一端贯穿转动孔延伸至底座的外侧并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伺服电机带动凸轮进行转动。优选的,所述转动孔内固定安装有轴承的外圈,且转动杆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轴承对转动杆进行限位。优选的,所述滑动槽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工作台远离第一滑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二滑块对工作台进行限位。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限位弹簧的顶端与第二滑槽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放置槽,盖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密封圈,且盖板通过密封圈与滑动槽密封配合,密封圈对工作台进行防尘。本技术中,所述一种介入器材摆放器,通过底座、滑动槽、工作台、第一铰接座、盖板、限位槽、限位杆、第二铰接座、第一滑槽、第一滑块、定位孔、定位杆、连接杆、复位弹簧、凸轮槽、转动孔、转动杆和凸轮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快速方便的将工作台进行收纳,减少了介入器材对工作台空间的占用,同时,能够在介入器材使用过后对其进行防尘,所以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使用时,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凸轮带动滑动杆进行移动,滑动杆带动第一滑块进行移动,同时,第一滑块带动工作台进行移动,使工作台收纳到底座内,同时,工作台带动限位槽进行移动,限位槽带动限位杆进行移动,使盖板与底座接触,盖板对工作台内放置槽内放置的介入器材进行防尘,如需对工作台移动至底座的上方时,逆时针启动伺服电机即可,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方便的将工作台进行收纳,减少了介入器材对工作台空间的占用,同时,能够在介入器材使用过后对其进行防尘,所以满足了人们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介入器材摆放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介入器材摆放器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介入器材摆放器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滑动槽、3工作台、4第一铰接座、5盖板、6限位槽、7限位杆、8第二铰接座、9第一滑槽、10第一滑块、11定位孔、12定位杆、13连接杆、14复位弹簧、15凸轮槽、16转动孔、17转动杆、18凸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介入器材摆放器,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2,滑动槽2内滑动安装有工作台3,底座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座4,第一铰接座4上铰接有盖板5,且盖板5与滑动槽2相适配,工作台3的顶部一侧开设有限位槽6,限位槽6内固定安装有限位杆7,盖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铰接座8,且限位杆7的顶端延伸至工作台3的上方并与第二铰接座8相铰接,滑动槽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9,第一滑槽9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10,第一滑块10上开设有定位孔11,定位孔11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杆12,且定位杆1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滑槽9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滑块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套设在定位杆12外侧的复位弹簧14,复位弹簧14的顶端固定安装于第一滑槽9的顶部内壁上,第一滑槽9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顶部为开口的凸轮槽15,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转动孔16,转动孔16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7,转动杆17的一端延伸至凸轮槽15内并固定安装有凸轮18,第一滑块10远离工作台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3,将工作台3进行收纳,减少了介入器材对工作台3空间的占用,同时,能够在介入器材使用过后对其进行防尘。本技术中,连接杆13的远离第一滑块10的一端延伸至凸轮槽15内并固定安装有滑动杆,且滑动杆的顶端与凸轮18相接触,滑动杆带动工作台3进行移动。本技术中,底座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且转动杆17远离凸轮18的一端贯穿转动孔16延伸至底座1的外侧并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伺服电机带动凸轮18进行转动。本技术中,转动孔16内固定安装有轴承的外圈,且转动杆17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轴承对转动杆17进行限位。本技术中,滑动槽2的另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工作台3远离第一滑块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二滑块对工作台进行限位。本技术中,第二滑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限位弹簧的顶端与第二滑槽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工作台3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放置槽,盖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密封圈,且盖板5通过密封圈与滑动槽2密封配合,密封圈对工作台3进行防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入器材摆放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2),滑动槽(2)内滑动安装有工作台(3),底座(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座(4),第一铰接座(4)上铰接有盖板(5),且盖板(5)与滑动槽(2)相适配,工作台(3)的顶部一侧开设有限位槽(6),限位槽(6)内固定安装有限位杆(7),盖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铰接座(8),且限位杆(7)的顶端延伸至工作台(3)的上方并与第二铰接座(8)相铰接,滑动槽(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9),第一滑槽(9)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10),第一滑块(10)上开设有定位孔(11),定位孔(11)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杆(12),且定位杆(1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滑槽(9)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滑块(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套设在定位杆(12)外侧的复位弹簧(14),复位弹簧(14)的顶端固定安装于第一滑槽(9)的顶部内壁上,第一滑槽(9)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顶部为开口的凸轮槽(15),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转动孔(16),转动孔(16)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7),转动杆(17)的一端延伸至凸轮槽(15)内并固定安装有凸轮(18),第一滑块(10)远离工作台(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器材摆放器,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滑动槽(2),滑动槽(2)内滑动安装有工作台(3),底座(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铰接座(4),第一铰接座(4)上铰接有盖板(5),且盖板(5)与滑动槽(2)相适配,工作台(3)的顶部一侧开设有限位槽(6),限位槽(6)内固定安装有限位杆(7),盖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铰接座(8),且限位杆(7)的顶端延伸至工作台(3)的上方并与第二铰接座(8)相铰接,滑动槽(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9),第一滑槽(9)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10),第一滑块(10)上开设有定位孔(11),定位孔(11)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杆(12),且定位杆(1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相对应的第一滑槽(9)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固定连接,第一滑块(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套设在定位杆(12)外侧的复位弹簧(14),复位弹簧(14)的顶端固定安装于第一滑槽(9)的顶部内壁上,第一滑槽(9)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顶部为开口的凸轮槽(15),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转动孔(16),转动孔(16)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17),转动杆(17)的一端延伸至凸轮槽(15)内并固定安装有凸轮(18),第一滑块(10)远离工作台(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风飞
申请(专利权)人:夏风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